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浙商怎么赚钱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1995年初,敏锐的汪力成已经觉察到自己的决策失误。他立即对华立的发展战略做出了重新定位,坚决将原来华立在12个行业的23家企业收缩为3个优势产业的4家公司,并将精力集中在华立的优势产业——电能表。

果然,两年后,随着中国“两网”改造的开展,电表的销售量大增,公司效益一下子就增长了不少。

事后,汪力成这样总结自己的得失成败:“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不能算是个成熟的人;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企业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企业家。”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是不是能够反省自我,超越自我。今天出的问题根源在昨天,明天出的问题根源在今天。这是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的至理名言。因此,对于商人来说,一定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不断地反思,你才有可能超越自我。正如网易CEO丁磊所说:“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陆雄文认为娃哈哈的总经理宗庆后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企业家。他说:“我很尊重宗庆后这样的企业家,他们既具有远见与商业敏感,又能及时反省。毕竟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天才,对于宗庆后来说,这些年的一大失误就是在童装项目上仓促上马,而在他们主攻的二三线市场,很少会有人花两三百元买小孩的衣服,对于娃哈哈来说,这其实是战略失误。”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说:“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来,浙商能一路比较顺利地走过来,我认为与他们的包容精神有关。包容首先体现在纠错能力上。浙商大多出生“草根”,文化程度不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这一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但是,他们不会掩饰,敢于否定自身,通过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驾驭企业的能力大大增强。”

8。走出浙江,走向发展(1)

浙商商道:

走出去,就是一种借力的表现,就是走向了发展。

浙商自白:

加入WTO以后,外国进来是“狼”,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走出去,也是“狼”。但这次西班牙烧鞋事件也提醒我们要学习掌握国际市场的规律,要融入当地的社会。

——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

浙江毕竟是一个资源小省,要获得长远的发展,一定要走出浙江,走向四方。

万向集团董事会主席鲁冠球认为:“从浙江的情况来看,人多地少,要走出去,要搞工业;浙江是资源小省,也需要我们走出去。现在浙江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要走出去,但走出去你就需要有足够实力,有了实力之后才能拥有社会上的资源,那也需要一种精神。”

对于浙商来说,投资没有地域限制,只要有机遇,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海南的开发建设刚刚开始时,敏锐的浙江商人就纷纷来到海南。其中,浙江商人创办的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已经在当地深深地扎下了根,并获得了持续的发展。

公司总经理郑志勇说:“发展没有地域之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是我们的舞台,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做。”如今,郑志勇的眼光已经盯上了其他更大的国内、国际市场。

几年前,郑永刚决定把杉杉集团总部从宁波迁往上海,竟然在当地引发一场强烈的“地震”。当时,“忘恩负义”、“胳膊肘往外拐”等责备铺天盖地袭来。郑永刚却坚定不移:“我的行为希望留到5年以后再认定。”5年不到,凯泉、均瑶、华东电器等纷纷步其后尘,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之报以掌声和鼓励。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浙商意识到,走出去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浙商和浙江企业走出浙江,到全国各地去发展。

作为全国旅游业民企的“领头羊”,杭州宋城集团在一炮打响了杭州乐园和宋城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南京。本着“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去做”的理念,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拿出数亿元,在南京塑造了一个与杭州宋城遥相呼应的明城。

浙江地产商更是纵横长三角地产业。在苏州实行土地招标拍卖一年间,浙商拍得土地占总量的近一半;2000年前后,有100多家浙江地产商在上海开发了百余个项目。

珍珠大王丁美富17岁独闯上海,每天早出晚归,在手臂上挂着各式珍珠沿街叫卖,终于在上海打下一片天地。2001年4月,“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上的珍珠城开业,丁美富一夜成名。如今,一面面“浙”旗插进南京路,日月集团的明牌银楼、华东电器的圣德娜商厦、宁波雅戈尔的旗舰店……鳞次栉比。在上海,目前有50多万浙商集聚,浙企在沪投资总额、企业总数均居兄弟省市之首。

山东工商局局长李华理说,其实,浙商最厉害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他们比别人具备更“活”的脑袋、更“宽”的手掌和特别能跑的“长”腿。

能跑的浙商根本不满足于国内的市场,在海外,浙江商人也是到处扎根,到处开花。

毛里塔尼亚进出口有限公司义乌办事处经理阿卜迪说:“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浙江商人和外国商人做生意还有点怕,现在早已习以为常。这些土生土长的浙江人,不用请翻译,能用流利的英语或者阿拉伯语跟外商谈判、讨价还价;在接订单的时候,他们往往非常果断,一百万、几百万的货马上可以定下来,有时甚至不用拿订金。同时,浙江商人的眼界也在放宽。虽然他们大多数人的文化素质都不高,但是他们学知识、学技术的能力却异常强,做出来的产品也经常比别人领先。”

当然,现在的走出浙江与以前浙江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完全不是一回事。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表现,他说:“跳出浙江的是身体,留在浙江的是灵魂。”

他是这样解释的:“以前走出去的仅仅是温州的体力,只要有体力就可以赚钱,只要勤奋。现在走出去的是智慧,用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财力,去整合上海乃至全国的资源,所以这两次走出去是两种概念。”

陕西省咸阳市市长张立勇对浙商的走向全国是这样评价的:“浙商到咸阳,不仅带来了期待发展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咸阳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冲击,这种冲击就是创新,敢于拼、敢于争、敢于干,而这些比十个百个项目,比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更值得咸阳人珍惜。”

“目前,浙江在渝创业人员已达10多万人,投资额120多亿元,是国内来渝投资最多的省份之一。除了资金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浙商还带来了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灵活创新的管理、经营方式等等,这些,对于重庆这个老工业基地来说恰恰是最可贵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沐华平这样评价浙商的价值。

从1992年开始,万向集团利用乡镇企业灵活的机制,筹借5万美元,在美国建立了营销公司。1994年,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成立万向美国公司,同时批给公司98万美元,由此,万向集团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因此,鲁冠球曾经生动地描述为“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

8。走出浙江,走向发展(2)

由此可见,走出去,就是一种借力的表现,就是走向了发展。

9。信息化的乘数效应

浙商商道:

信息是发展的先导。

浙商自白:

你完全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解释它:“借鸡生蛋”,现在浙江的许多大企业已经开始学习虚拟经营了。

——美特斯·邦威周成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