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揭秘曹操 > 第106部分(第1页)

第106部分(第1页)

毛一向为人正直,清正廉洁,曹操曾把他比喻为自己身边的周昌。毛的话,曹操不能不想想。

与毛持类似看法的还有邢,他本来被任命为平原侯府的属官,但他处处以礼法严格约束曹植,又得理不让人,跟曹植发生了矛盾(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后来,邢到丞相府工作,担任军事参谋(参丞相军事)。

曹操就立嗣问题征求邢的意见时,邢说:“废长立幼是前世所忌讳的事,希望您能慎重处理(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

早年对曹操事业给予莫大支持的卫兹有个儿子叫卫臻,丁仪跑过去做他的工作,要他支持曹植,被卫臻严词拒绝(臻以大义拒之)。

甚至崔琰也反对立曹植。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长期代曹操主持冀州的工作,魏国建立后担任尚书。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曹操用密函向大家询问该立曹丕还是立曹植(以函令密访于外),崔琰则用公开信(露板)的形式回答说:“按照《春秋》之义,立子应该以长,五官中郎将仁孝聪明,应该继承正统,我愿以死坚持这样的看法(琰以死守之)!”

另外,曹丕还有两个秘密外援,这是曹植不具备的。据《三国志》记载,在众多妻妾中曹操比较宠爱曹干的母亲王氏,王氏暗中帮曹丕说不了少好话(干母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曹丕有一个妾姓郭,史称她比较有谋略,曹丕争太子时她帮忙出了不少主意,这个郭氏后来继甄宓之后成为曹丕的皇后,史称文德皇后。

以上这些事例都见之于正史,完全可以想见应该还有很多事情并没有写到正史里来。这场斗争从一开始就把很多人牵涉进来,从双方的形势上判断可以说势均力敌,如果仔细分析,曹丕一方略微占些上风。

看到下面的意见这么不统一,曹操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他最后问到了一向足智多谋的贾诩。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曹操曾屏退左右,单独问贾诩的看法,但贾诩却不作声。曹操急了:“我有事问你呢,你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呀(与卿言而不答,何也)?”

贾诩装着在沉思,说:“属下刚好想起一些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曹操问他想到了什么,贾诩回答:“想到了袁绍父子和刘表父子。”曹操明白贾诩的意思了。

《三国志贾诩传》称,这次谈话不久,曹操心里就定下来了太子的人选,但他没有立即公布。

不管这个人是谁,都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六、崔琰之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发生了杨训事件,它的突然出现搅动了政局。杨训其人不详,只知道他是钜鹿郡人,虽然才能一般,但品行不错(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崔琰主持冀州政府工作期间,把他作为人才向曹操推荐,曹操对杨训进行了礼辟。

这一年的五月,曹操成为魏王,杨训可能因为职级较低,没有出现在劝进者的名单中,但他也像许多人一样,上表对曹操进行赞美,歌功颂德。可能杨训写得有点过,有人讥笑他肉麻(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

这件事引起了崔琰的注意,虽然他已不在冀州刺史府任职而改任魏国的尚书,但杨训是他举荐的,如果这个人有问题,他也要受牵连。为此,他专门找来杨训写的奏表看了看,发现并不像大家说得那么严重。

崔琰于是给杨训写了封信,信中有一句话:“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这几句话说得很含糊,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一下给崔琰招来了杀身之祸。

从字面上看,“省表”的意思是“看过了所上的表”,“事佳耳”的意思是“这是个好事呀”,“时乎时乎”的意思是“时势啊时势”。关键是最后一句“会当有变时”,字面理解是“应当有变化的时候”。

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崔琰的本意是说讥讽杨训的人没有看到时势的变化,有点吹毛求(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时乎时乎”以及“会当有变时”可以理解为要与时俱进。但崔琰这几句话说得也太简约了,尤其是“会当有变时”,给人感觉他盼着变天。

