明朝永乐年间。
看到这里,朱棣不禁感叹:“瞿能父子忠勇体国,只恨被竖子所误,枉死沙场之上!”
朱高煦则不以为然的说道:“他们那是咎由自取,父皇天命加身,他们不思投效,反为朱允炆那昏君卖命,不识天数这才以至于丧命,父皇何必叹息。”
按理说朱高煦不该反驳他爹的话的,本就想争太子,还和皇帝对着干,那还有好?而且同样身为武人,朱高煦该是欣赏瞿能这样勇猛的将领的。
但是瞿能是被朱高煦阵斩的,算是他的功绩,这边要是肯定了瞿能父子忠勇体国,那他杀了这二人又成了什么了?
朱棣本意是可惜瞿能父子二人,也希望有像这样忠心不二的臣子,可被朱高煦这么一说,顿时噎住了。可他又不能驳斥朱高煦,难道朱棣去解释,自己并没有天命加身,瞿能父子不投降自己是对的?
无奈之下,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煦:“就你话多!朕回忆一下往昔,还要你多嘴,你怎么就不学学你大哥,稳重一点!”
朱高煦不明就里,听见朱棣还让他学习朱高炽,更是心中烦闷。朱高煦心中暗自思量:“当初靖难之时,我亲冒矢石上阵杀敌,那胖子(指朱高炽)就在后面安稳的守城,结果现在我倒是要向他学学!”
到底是自己亲儿子,朱棣一看朱高煦的脸色就知道他不服,心下也不禁摇头:“都是同一个爹娘生的,怎么这老二做人做事就是比不上老大呢?”
可当朱棣又看向太子朱高炽时,心里也是在嘀咕:“这老大哪里都好,怎么就是不像咱这么英武,要是老大也能像老二一样跟咱一起上阵杀敌,这天下咱也就能放心了。”
【白沟河一战,朱棣殊死一搏,终于反败为胜。此战燕军斩首过万,明军的其余部队尽数溃散,数十万部队被赶进白沟河溺死。】
【李景隆一路逃到了德州,朱棣为了防止李景隆喘过气来,收拢大军再战,一口气也追到了德州。】
【李景隆德州再败,又逃到了济南,朱棣就在济南城下作战,再次大胜,将李景隆赶入了济南府,只能守城,再无还手之力。】
【在朱棣包围济南的时候,前线的失败也传回了南京,这次朱允炆终于不敢再用李景隆了,下旨召李景隆回朝治罪。】
【李景隆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还给朱棣送去了大批补给,这罪过换成是谁都是跑不了一个砍头的。可得益于他的家世,就算朱允炆的亲信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人纷纷上书,请求立刻斩杀李景隆治罪,朱允炆还是保下了他。】
【对于推荐李景隆挂帅,黄子澄感到十分后悔,在请求诛杀李景隆不成后,黄子澄捶胸顿足:“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李景隆一败再败,最终朱允炆也只是罢免了他的大将军之职,并未实质性的治罪。当务之急还是要退敌,朱棣来势汹汹啊。朱允炆采取了黄子澄的谋划,主动向朱棣派去了使者,意图延缓燕军的攻势。】
【接着,他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替李景隆统兵。盛庸屯兵在德州,以遏燕军进一步南下。】
【由于济南的军事地位极重要,若朱棣拿下了济南,进可南下继续攻城略地,退也可画疆自守,与朝廷对峙再徐图后进,所以燕军乘新胜之锐气,对济南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朱棣刚刚胜利,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可在济南城下攻城时,却碰了壁。李景隆已经无力指挥了,此时济南的守将是铁铉,燕军攻城时,铁铉亲自站在城楼上指挥战斗,身先士卒的鼓舞士气,给燕军造成了很大杀伤。】
【朱棣不想这么耗下去了,也心疼死掉的士卒,于是想要劝降铁铉,他觉得自己连六十万大军都打败了,一封书信过去,这济南守将还不马上倒戈卸甲以礼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