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作者素素素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以外语的名义,携着英文这把不快不慢地利器,当我被迫大着胆子走过一个又一个过场,当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人走到巴黎走进法国经过欧洲,心无畏惧,所向披靡。

张闻素20070302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编织一张百万奥运志愿者语言学习网

准备好了吗?你的英语准备好了吗?如果你想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如果你想在2008年期间有精彩表现。

如果你想在网站训练自己的奥运英文,你希望这个网站是怎么的结构?具有何等的内容呢?你认为哪些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呢?

诚惶诚恐,最近正夜以继日行水流水地做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语言学习网站的内容架构设计,虽然举重若轻,但我渴望有更多志同道合者的手与我共同托举这一历史重担,让我们的思想、才华和灵感这里里融会贯通、在这里无所不能。因为,不久的未来,也许马上,这个网站,将揭幕面临2008年北京奥运会10万志愿者、5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志愿者申请人和无以数计的读者和网民……

让我们从博友间茶余饭后的留言转至国家和历史的事件,让我们从一个国家的语言增加更多国家的语言,让我们的话题从琐碎感觉转至国计民生,让我们的思维空间从周围的一亩三分地转而以全球化的眼光……让我们以这个国家主人的口气和定位,让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为师表的态度,虚心地认真地互动地,共同搭建一个奥运语言学习的互动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有你的灵感,有你的思维,有你的表现,有你的建议,有你的风彩。

正如百度所言:如果你来过,必留痕迹。

在历史和国际事件中,让我们一起,留下我们的思想、声音和足迹,好吗?

张闻素20070331北京

当诗人撞上互联网

这是诗人笔下的互联网架构思路啊!王俊秀老师看着我提交给赶他的关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外语学习网的初始频道与栏目框架结构文本,然后感叹着说,感叹得我诚惶诚恐,在这位中国互联网教父级人物与牛耳泰斗面前,面前的这位师长正是与方兴东同生死共患难的互联网实验室和博客中国创始人,曾任《信息产业报》总编《互联网周刊》执行总编,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左右着引导着并将继纽引导着计算机与互联网业界的发展格局与舆论导向。

当奥林匹克遇到诗歌、当诗歌遇到互联网,会当如何?我反问着,挖掘出心底最深处的力量恳求着,名师出高徒王老师您就宽容地指导指导我吧或者让我们两家机构强强联合战略合作吧?

王俊秀老师飒飒爽爽地哈哈大笑,激扬着文字说好,我又问王老师有何著述可以让晚生学习临摹?旁边的心飞扬说他和方兴东合著的《IT史记》最值得我们认真研读,这部专著娓娓道来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等请两位老师全部签名完毕再送给你吧。

现代IT界的司马迁啊!我慨叹着,荣幸着。

《信息产业报》《互联网周刊》是上个世纪末我刚刚涉足网络事业之时的必读书刊物,每每这些带着墨香的印刷品送到案上,我几乎都用瞻仰和崇敬的心情翻阅研读,那些专业文章,那些前卫观点,那些异域来风,那些过度科技化的专有名词术语和编程语句都让我忐忑不安但仍然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地阅读下去,后来这些刊物成为我涉足电子商务进行网络策划的指南甚至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起草撰写的首要参考资料。所以,对于互联网的这些沿刊物,所以我一直用着些许朝圣和膜拜的心情,之于这些学术的刊物始创者和运营者,更是有着面对导师般的崇尚和尊敬。

更何况王俊秀先生。

梦想成真,面对着互联网实验室和博客中国办公区走廊墙壁上那些导标语“思想和文化的启蒙者、研究和咨询的领导者、思想和创业的黄埔军校、web 概念的创造者、中国互联网第一孵化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智库”……。多年之前的奢侈梦想而今现实地展开绽放。陪同的帅哥说,方兴东和王俊秀不仅写IT专著,还写诗赋词呐。于是我出于编辑地本能,开始痴心妄想,嗯,得尽快找个时间把这两位的诗词作品搜集整理起来。

只要有梦想,并朝着那个梦想的方向,迟早有一天,会有不知不觉中抵达,象发现了奇迹在心中窃喜。

遥想N年之前,我和那几个志同道合者是唱着《情网》编织关于IT梦想的,哼着那个调子找到了“找到啦”叩响了“搜狐”建立了“家缘网”……。那首歌曲中弥漫着的迷茫和*让我对纯网络技术懵懵懂懂的我心怀释然,直至现在。

一直,经常爱把自己沉浸于音乐和诗歌般的想象中,后来导致我用博客的方式创建了包括“中国诗歌”“西湖诗社”在内的九个博客空间,于漫无边际的网络,写作着,搜索着,拷贝着,爱原创,更爱拿来主义,更爱那些网络间才子佳人的天才思想。

曾经天真的追问同仁:当奥林匹克遇到诗歌,会如何?

对方答曰:手舞足蹈啊,希望你哪一天能唱着歌跳着舞走向奥林匹克的讲坛。

如果我再次追问:当奥林匹克、诗歌和网络三聚头,结果会如何?

张闻素20070428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青年文摘的生日PARTY

SUSU20060228

少年的时候就开始看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在那些成长的岁月几乎成为枕边读物。

这本杂志上的名言警句也成为当时日志本上摘抄的渊薮。

青年文摘,在几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如心目中的纯净圣坛,让我每月认真地期待,定期以膜拜和朝圣的心情阅读。青年文摘,之于我,既近又远,近在随手可及随处可买,远是指对于那时年少的我对于几乎是在天边的编辑部和他们不可破解不可企岌的迷团般的工作。这样的感觉一直持续到有一天在自己的城市创办了可以自主经营的时尚杂志。但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想到多年之后的今天,就这样真实地坐在共青团中央的会议室,与青年文摘这本杂志的创办人、经营者、主管方、作家、新闻界等百名同仁济济一堂共同度过这本杂志的第二十五个华诞。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著名作家毕淑敏如诗如画如歌如散文般的即兴发言,让人的思绪进入至纯至真至美的境界,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发言时不带任何稿件的即席演讲让每个在座的人无不定气凝神,中华出版总署署长抑扬顿挫的讲话不得不让人站到至高点思考,那位已是耄耋老人的创始人语重心长的回顾与期待让人领略到创业者的气度与风骨,现任社长的历史性陈述让大家看到了青年文摘的青春底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