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绝境求生1 > 第七百一十一章 首相你刚刚说闹事的人比较多(第1页)

第七百一十一章 首相你刚刚说闹事的人比较多(第1页)

士林哭庙的闹剧还没怎么搞哪,南京城里的两位大老,先闹起了意见分歧。

“正经读书人、当出自大学。”王科立的这番言论,颇有些宣战檄文的味道。很像在前宋时,韩琦说的:“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这是在赤裸裸的拉仇恨啊。

督府不合,弹压士乱自然没法执行。张凤翔派了几个官员去夫子庙劝人离场,结果劝说的官员被士子们一顿喷,喷的泪崩而回。

喷走了劝说的官员后,士子们更来劲了。他们不止满足于哭庙、第二天还开始哭陵,一帮人跑到孝陵一哭二闹三上吊。

短短几天时间,苏州、常州、乃至徽州一带的士子们纷纷跟随响应闹剧。

“总督、下官已经向朝廷和陛下写了专奏,请示如何处置此次士乱。江南士乱,已经成势,沿江数府被牵连进来,甚至还波及到了邻省。如今之势,不光是青年士子涉事,还有大量的城中百姓也被鼓惑加入其中。商市混乱、百姓正常的百出行和生活都成问题。必须要尽快平乱。”

“立行(王科立字立行),出动刑务人员能否尽快平定局面?”张凤翔被形势的发展整的有些乱了,他现在想转变思路着手弹压。

“举措得当,平乱不难。”

“如何行事?”

“让刑务人员全城索捕,凡参与闹事者,一律先行拘捕,然后等朝廷的定夺。”

“啊?非要全抓起来吗?能不能先将一些闹事的头领拘起来,其它从众估计会随之溃乱。要是将闹事者全部拘捕,牵扯面实在是太广了,再说咱们手里也没那么多可供拘人的监牢。”直到现在,张凤翔心中还是有回护江南士子之情。

“不成,现在这种遍地是火的情况下,只拘捕一小撮人,会成火上浇油之势。只会让形势变得更恶劣!”

“应该不会!就按本督的意见先试试再说。”最终张凤翔还是没有听从王科立的意见,而是下令用尽可能少抓人的方式来平乱。

正如王科立所言,火势已经起来了,还用扑火头的方式,只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将局势变得更糟糕。江南除了闹事的士子以外,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旧官僚。他们与这些士子们同气连枝,对他士子们抱有很大的同情心。所以在执行拘捕首要分子的行动中,

想尽办法回护他们。

拘捕行动搞了十几天,结果是全省上下只抓了不到一百人,这一百人大量的还不不是真正的首要分子,只是被推出来顶缸的。顶缸的进去了,闹事的变本加利整事。乱没有平,鸡毛飞的更欢实。

此时待在北京城的朱由检,也已经基本掌握了江南士乱的详情。这帮子人果然是爱整事,才太平没多长时间,就如此的不消停。

“首相、内阁这边的意见是什么?”找来朱大典,朱由检开口问起朝臣的意见。

“内阁的意见是平抚相合,抓一批、抚一批。”

“科举出来的官果然靠不住!首相、你给还在位的科举出身的官员带个话,要是再不摆正位置,为无耻无义的读书人无原则的回护,哪就全部回去养老。大明朝堂,容不下心中没有朝廷和百姓的官员,将位子腾出来,让真正可用之人上位。”

朱大典听了皇帝的话冷汗直冒,皇帝这是啥意思?怎么会生出将所有科举出身的官员踢出朝堂的想法?这话要是在前几年说,肯定没啥实际执行性。但是现在,已有近十万大学生进入了各级官僚体系中,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已成长为督抚级别的官员了。最要命的是每年还有两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官僚体系。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传统的科举官员哪有什么底气顶牛?

“陛下、臣等并不是有意维护闹事的士子,只是闹事者太多,要是全按律法来处置,刑狱将人满为患,没有那么多拘人的地方。”

“没有那么多拘人的地方?大有最近还来信说,甘肃缺人缺的严重,让朝廷想办法移些民过去。甘肃那边缺的人,不是几万能打住的。江南闹事的士子能有多少?现下、绥远、乃至云中、大宁和辽东,都急缺识字之人。江南的那帮士子爱闹事,哪就让他们去边地闹去,看能不能给大明拓土开疆,在腹内闹事有什么意思?

传旨、江南总督张凤翔不体恤民情、纵容无良士子行乱事,暂停其职!由王科立暂代其权,立刻展开平乱工作。凡是参与此次作乱之人,无论主次一律收监,发送到甘肃和绥远两地支边五年以恕其罪。若是抗拒不从、拒绝支边,以叛乱之罪论处、大理寺从严从快处决,以正视听。对了、首相、你刚刚说闹事的人比较多?具体多到了什么程度?可有五万?就让王科立以五万为数来安排吧。”

“陛下、老臣肯请陛下开恩,万万不能在江南大索五万之众,抽走五万读书人,江南的文脉将荡然无存。”

“腐朽的文脉留之有何用?让他们去边地吹吹新风,改造改造已经腐烂的灵魂,与国与民大有益处也。这样吧、朕也不确定人数,总之参乱之人,有多少流多少。

朕不希望、今后再有无缘无故为乱之人。对朝政有意见、朕给他们开了正常的口子,想为国朝出力,朕同样广开门路。仗着识了点字、读了些古经,就想骑在大明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一个不好就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下流手段,成天琢磨着坐食腐肉,天下读书人的名声全让他们给败坏了。”

完了!从皇宫中出来,朱大典的头都有些晕。江南的这帮货,真是给土林招来了灭顶之灾。经此一役,所谓的士林将十去七八也。这个张凤翔也真是的,动乱刚起的时候,为什么不果决处置?非要等事情闹到不可收拾,几乎将江南所有的读书人都牵扯进来才罢休。很明显、咱这位皇帝,正愁没理由将江南士绅连根拔起哪。

“稚羽这次是害苦了江南士子!”心思大乱的朱大典,赶紧跑到周延儒的府邸求援,一见到周延儒,就开口埋怨起做事犹移的张凤翔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掌上阅读更方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