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和平时期当政,嬴子婴会是位有为之君。登基后,他不称三世而回复称秦王。这十分明智,表面上虽有违秦始皇的统一路线,却能在起义军中制造分裂,可解秦国之困。而即位后五天,他便设计杀死赵高,除掉这秦国之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始皇的成功,不知激起天下多少英雄豪杰的雄心壮志。现在,皇帝没有了,只有王。那些被陈胜派出去作战的将军,因为手握军权,也纷纷自称为王。正如子婴事前预料到的那样,陈胜起事不过半年,就被自己的车夫谋杀,起义军分裂。
秦军缓过气来了,在大将章邯统率下,开始对起义军发起反扑,并接连取得大捷。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熊愧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而又受伤最深。立熊心后,唤起了人们对他爷爷熊愧的怀想。各地起义军结束了彼此的纷争,聚集在楚怀王的旗帜下。反秦声势,重又壮大起来。如是,嬴子婴引各路义军彼此争王,互相撕杀,然后各个击破的战略图谋,才被破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八章 项羽和刘邦
楚怀王熊心虽是被扶植上台的,手下没一兵一卒,但不等于他就只是一个傀儡。在他内心,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是楚王后人,推翻秦朝是理所当然的使命。所以,他总是力图公正地行使自己王的权力,以调动各路义军积极进取为目标,争取早日推翻秦朝。
作为个人,对他的使命,熊心也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秦子婴不称帝,但秦的实力仍在,要想推翻本就困难,如果各路义军不能奋勇向前,一旦秦子婴稳定了国内局势,再要推翻他恐怕就不可能了。于是,在一次诸侯联席会议上,熊心与众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功勋说话,谁先进入咸阳推翻秦朝,谁就是天下人的王。
至于自己,熊心没有多考虑,只要能推翻秦朝,他的国仇家恨就报了;只要能报仇,别的什么,他也不在乎了。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就是建立在楚人对秦的这种强烈的仇恨中。
在各路人马分头准备进军咸阳之际,熊心收到赵王歇的求救文书,报告他被秦将章邯、王离二人围困于钜鹿,危在旦夕。章邯虽是文人出身,但战功显赫,破周文、灭田臧、杀项梁,屡战屡胜。王离原是蒙恬的副帅,一向在边关镇守,因内地战事紧迫,秦王把他的部队也调了回来。赵王歇远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派兵救援,必被歼灭。
赵王歇是起义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被灭,势必影响整个反秦大业。但如果救援赵王,又会延误了进攻咸阳的时机。于是,熊心任命“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率兵救援赵王;派刘邦率兵从西面攻打咸阳。
救援兵马到了钜鹿,但见王离围城的秦军阵容威武,有怯战之意。而秦军见到赵王的救兵到了,也不主动出击,只保持着围城之势。于是,双方就在钜鹿一带僵持。
项羽向上将军宋义请战:“目前这种不战不退之势对我们不利,我们应该渡过河去,跟赵军里外夹击,这样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的战略是先让赵军与秦军死战,待秦军实力受损后再发动攻击。他颁布军令:
“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有不听号令出战者,按军法砍头!”
