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听了,不由抱住了儿媳,两个人是相拥而泣。周围的村民也闻之落泪,既可怜李靖地不幸,又为何巧儿的大义而感叹。
包正于是对乡民说道:“如今真相大白,何巧儿是一位贤德的妻子,李靖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为了表彰何巧儿的孝道,本县决定,以后每月李家可以到县衙领取五两银子,留作度日之资!”
众人听了,连呼老爷英明,李家三口也都上前谢恩。包正见案子已了,于是就吩咐乡邻帮助李家处理后事,然后就准备带领着差役,打道回府。就在这时,忽听远处传来了一声呼喊:“不好了,有人落井啦!”
听到了喊声,有些村民就慌忙跑了出去,循声察看。包正等人一见又有了新的情况,于是也就随着一起去了。
喊声是从附近的一个菜园里传来的,众人到了那里一看,只见一个壮汉正在一口水井旁边呼喊。在他不远处的地上,还横着一根扁担,旁边倒着两只木桶。看来是他到井里取水,这才发现了井中有人落水。
包正赶到现场,只见正有几个村民,趴在井沿上向下观看。包正连忙将他们叫了下来,准备亲自勘察现场。
这时,就听远处传来了一阵哭声,只见一个年轻地妇人,向这边疾驰而来。到了井沿上,向井里张望了一眼,然后便嚎啕大哭了起来。一边哭,口中一边叫道:“我的夫啊,你死得好惨哪!”
然后,就将自己的头往辘轳上一下一下地撞去,最后,竟然要往井里跳去。幸好刚才汉人的壮汉就在她的身旁,拦腰将她抱住,这时,又上来几个村民在旁边将她拉下了井沿,这才没有发生意外。不过,这个妇人地额头上,却已经撞出了一个口子,渗出了一片殷红的鲜血。
众人将妇人带到了包正地面前,对她说道:“这位就是本县的包大人,正好他在场,可以帮你断清你丈夫的死因。”
那妇人听了,立刻扑倒在包正的脚下,然后哭诉道:“大人,你要为民妇做主啊!”
包正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妇人,只见她约莫二十五六的年岁,衣着简朴,但容貌十分美丽。虽然穿着粗布衣衫,却也掩不住天生丽质。此时,她早已经哭得梨花带雨,看了更叫人怜惜。
包正于是说道:“这个妇人,你且放心,你丈夫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本县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
旁边一个邻居说道:“大人,杨氏和丈夫卞林十分恩爱,成婚已经六七年了,依然是如胶似漆,他怎么会自杀呢!”
又有一个乡邻说道:“是啊,大人,这个杨氏平时十分贤惠,乃是我们镇中妇人的典范。而他丈夫卞林种田为生,虽然不是十分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好端端的,他为何要自杀!”
那杨氏听了,越发伤心起来,不停地啜泣,最后竟然昏厥了过去。包正见状,连忙叫旁边的两个村妇给杨氏掐人中、抚胸口。忙乱了半天,这才救治过来。
周围的村民一见,也都叹息不止。包正望着妇人道:“杨氏,你也不要哀伤,有本官在此,一定能使真相昭然。”说完,就走到了井旁,仔细观察了起来。
看着看着,包正不由掏出了烟斗,叼在了嘴上。村民对这位知县老爷的这个很特别的吸烟工具,也都有所耳闻,今天终于看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东西,也都不由暗暗称奇。
包正思索了一番,然后又把着井沿,将脑袋伸到了井口,向下观望了一阵,这才直起身来。然后,包正叫过来那个喊人的壮汉,询问起事情的经过来。
壮汉叙述道,这个菜园就是死者卞林自家的,而他则是卞林的邻居。两家的菜园相邻,壮汉家的菜园里没有井水,所以平时浇地,都是到这口井里来取水。就在刚才,他正要打水浇地。忽然看到井里漂浮着一具尸体,于是就连忙喊人。没想到,竟然就是邻居卞林的尸体。
包正听了,脸上渐渐露出了微笑,转回身又问杨氏道:“杨氏,你刚才可曾看清,这尸体是不是你的丈夫?”
杨氏哭诉道:“大人,我们一起同床了六年,我难道还认不出自己的丈夫吗?”
包正听了点点头,然后又对其他村民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们都好好看看,到底是不是卞林!”
村民听了,也都趴在井边上往下看,看了半天,有人说道:“大人,这井太深,根本看不清楚。不如将尸体打捞上来,一看便知。”
其他村民听了,也都连连点头:“这个包大人也真是的,一阵明白,一阵糊涂!干脆将尸体打捞上来认,不就清楚了吗?”于是,有两个壮汉就跃跃欲试,准备下井捞尸。
包正忽然哈哈大笑道:“不必着急,此案本官已经有了眉目,等我断完了案子,再打捞尸体不迟。”
然后,包正转过身来,对着杨氏怒喝道:“好一个大胆的妇人!竟然勾结奸夫,谋害亲夫,你可知罪吗!”
( )
第三十一章 淫妇害亲夫
杨氏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口中连连说道:“大人,民妇冤枉啊!我和丈夫十分恩爱,怎么会害他呢?”接着,就又委屈地哭了起来。
周围的村民也都如同听到了晴天霹雳,纷纷议论道:“杨氏平时为人最是贤惠,从来不和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往来,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镇中谁不知道。我浑家有时候惹我生气,我就叫她和杨氏比比,她立刻就不再做声啦。这么好的女人,怎么会谋害自己的丈夫呢!”
这些话传到了包正的耳中,他竟恍若未闻一般,又对杨氏说道:“你休要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来欺骗大家,本官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杨氏也被他说得恼了,口中怒道:“包大人,你可不要血口喷人,玷污了奴家的清白呀!”
包正冷笑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也不必做无谓的争辩,还是让我来给诸位分析一下案情吧。本案最大的疑点就是,这个井如此之深,刚才大家都说看不清井里的尸体到底是谁,为什么偏偏杨氏一跑到井边,只向下看了一眼,就断定这个尸体是他的丈夫呢?”
众人一听,也都凝神思索了起来。杨氏听了,却又哭诉道:“大人容禀,我丈夫外出已经三日未归,本来他说是只要一天就可以回来的。我这几天倚门而待,望眼欲穿,结果还不见踪影。心中便有了一种预感,恐怕是丈夫遭遇了不测。今日一听说有人落井,我马上就怀疑是我的丈夫,所以就跑来观看。可能正是这种想法,才使我认定井里的人就是我的丈夫。现在听大人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也叫不准啦。还是将尸体打捞上来。让我仔细辨认一下,要不是我的丈夫,岂不是更好!”
包正怒喝道:“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妇人,外表美如桃花,心肠却毒如蛇蝎!如果不是你预先就知道了这宗命案,怎么能如此肯定?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加合理地解释!到底奸夫是谁。1 6 是如何谋害卞林的,快快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杨氏也不由顶撞道:“听说包大人公正清明,今日一见,也徒有虚名罢了。只凭自己的猜测。就妄下定论,这无凭无据的,如何服人?”
周围的村民一听,也不由将目光都射向了包正,目光中都留露出怀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