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战场拿枪的不是自己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就行!
更何况死的大多是不认识的下等人。
打破利益集团的垄断,在古今中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个当年大英帝国的真例子,那就是皇家海军的“煤改油”项目。
1859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钻成了第一口具有现代意义的油井。
这标志着近代石油工业的开始。
1882年,石油开采和冶炼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石油开始大规模的应用。
时任皇家海军上校的费希尔,提出应该尽快用石油代替煤,作为战舰燃料。
不仅是石油的燃烧效率更高、动力更强,且没有暴露目标的黑烟。
更主要的是石油补给和使用都更加的方便,毕竟液体的输送比固态简单的多。
虽然有锅炉改造的问题,但根本原因是“煤改油”,打破了传统煤炭供应商的利益。
差不多整整用了30年,“煤改油”最终在1911年,在丘吉尔担任英国海军大臣后,才得以实现。
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面对当年德皇威廉二世的威胁尚且如此。
这大济帝国,更是麻绳拴豆腐,提都不能提。
这场大战彻底扒掉大济帝国遮羞布,而朝堂上有人提出了“以夷制贼”的策略。
黄棣安排人员抓紧开始与西洋人联络,采购枪炮弹药。
然而西洋人远水解不了近渴。
于是又有朝臣提出了迁都上京的计划,黄棣对此犹豫不决。
而太宁军方面由于此次的胜利,自然是信心大振。
蕲州大胜后,黑营在金云鹤的带领下主动出击,荡平了江州临近几个县城的团练。
几十户支持团练的地主老财,全家上下都被灭了口,就连老弱妇孺也无一幸免。
有的村子甚至是全村被屠戮,一时间血流成河。
而在此之前,潇州方向罗时华,接到了南往北攻击岳城,策应蕲州的禁军,伺机夺取岳城的计划。
不过当罗时华率领的3万多人的大军,刚刚走出潇阴县城。
就被云梦泽上巡逻的太宁军水师发现。
结果第二天,马一龙率领岳城的水师和大小船只倾巢而出,先是炮击了潇阴县城。
接着水师又进入到了潇水,往潇州而去。
这一番操作,让罗时华以为,太宁军的蓝营要从水路攻击潇州;吓得他连夜开始带兵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