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下川滋火锅 > 第23部分(第2页)

第23部分(第2页)

凌晨时分,船出发了。它首先驶向北岸,避开了南岸观察者的视线——假如真有这个观察者的话,然后一个轻盈的左满舵,机动船滑过一个优美的弧线转向了西方,沿着川江主航道的北侧开始逐渐加速,最终以十二节的实际航速驶往川江上游。

船上只有五个人,赵东和四个克隆人士兵;在船上随意吃过早饭后,上午九点钟的时候,机动船到达綦*江汇入川江的入口;赵东不像平时那样沿綦*江西侧直接靠向仁沱码头,而是贴着主航道东侧直接驶过码头区域,随即减速停车,然后慢慢靠向綦*江东侧岸边;这里一片荒凉,从仁沱码头的人口密集区也看不见这里,不过今天有一艘十吨的小舢板停在江边,第五位克隆人士兵正在这里等着他们。

赵东带头开始搬货,几人把重达四吨的银币运到了小舢板上,这样一来两艘船的吃水都在一米上下;他详细调查过笋溪河从仁沱码头到卧牛滩渡口这一段的水文情况,十二月已经是枯水期,这段三十海里的航道能通行的最大船只不会超过十五吨,这意味着十五吨的机动船载十二吨的货物很难航行,卸载一部分物资虽然麻烦点,但是却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

艰苦的劳动一直持续了六个小时,其间只是简单的吃点干粮做为午餐;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机动船再一次启动,后面用一根粗粗的缆绳拖着小舢板,两条小船以八节的航速小心翼翼的驶向卧牛滩渡口。赵东手持步枪站在船头,胆战心惊的观察着前方航道的情况,生怕船只搁浅。这个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嘴里念叨着佛祖,耶稣,默罕默德等人的名字一路祈祷,到天黑时才抵达渡口。

六个人先狼吞虎咽的吃了晚餐,然后又一次投入到了艰苦的搬运工作中;整个晚上,他们都争分夺秒的大干,只是在午夜吃了点面饼和干牛肉,然后搽搽汗,接着又是一顿大干。

此后的几天内,他们用蚂蚁搬家的精神把后续的大洋也运到了基地。

十二月十二日上午九点,当基地系统显示升级已经完成,那个刻板的电子合成声音响了起来:“报告指挥官阁下,目前基地系统已经升级到一级……祝贺您!指挥官阁下!”赵东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

没有任何耽搁,他立即通过兵营系统生产了六位白种克隆人,二十三个本土克隆人;一级的基地系统,最高人员限额是三十六人,他保留一个名额做为备用,以备紧急情况所需;现在加上以前生产的六个克隆人,他总共有了三十五名忠诚的手下。

虽然现在能生产采矿车,但是基地周围没有储量丰富的煤矿可供开采,只能暂时不要;因此,六个白种克隆人是基地升级到一级时的主要价值,这六个人寄托了他极大的期望,也是他下一个阶段发展的主要助力。

他选取的模板都是德裔,爱尔兰裔,或者苏格兰裔的,这几种白人是目前美国主流人种,也是整个西方世界的优势人种,个个金发碧眼,人高马大,相貌堂堂,能力如何先不说,光这个架势就够唬人的!为了自己记忆方便,他取名的时候以中间名a——f来区别,六个人分别是布兰特。a。史密斯,约翰。b。布朗,理查德。c。米勒,阿瑟。d。哈里斯,马克西米连。e。伦德普夫,沃伦。f。黑尔。除了沃伦。f。黑尔的属性是工程师类别,其他几人的属性全部是间谍——这六人是目前他手下最高端的人才。

与这些白种克隆人谈话半个小时之后,他兴奋的连连赞道:“好!好!太好了!”一级的克隆人,尤其是间谍属性的,智商足以媲美普通人类,专业知识也在同职业地球人类的平均水准之上;手下有了小弟,而且还是素质优异、绝对忠心的小弟,就意味着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此后的几天时间内,他都忙于对这些寄予厚望的白种克隆人进行沟通和训练,主要涉及的是这个时代的细节,以及他们将要进行的任务安排。

十二月十九号,赵东带着六位白种克隆人出发了,他们首先坐船来到重庆租界区,从银行提出六十五万大洋全部兑换成美金,按照现在美元对白银的兑换比例,除去汇水和佣金,最后换到了二十四万美金;然后六个人分成三批,拿上买来的伪造护照,登上英资太古洋行的轮船,在一个雾气蒙蒙的早晨悄然启程,踏上万余海里的漫漫旅途,前往他们未知的世界!

