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汉书 。艺文志》载:风后著有的“风后兵法十三篇”和其首创的指南车等都早已经失传了。
有富合上了资料,陷入了沉思之中。
“郭叔叔……”身后传来了腼腆的声音。
有富回头望去,妮子怯生生的立在了门旁。
“哦,妮子呀,快进来。”有富说道。
妮子走进屋里,眼睛望着有富空荡荡的右衣袖,小声的问道:“郭叔叔,你的右手呢?”
有富叹息了一声,苦笑道:“给弹片削掉了。”
“是坏人干的么?”妮子又问道。
“不,是好人……是自己人,”望着妮子真诚而诧异的眼神儿,有富不愿意欺骗这个孩子,“我们侦察连突击穿插的太快了,联络中断,被后方自己人的炮弹炸的。”
妮子睁大了眼睛,似乎一下子还无法理解。
“妮子,听说原先你和爷爷两个人住在这座老宅子里?”郭有富问道。
妮子点点头。
“我哥哥嫂嫂收养了你,但好像妮子并不太开心,是么?”郭有富望着孩子说道。
妮子鼻子一酸,差点掉下了眼泪,紧接着低下了脑袋,默不作声的跑了出去。
郭有富摇了摇头,脱衣熄灯躺在了床上。
夜半时分,他迷迷糊糊的听到老宅内仿佛有“咚咚”的脚步声,他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仿佛又没有动静了。
这么晚了,哪里还会有人走动呢?一定是自己听错了,他翻了个身又睡去了。
次日清晨,晴空万里,春日的阳光暖洋洋的。
吃过早饭后,郭镇长便带着有富前往镇政府。
“哥,妮子还小,咱们应该多照顾着点,别让她再干那么多的活了。”有富一面走着,对哥哥有财说道。
“唉,都是你嫂子,我又不好多说。”郭镇长欲言又止,仿佛有苦说不出似的。
有富当兵前,哥哥有财就已经和嫂子秦如花成家了,那秦如花是芮城县城里来的女知识青年,插队到风陵渡的。据说她父亲是老八路,当过县长,文革期间受冲击靠边站了,就在有富当兵走的第二年,他又重新工作当上了县委书记,村里人说,郭有财因为攀上了高枝,所以才当了镇长。
官府人家的女儿,恐怕脾气是挺凶的,难怪哥哥这般惧内呢,有富想。
工作交接很简单,有富是侦察兵出身,干公安特派员这行当还是有基础的。一整天的时间里,他都在熟悉案卷,准备傍晚去寻访那名目击过盗墓贼的老乡,那人的名字叫郭二喜,就住在风陵渡西边的那个村庄。
黄昏时分,有富在镇政府食堂吃了晚饭,便一个人沿着山路朝着风后陵村走去,等找到了郭二喜家,天已经大黑了。
郭二喜是个老实忠厚的农民,他热情的接待了来自镇上的公安特派员。
“那天晚上月亮很大,我送媳妇去娘家,在返回来的路上,就在风铃寺前面的那片杨树林里,看到有些人影晃动,原以为是附近村里的人趁着夜晚偷伐树木,走近一看却全都不认识。他们手里拿着半圆柱形的铁铲,我认得,那是洛阳铲,盗墓人才用的。我问他们是干什么的,那些人回答说是考古队的,讲话不是咱们河东口音。我感觉到有些蹊跷,这考古队哪有晚上偷偷摸摸干活的?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儿,于是第二天一早便向镇上汇报了。”郭二喜将那晚遇到的事情大致叙述了一遍。
()
“你是说在风铃寺附近遇见的那些人。”有富问道。
“是风铃寺。”郭二喜回答道。
离开了郭二喜家,有富望了望天空,明月高悬,大地一片清亮,他知道风铃寺离这儿不太远,决定连夜前去转一转,到事发现场实地调查一番。
他摸了摸腰间插着的那只手枪,辨别了一下方位,然后独自朝着记忆中的风铃寺方向走去。
第25节
《鬼壶》 第25节
第十七章
风铃寺是黄河故道边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庙,座北朝南的建在了一个小黄土包上。寺庙是砖石结构,主殿青砖到顶,歇山转角灰瓦,微微翘起的屋檐下,自西向东的悬挂着数十个水杯大小的铜铃,风吹铃铛叮咚作响,可以传得很远。早年黄河上行船的船夫停泊岸边过夜时,每每伴着那清脆幽怨的风铃声而入睡。
郭有富儿时曾经来风铃寺玩过,寺中院落里有一株高大的白果树,孩子们溜进去偷摘白果,经常被寺中的和尚追赶着乱跑。
月光下,望着夜色中的寺庙,微风轻拂,风铃声依旧,有富心中有种甜丝丝的怀旧感。
他默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