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书五经合集大全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 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 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 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读解】

这倒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大舜不是成了婚姻自主的先驱 者了吗?

三种不孝不又到底是哪三种呢?

赵岐《孟子注》补充说: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 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 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 的最大的不孝了。

当今社会,独身主义流行,那“大不孝”的“无后”之人恐 怕正满街走,而且走得潇洒欢实着哩。

儒家这种“无后”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 应该被批倒批臭了呢?

问题倒没有这样简单。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角 度和“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情态来看,“无后”似乎并非 没有罪过。不然的话,“断子绝孙”怎么会成为人们最刻毒的诅咒 呢?

想想看,如果人人都抱独身主义,人人“无后”,用不了百年, 人类何在呢?

不可想象啊!

………………………………………………

离娄下

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 身处世等诸多方面。全篇原文共 33章,本书选 18章。

小恩小惠,不知为政

【原文】

子严①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②济人于溱洧③。孟子曰:“惠而 不知为政。岁十一月④,徒杠⑤成;十二月,舆梁(6)③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7)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 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①子产:名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②乘舆:指子 产乘坐的车子。③溱(zhen)洧(wei):两条河水的名称,会合于河南 密县。④十一月:周历十一月为夏历九月,下文十二月为夏历十月。 ⑤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小桥。(6)舆梁:能通车马的大桥。(7) 辟:开辟,即开道的意思。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事时,曾经用自己乘的车去帮助人们渡过 溱水和洧水。孟子评论说:“这是小恩小惠的行为,并不懂得从政. 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桥,十二月修成过车马的桥,老百姓就 不会为渡河而发愁了。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治理好,就是出门 鸣锣开道都可以,怎么能够去帮助百姓一个一个地渡河呢?如果 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

【读解】

诸葛亮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三国志》)裴注引 华阳国志》)

说的正是孟子的意思。

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去帮助老百姓过河,这事在一般人看 来是属于爱人民的美德,因此传为美谈。但孟子从政治家的角度 来要求子产,则认为这是小恩小惠的行为,治末而没有能够治本, 于事无补。与其你这样一个一个地去帮助老百姓过河,倒不如利 用你手中的权力为他们把桥修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使他们 再也没有过河的烦恼。

也就是说,政治家治国平天下,当以大局为重,而不应以小 恩小惠去取悦于人,更不应以此来沽名钓誉。

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

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原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