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器官演化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冷冰曾多次在重要的场合遇到这三位,三人对冷冰这个后辈到还有点印象,但三人都是在大学中任重要职位,自是看不起冷冰这个民间公司的总经理。不过三人都受过司马烨的提携,对国内生物科技届的这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充满崇敬。这次也是受了司马烨的邀请才来的。

三人在冷冰和玉璇的引领下,来到复制公司二楼的会议室。

卫生部副部长徐文言直到9点30多才姗姗来迟,这是位年逾六十的老人,头发一丝不染,肤白细腻,一看就是那种养尊处优的人物。

老人在冷冰、玉璇和几个礼仪小姐的簇拥下,最后一个来到会议室。

进门只见对面墙上的巨大显示器上闪烁着一排字—“TS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学玉璇博士论文答辩会”。会议桌旁,众人已经坐定,每人面前是触摸式的电脑显示器,可以翻阅玉璇的博士论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显示器旁是各种时鲜水果拼盘,礼仪小姐侍立一旁。会议室内已经有100余人,除去与会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外,还有很多是玉璇的同学以及闻讯而来的同行,都一一登记后安排座位。

司马烨正陪着几个答辩委员会成员闲聊,看到徐文言走了进来,大家都纷纷起立。

“徐部长,你可终于来了!”

“司马老师,惭愧惭愧,路上堵车,让大家久等了。”徐文言挥手让大家坐下。徐文言最初学医,是TS医科大学学生,大学时候,司马烨教其分子生物学,虽后来从政,但对司马烨一直以老师相称。

大家寒暄已定,司马烨向这次的答辩秘书王茂华示意开始,王茂华宣布玉璇博士论文答辩会正式开始。

首先由玉璇的导师司马烨讲话。

司马烨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

“今天是我的关门弟子玉璇的博士论文答辩会,首先我要感谢诸位能来参加这个会,以后想参加也没有了!”

“呵呵&;#61514;!”大家会心的一笑。

司马烨年逾70,早就不想带学生了,但是TS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始终不同意,也就一直拖到玉璇这一届。

“目前国内外组织工程学飞速发展,从猫背上培育出人鼻子到去年克隆肾脏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我们攻克了无数的难题,比如人造子宫的研制成功,使得体外孕育胚胎成为可能。‘人体器官智能模拟生长系统’应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电脑技术、生物技术、器官培养液配制技术,保证了器官在非人体内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

司马烨略一沉吟,喝了口水。

“玉璇发现的这个细胞因子PGF,能够促使器官快速成长,这项技术的研制成功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下面由TS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学玉璇博士对此详加阐述。”

玉璇在掌声中走上演讲台,清脆悦耳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器官克隆中催化剂PGF因子的相关研究’。大家知道启动子是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一段DNA序列,能够指导全酶同模板正确结合,活化RNA聚合酶,启动基因转录------”

一开始玉璇有点紧张,语速略快,但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徐徐谈来。

早在二月份玉璇的博士论文初稿就已经写好了,司马烨和冷冰审阅后,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定了下来。论文题目是“器官克隆中催化剂PGF因子的相关研究”,这是近几年来,玉璇一只在研究的课题,玉璇在这方面的造诣已经超过司马烨和冷冰,也远远超过了国内外此方面的其他研究者。

论文在4月份送交各个答辩委员会成员,几个人看过论文后,倒也没提什么意见。今天这几个答辩委员会成员正屏气凝神地倾听玉璇的演讲,不时在电脑上勾画记录。

冷冰坐在司马烨身边,不时用眼扫视全场,以应变不时之需。

“我的阐述到此为止。感谢答辩委员会诸位老师能在百忙中,审阅修改我的论文并参加这次会议。感谢冷冰总经理,感谢公司器官部的诸位老师,感谢华林生物复制公司的全体员工,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绩。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司马烨,司马老师待我如同女儿,这五年来,我不但学到了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受益匪浅,再次感谢司马老师。”

玉璇从讲台走下来,从礼仪小姐手中接过一束鲜花,恭恭敬敬的送到司马烨的手中,深深鞠了一躬。

大家被这个场面感染,掌声雷起。

司马烨很感动,七十多岁的老人,接过鲜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接下来是提问时间,也是博士答辩最紧张的时刻。

国内研究生教育兴起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发扬光大,硕士博士人数飙升,硕士博士论文答辩自然多如过江之鲫,每年的5-6月份,各个大学的海报栏就被这些硕博答辩的海报所占有,今天的海报刚刚贴上,还不到几小时,已经被其他答辩海报覆盖,有的学生更是把海报贴的到处都是。自从各大学校建立了电子海报栏,到了答辩高潮时,每天的答辩信息也要几百上千条,想找其中某一条,倒颇不容易。

而导师专家到了此时,每天赶场样参加各个答辩会,疲于应付。很多邀请的专家导师,提前不做准备,在答辩会中才匆匆看几眼论文,提出的问题自然也肤浅之极,会后只管拿了“劳务费”走人。这所谓的“劳务费”,多少不等,有的几百元,有的上千元,此次冷冰安排答辩秘书王茂华给每位专家准备了五千元的红包,钱不算太多,当然也不算少,为的是能让玉璇顺利毕业。

几位答辩委员会成员互相推让,最后商定由徐文言首先提问。

徐文言在这几人中年岁最长,官位最高,来得也最晚。他正襟危坐,缓缓道来:“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的中心思想是大力扶植医药及生物科技类公司的发展,国家在这方面将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高科技含量的医药生物类项目。”

“华林生物复制公司的器官复制项目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器官时代,器官复制技术独步海内,无出其右,昭显出我们国家在器官克隆方面的的研究水平和实力,像这样的项目我们是会全力支持的。”

众位导师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倾听徐文言的讲话,贾旭和文涛不时低声讨论着什么。

“玉璇发现的这个PGF因子是很好的,解决了器官生长周期长的难题。玉璇在论文中阐述,曾经做过大样本的动物实验,证明这个因子对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都有同样的作用,那么这两种细胞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此外在DNA序列的------”

徐文言最初在WB医科大学教授分子生物学,后来从仕,已有10余年,但看来并没有忘记原来的专业,所提问题角度独特,很见水平。

幸好玉璇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提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按照原来的准备,等徐文言一结束问话,玉璇就站起来,详细回答了他的提问。

接下来是TS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贾旭和GJ科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文涛发言提问,两人与徐文言的发言大同小异,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社交辞令,最后只象征性的提问了几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FD大学副校长梁芳皱着眉头,一会翻看玉璇的论文,一会又摇头叹息,喃喃低语,等玉璇回答完文涛的问题,立即说道:“我带的一个博士生,在2021年,进行小细胞癌研究时候,曾经发现一个能够促进正常细胞快速繁殖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糖蛋白,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研究没有进行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