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时正在川北;军情紧急迫不得已;于是他让梅雪兰潜入敌人军统机要情报通信室;用特殊频率向延安和重庆南方局报告了这个天大的消息。
1月17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反侮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法审判”。
1月30日,蒋介石亲自出马,以行政院长名义发表撤销新四军番号的所谓“训令”,从而把第二次*高潮推到了顶峰。
党中央和南方及时应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和在全国人民中的声望。
皖南事变后不久,很快新四军军部的重建,使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新四军从此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蒋介石妄图通过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来达到取消新四军的*阴谋也彻底遭到破产。
二.
随着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方认为: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坚持长期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的支援,于是制定了“国际政策”,其核心内容是:破坏第三国对中国的支援;使各国外交使团脱离*政府,尤其是要做好美,英,意,德,捷克等国的外交工作,使其停止从军火和道义上援华。
在希特勒德国及其伙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的全球战略中,远东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因此,他们同中国又同日本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军事关系,特别是德国,从1928年起,大批的军事顾问就一直在蒋介石的军队中供职,在许多部队中,德国的顾问配到了营一级。
德国,捷克曾多次卖给蒋介石数量可观的枪械,以及飞机,坦克,装甲车等一系列的军事物资。
日本外相广田为了破坏德,中关系,抓住希特勒与共产主义不共戴天的这一特点,到德国到处游说,指责蒋介石政权跟苏俄打得火热,国民党已与共产党搞统一战线,蒋介石的抗战是受了斯大林的唆使。
经广田外相这一外交挑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中国的抗战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最初的同情中国抗战转向怂恿日本侵略中国。
国民政府驻德国使馆蒋方震,百里是他的字,年轻时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因成绩名列榜首,日本天皇赐指挥刀以示褒奖,后又去德国深造,他才华横溢,受到德军最高统帅兴登堡元帅的器重。
蒋百里不但军事理论造诣很高,还精通德,日,英等国语言。
为了应对日本的挑拨,摆脱外交困境,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蒋介石决定派儒将出身的外交家蒋百里出使西欧,同日本展开外交战。
蒋介石赋予蒋百里使命有三,争取欧洲各国道义上同情和物资上援助。
使尽一切办法破坏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合作和联盟,至少要说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要与日本搞得那么火热,不要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不要干涉,妨碍中国政府的自主抗战。
在受到希特勒亲自接见后突然神秘回国。
肖锐锋敏锐地判断蒋百里一定给蒋介石带回了事关战略格局的绝密情报。
他一方面从容应对特务和宪兵的秘密监视,调查,一面寻找获取蒋百里情报的突破口。
为了摆脱日益逼近的中统残杀,肖锐锋将掌握的一个日本间谍的线索同时透露给了军统和中统,制造了两个特务机关之间互不相让的“狗咬狗”局面。
与此同时,他通过德国驻华使馆官员,以及国民党高层官员,最终获取到德国即将在6月下旬对苏联发动闪电战的“巴巴罗萨计划”。
事后,由于觉察到了“巴巴罗萨计划”的泄露,表面与肖锐锋关系不错,暗中却一直心存怀疑的中统某些人,下决心要找到证据置其于死地。
中统针对肖锐锋开始了更精心的调查。
很快,与肖锐锋小组有关联的川北*地下党人员胡文岳突然被捕并叛变。
肖锐锋又一次面临严重危机。
但是,他却毅然拒绝了让其撤离重庆的指示,继续进行情报搜集。 。 想看书来
第五十八章。希特勒作战意图
一。
在军事实力方面,当时苏军的武器装备相比较德国来说,还有很大的不足。
但是大量新研制的武器已经开始投入制造生产,对于苏军来说,最终要的是时间,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将武器生产出来,并装备到部队中去。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军事参谋送来的一份来自延安的绝密情报分析;却使得斯大林有了这个顾虑。
斯大林从桌上的烟盒中拿起烟丝放入烟斗按了按;点燃,吸了一口,慢慢吐出一缕烟雾。
他的眼睛端详着手中的雪茄,像是漫不经心地在研究香烟上的标牌,而实际上是等待着将军们的看法。
“不到最后的时候;不要作出决定。”
斯大林说。
与此同时在世界上有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化,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