第四十五章 逛台基

“赵老弟的洋行气派啊!”杨贵成大马金刀的坐在办公室椅子上,嘴里叼的烟随着话音一抖一抖,“这洋人弄的东西就是好啊,老哥我今天算是开了洋荤了,哈哈!”如今杨大队长和陈留城连长可是抖了起来,俩人每人一张埃森银行的汇票早已妥妥收起来,现在他们也是几万大洋身家的主了,说话的口气都变得气壮如牛。

“若不是两位哥哥帮衬,哪有小弟的今天。”赵东一脸谦虚的微笑。

“这么说就过了。”陈连长西装革履,头发按照现在最时髦的样式梳成中分头,打着发蜡,油光乌亮,苍蝇拄着拐棍也爬不上去,此时正笑眯眯的坐着,“要不是老弟自己有能耐,哪能这么得安德森先生看重?而且赵老弟这么仗义,咱也没说滴,以后有事只要老弟一句话!”

“对头哩!赵老弟如此讲义气,俺这做哥哥的也不能含糊,”杨大队长胸脯拍的‘呯呯’响,俗话说‘钱庄怂人胆’,如今他腰里鼓鼓,胆气壮的不得了,当即嚷道,“今个就去逛台基,喝酒搓麻、掏耳朵、找姑娘,全算俺老杨的,谁掏钱俺跟谁急!”

“老哥这不是骂我吗?”赵东怫然变色,“哪有让两位哥哥破费的道理?两位来兄弟我的地头,那是给我赵东的脸子……今个去小校场玉沙楼!全套!”说罢,他潇洒的一挥手,豪气干云。

“老弟仗义啊!”杨大队长和陈连长连声惊叹,纷纷翘起大拇指,一脸钦佩之色。

小校场是重庆下半城一个相当繁华之所在,赌场、茶馆、饭店云集,当然也少不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场所——妓*院。民初时节川省人称妓*院不叫妓*院,而是称为‘台基’,如今重庆开埠已久,到此时究竟有多少家台基,恐怕还没有人搞得清楚;不过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台基可能是重庆不同阶层民众老少咸宜的所在。

赵东领着杨、陈二人一路直奔小校场街,还没到地头,两人就激动的满面通红;他们也是欢场老手,但是平时去的都是一些二、三流的处所,重庆府的台基和省城成都相映成辉,大大有名,他们这样的人还没混到逛头等台基的份上。

小校场街有不同档次的台基十几家,赵东带着他们直接去了最高档的玉沙楼;刚进门,一眉清目秀的长衫小厮迎上前来,“三位大爷,敢问有预约吗?”

这年头川省高档点的台基规矩和省外不同,姑娘们一般不会‘出条子’;所谓‘出条子’就是外出陪客人喝酒、抽大烟、搓麻,当然也包括在外面和客人过夜;但是三、四流的那种小台基就无所谓了,别说‘出条子’,就是‘出夜条子’也得去,否则就没饭吃了。不过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不同档次的台基价格差距巨大。像他们来的玉沙楼这种头等台基,不算打赏、抽烟、赌博的花费,玩一次没有几百大洋下不来,想玩高级点的节目,上千大洋也挡不住;而三、四流的台基一个人玩的话几块大洋能玩全套了,这还不算最便宜的,据赵东所知,在棚户区找女人做一次,三、五十铜钱足矣。

玉沙楼其实是一座小院子,里面有三栋小洋楼,小厮领着赵东等三人去了档次稍低的西楼,到了二楼套间一看,整个房间装饰的美轮美奂,富丽堂皇,楠木家具,金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