有人拿着崔琰的这封信向曹操报告,曹操果然对“会当有变时”很敏感,认为崔琰用意险恶(意指不逊)。曹操盛怒之下罚崔琰做苦工,这是一种刑罚,却不必关在监狱里,有点像罚做义工的意思。

过了几天,曹操派人前去探视,看看崔琰是什么反应。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崔琰在家里仍然每天待客,门庭若市,还看到他待客的时候用手卷着胡须,怒目而视,好像愤愤不平的样子(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曹操更生气了,直接下令将崔琰赐死。据《魏略》说,崔琰不是被赐死的,而是自杀。

杨训这位老兄果然是个书呆子,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崔琰写给他的信让他顺手就当垃圾扔了,结果被什么人得到,拿它当废纸用来包裹笼盖(人得琰书,以裹帻笼)。

有个跟崔琰有矛盾的人,恰巧在路上看到外面有崔琰信的笼盖,于是跟踪上去,得到了崔琰的信,并报告了曹操。曹操认为崔琰这是心存不满,于是将崔琰下狱,下令剃光他的头发和胡须,罚他到建筑工地作苦工(髡刑输徒)。

前面那个举报崔琰的人后来又向曹操报告,说崔琰仍然心存不满。曹操大怒,想杀崔琰。崔琰是冀州名士,曹操不想公开杀他,就派人到狱中转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崔琰自己了断。可是崔琰并没有领会,过了几天曹操得知崔琰还活着,于是怒道:“崔琰一定让我动刀子吗(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

曹操命令狱吏将这句话带给崔琰,崔琰说:“我真笨,不知道曹公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殊不宜,不知公意至此也)!”崔琰于是在狱中自杀。

在曹魏政坛上,崔琰绝不是一般人物,他的死是当时一个重要事件。

崔琰是冀州刺史部清河国人,大学者郑玄的学生,作为冀州的本土派有一定影响力,袁绍父子都对他礼遇有加。曹操得冀州后,对崔琰加以重用。在曹魏的政治阵营里,冀州本土派显得并不重要,与其它州人才辈出相比,出身于冀州的只有崔琰、邢、崔林等少数几个人而已。

曹操因为一件小事就将崔琰杀了,并不是他对崔琰个人有什么成见,相反,长期以来曹操对崔琰的才干和人品都相当欣赏,在很多方面都对他很倚重。

崔琰很熟悉冀州事务,曹操让他担任冀州别驾。别驾是刺史或州牧最重要的助手,可以理解为州政府秘书长,也可以理解为“副州长”。曹操以后外出征伐,留下曹丕守邺县,都让崔琰辅佐曹丕。

崔琰这个人,《先贤行状》说他“清忠高亮”,陈寿评价他“高格最优”,说明他是一个正直敢言的人,他曾经厉色劝谏过曹操,也当面批评过曹丕,但曹操对他的欣赏一直不改。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件有趣的故事,说匈奴使者来拜见曹操,曹操这个人长得不好看,个子矮,长像没有威仪,而崔琰身材高大,浓眉重目,还有四尺长的胡须,很有气质,曹操就让崔琰假扮自己,而他捉刀立于一旁。

会见完毕,曹操派人问匈奴使者,让他谈谈对魏王的印象。使者回答:“魏王风度不一般,但旁边捉刀的那个人更有英雄气。”曹操听说后,赶紧派人追杀了这个匈奴使者。

这就是“捉刀”这个典故的来历。这件事其实最早不是出现在《世说新语》中,而是出现在东晋裴启所著的《语林》一书里。这属于民间故事一类,真实性不强,但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崔琰的确仪表堂堂。《先贤行状》说魏国建立初期,曹操委派他负责人事工作。崔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很多官吏都是经他之手选拔的,由于他清廉忠正,朝廷因而提高了声望,大家都称赞他的公平。

曹操怎么会听信一件捕风捉影的事就杀掉这样一位重臣呢?更何况他还是曹植的姨父,论起来两家还有亲戚关系。事情的确很蹊跷,但如果考察一下此前不久刚刚发生过的另一件事,也许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