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新修本草的地位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复不知蔓荆树若高硕耳。

〔谨

案〕此荆子,今人呼为牡荆子者是也。其蔓荆子大,故呼牡荆子为小荆;实亦等者,言其功

舆蔓荆同也。蔓荆苗蔓生,

故名蔓荆。生水滨,叶似杏叶而细,茎

子为牡荆子也。

卷第十二

牡荆实

内容:味苦、温、无毒。主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生河间南阳宛朐山谷,或

平寿、都乡高堤岸上,牡荆

生田野。八月、九月采实,阴干。

得术、柏实、青葙共疗头风,防风为之使,恶石膏。河间、宛朐、平寿并在北,南阳在

西,论蔓荆,即应是今作杖

棰之荆,而复非见。其子殊细,正如小麻子,色青黄。荆子实小大

如乌豆大,正圆黑,仙术

多用牡荆,今人都无识之者。李当之《药录》乃注溲疏下云∶溲疏一名阳胪,一名牡荆,一

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有

节。子似枸杞子,赤色,味甘、苦,冬月熟,俗乃无识者。当此实是真,非人篱域阳胪也。

案如此说,溲

都不同,其形类乖异,恐乖实理。而仙方用牡荆,云能通神见鬼,非唯其实,

乃枝叶并好。又云有荆树,必枝枝相对,此是牡荆,有不对者,既非牡荆。既为父,则不应

有子。如此,并莫详虚实,须更博访,乃详之耳。

〔谨案〕此即作棰杖荆,是也。实细,

黑色,茎劲作树,不为蔓生,故称之为牡,非无实之谓也。案《汉书·郊祀志》,以牡荆茎

为幡竿,此明则蔓不堪为竿。今所在皆有,此荆非《本经》所载。案今生出乃是蔓荆,将以

附此条后,陶为误矣。《别录》云∶荆叶,味苦,平,无毒。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

下部疮湿KT 。薄脚,主香港脚肿满。其根,味甘、苦,平,无毒。水煮服,主心风、头风、

体诸风,解肌发汗。有青赤二种,赤者为佳。出《类聚方》,今医相承,多以牡荆为蔓荆,

此极误也。

卷第十二

女贞实

内容:味苦、甘,平,无毒。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武

陵川谷。立冬采。

叶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与秦皮为表里,其树以冬生而可爱,诸处时有。《仙经》

服食之,俗方不复用,市人亦无识之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