章邯的战略是与宋义打消耗战,对赵王歇只围而不打。诸侯远道而来,粮草不足,假以时日必然要退。
此时天寒,大雨,楚军缺衣少粮,深陷困境,战事不能再拖了。第二天朝会,项羽当机立断,拔剑杀死宋义。他提着宋义的人头向众将宣布,宋义勾结齐国背叛楚王,现根据楚王密令,立即诛杀。
宋义被杀,军中无主,众将遂推举项羽为假上将军,并把宋义的死讯上报楚怀王熊心。熊心大感意外,但此时也无法追究谁是谁非,乃命项羽为上将军,同时把当阳君英布、蒲将军划归项羽指挥。
项羽即遣英布、蒲将军领兵渡河。他自己的三万主力,在准备了三日口粮之后,也砸掉饭锅,烧了营地渡过河去。渡河之后,项羽再命令士卒把渡船沉掉。
项羽的战略是先击溃章邯部,再吃掉王离军。他命令英布攻击给王离军的运粮甬道,赶走守军,待章邯收到败兵带回来的消息率军援救时,项羽以逸待劳,大杀了章邯一阵。
章邯大败而去,项羽令英布和蒲将军迅速占据有利地形阻击章邯,以防他再次出击救援王离,然后率领主力杀向的王离。
王离不料到楚军突然从自己的后方杀来,仓猝应战。但前去拦截项羽的大将苏角阵亡、涉间自杀,秦军阵形散乱,被围的赵军知道救兵到了,即从城内杀出,此时各路诸侯看到秦军现出败象,也发起攻击,最终全歼王离军,解了钜鹿之围。随后,项羽回过头来紧追章邯,双方再较量了6个多月,最后,章邯投降。
项羽就这样粉碎了秦朝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在他进军咸阳至函谷关时,发现在关上把守的竟然是刘邦的兵马。原来,在他与章邯鏖战之际,刘邦已攻入咸阳。把守关隘的士兵不让项羽的兵马通过,项羽大怒,即令英布组织部队,强攻函谷关。
刘邦与项羽不同,项羽是抱着复仇的态度参加反秦起义的,而刘邦与秦则无仇恨,反秦是有点无奈的。他原是秦的小官吏,负责押送徒役去骊山,只因途中跑了许多,秦朝法例严峻,这是犯了死罪。刘邦自己也只有潜逃,也是天意,在他领着十多个徒役逃跑时,遇白蟒拦路,刘邦拔剑斩断大蟒,从而留下一段历史佳话。这条白蟒预兆了什么?
刘邦与项羽的不同从他们在目睹秦始皇巡游车队时发出的感慨中也可看出来。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是对秦的否定,是要取代秦;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是对秦始皇的肯定,大丈夫就该如此,秦的事业值得肯定,值得继承。
当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绑缚了自己,携玉玺和兵符到刘邦军中投降,以求保护城中百姓。刘邦对自己的部队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抵罪,盗窃者判罪!因为刘邦反秦不是为报仇,而是为建立事业。所以,他是和平入城的,并无伤害咸阳百姓。
当快马传来项羽已攻破函谷关的消息后,刘邦把秦王子婴交回秦吏看管,将秦的财物府库遂一加上封条,一样也不拿去。唯一例外的是宫中藏书,刘邦派出士兵,命令他们尽可能多地把书简搬回军中。因为,文化的承传和发展,是他要建立的那一事业中重要的一环。
士兵们去到藏书殿,把书拿到手就带走。他们不懂得那些书重要,那些不那么重要,当然,他们也没有时间仔细挑选,项羽进兵神速,能带上多少算多少,然后匆忙撤退。所以,当项羽进入咸阳时,刘邦虽然带走了大量的秦王藏书,但仍有部分留了下来,其中,就包括秦始皇从楚国运回来的《周礼》。
项羽与秦是有深仇大恨的。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他爷爷项燕曾大败秦将李信,几乎全歼了他的20万秦军。所以楚亡后,项氏家族遭秦军报复性屠杀,只有他与弟弟项庄被叔父项梁救出。所以进入咸阳后;项羽立即展开疯狂大报复。处死秦王子婴,掠走秦宫里的珠宝财物和妇人。他放纵士兵抢掠,不能带走的则烧掉。秦王宫烧了,阿房宫也烧掉了。
有个儒生出身的楚国士兵,他在王宫内放火,走到藏书殿,见书简散落一地,其中几卷,上面挂着一块已破损的红绸布。他本能地走过去抽出来翻阅,因为熟悉儒家经典,就意识到这是一本重要的书籍。他心中狂喜,扔掉火把便去收拾。这是一部大部头,有万多枚竹签。当他只顾在一地的混乱中收拾时,却不曾发现自己在惊喜中扔掉的火把,已引燃散落在地上的竹签,到发觉烟火刺鼻,火情已呈不可扑灭之势。他赶紧把裹着红绸缎的书简搬出殿外,来回走了几趟,火势漫延得很快,剩下部分没来得及搬出的,已燃烧起来。被这名士兵搬出的书简,就是孔子亲自修缮过的《周礼》。但这名楚兵只来得及搬走前五卷的近万枚竹签,最后一卷《冬官》的几千枚,终被烧掉了,永远消失在尘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