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董卓大专 > 第80部分(第2页)

第80部分(第2页)

“依我看,主公就直接派人遮掩住战旗,充作流寇涌入汉中劫掠,那苏固只是一个无能之辈,对于此肯定是无能为力,主公兵进汉中剿匪就可名正言顺了,得了汉中,则益州的大门,就已为主公敞开。”眼睛一转,李儒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歪点子,不由说出声道。

“主意是好,可是如今天长夜短的,昼伏夜出赶去汉中所要耗费的时间就不会少了,而如果大军白天行进的话,想要遮掩痕迹几乎就不可能,这苏固身上可有把柄可寻?”古人动兵,讲究的是名正言顺,这一点,董卓倒是学的会了。

“苏固?”三人听了顿时沉默,细细的在脑海中回忆起来。说起来,虽然说影卫在贾诩手中掌控着,可是对于应为收集来的消息三人却是共享的,只是片刻功夫,三人就回过神来,对着董卓无奈的摇摇头。

“主公如果想要全取汉中,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突然间,郭嘉忽然出声道。

“哦?不知奉孝有何良策,快快说来。”许是有些急躁,董卓噌的一声窜到郭嘉身边,眼中带着些期盼的盯着他看。

“借道。”眨巴了几下眼睛,郭嘉有些受不了董卓的目光,一副怕怕的表情转头看向一边,口中却出声说道。

“借道?打益州?”董卓有些懵了,看着郭嘉的眼光顿时变得怪怪的,现在连打汉中他都想要找个借口再动手,更别说是对益州动兵了。

“一个借口而已,不是嘉吹嘘,随便动动脑筋,借口的事情就能搞定了,只是现在,不知主公你是否真的有心要打下益州?”对董卓的眼光,郭嘉直接无视了,倒是对李儒、贾诩两个投来的不屑,郭嘉翻了个白眼顶了回去。

董卓无语了,借口当然很多,可你也不能太过低劣吧,总不能似后世日本那样,随便说一个他们丢了一个人来当做借口就发动了战争,日本人的卑劣与无耻是无人可敌的,总不能让他也做这样白痴的事情吧?董卓只觉得自己有些冤了。

“只是打一个苏固都要找借口,实在太没劲了,要打就打益州,借道汉中之际,灭掉苏固就只是眨眼间的事情,只是有一点,如今主公可以已函古关、潼关、青泥隘口几处关隘将雍凉之地护住,可是一旦拿下汉中,主公就会与荆州、豫州等地接连,一旦这样,势必会引起诸侯的惊惧,说不定会引的他们第二次联盟也未可知,主公可否做好准备了?”

董卓一下子沉默了,郭嘉的话顿时让他自兴奋中惊醒过来,当初他之所以选择退入长安,就是为了降低诸侯的提防,能闷声发大财自然最好,而且原本在他的计划之中,真正攻取益州的时间也应该是在三年后,要知道,刘焉可是益州牧,而且其又不似董卓、孙策这样的人喜欢随意而动,想要刺杀他谈何容易,可以说之前的念头,董卓也不过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难道说就这样放弃?

可是董卓才刚一想起,心中就不由升起一股浓浓的不甘心。

“打!”良久,纠结着左右为难的董卓忽然间起身,眸子中爆射出一道冷芒,让屋中的气温好似都下降了不少:“第一次联盟我能将他们玩的团团转,即使是有第二次联盟又如何,大不了再打一场就是,我就不信,有着三州之地的我,还能不如当初只有一个洛阳城的时候。”

第201章:各有算计

没人发现,就在董卓咬着牙将话说完,郭嘉眼中一道亮芒一闪而过。

董卓身为后世人,对很多事情看的很透彻,可这也只能局限于在大局观上,可是身在局中的郭嘉却明白一点的知道一点,那就是董卓的年龄。

如今四十有一,这样的年龄其实也不算怎样,似刘焉、刘表、刘虞他们,甚至是刘备、孙坚、袁绍、曹**们,没有一个人是“年纪轻轻”的,可是在董卓身上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直到现在,他仍旧还没有能诞下子嗣。

不同于李儒的愚忠,也不同于贾诩只为安身,郭嘉心中却是有着抱负存在,别看他平日里吊儿郎当的,若是谁因为此而小瞧了他,那就只能给他坑了,而且还是那种神不知鬼不觉,坑到你没脾气的坑。

年龄、子嗣的情况,都可以后天改善,只要董卓有着进取之心,就足够弥补他这两方面的缺憾,而若董卓根本就没有面对天下皆敌的那种信念,以董卓如今已经完全成型的思想来说,无论董卓有着怎样的野心与实力,在天下争雄的这条道路上都注定不会走到最后。

而无疑,董卓的表现,又一次将郭嘉征服了。

倏然起身,在屋中缓缓踱了几步后,郭嘉忽然站定身子,嘴角处挂起了一抹贼贼的贱笑道:“那刘焉既然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主公即可拿这件事情来说事,主公若是得了空闲,可上表一封与刘协,斥骂刘焉德行败坏,伦常有失,有辱先贤圣人之道,逼迫刘协将刘焉除籍,至于益州州牧之职,主公大方的让给刘协来委派即可。”

李儒、贾诩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由的暗骂一声“无耻”,两人第一次觉得,原来这平日里只顾插卡打诨的郭嘉,阴狠起来比起他们两个也毫不相弱。

论狠辣,两人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比谁差了,可是毁人宗籍这种阴毒的事情,两人之前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就如同董卓从洛阳撤出来的时候没有派人去挖洛阳的皇陵一样,无论怎样,掘人坟墓这样阴狠的手段董卓还是用不了,可是现在,他却被郭嘉的提议吸引住了心神。

“好计策,还可在其中加上父子君臣,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益州牧之职事关重大,不能交到一个德行有亏之人手中,一个益州牧的职位,相信一直想要掌权的刘协听了肯定不会放过,到时候不管他派来的人是谁,蜀道维艰,丝毫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一个不可挽回的结果。”眉头上挑,只是片刻的时间,董卓已经明白了郭嘉所谓计策的含义,随即接着补充道。

商量既定,董卓就不再耽搁,好好睡了一觉后,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开始拟定上表的内容,完了之后他便去寻了蔡邕,得了蔡邕的认可后,让蔡邕将自己的名字也刻记上后,董卓便叫来了一队亲卫,让他们快马赶去洛阳,上奏天子。

八月的天不仅仅是热,空气中也弥漫起了一丝沉闷,整个雍凉,在尚未完全从不久之前还在与羌人作战的战争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再一次陷入到了战争的阴云中,只是这一次,董卓这边对刘焉几个儿子的关注根本不足,直到现在,刘范、刘诞两人回返的消息都没有从益州传回来,也让董卓他们的商议有了漏洞,至于说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现在还无人知晓。

益州,因为董卓的动作都是在暗中进行的,是以现在根本就还没有人知道董卓已经将念头打在了他们头上。

刘焉亡后,家中便派人去往洛阳报丧,刘范、刘诞两人顿时懵了,两人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