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墉听到兀术下令屠杀宋俘时,浑身一震。自己为教训一下这个兀术要害这么多宋兵搭上性命,真是所料未及。而自己就是本事通天也没办法救下这么多手无寸铁,被绑而坐的宋兵。他看到金兵已经兵刃在手逼向如同待宰羔羊般的宋俘,眼看就是一场血腥屠杀。
现下只有完颜宗望能化解眼前屠杀,刚才自己那一声清啸声传三里,完颜宗望不可能听不到,可现在偏偏没露面。没时间考虑了,要想留在金营中继续左右天下,拯救更多生灵,马上扭身去找完颜宗望,谁也别想拦的住他。可是眼前这数千性命必定惨遭屠戮,这些人因我而死,而我置之不理,还说什么造福苍生,道济天下。在自己修为中必会留下一丝无法弥合的破绽,永远无法突破天人之境。也会在心灵中留下无法治愈的伤痕,挥之不去的阴影。
火光电石间主意已定。像兀术这样的大金四太子就算死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对他求饶,更改命令,而且时间越久金兵聚集越多,所以生擒无用,只是浪费时间。只有全力击杀兀术!
刚才众人看到他似乎轻松击倒兀术,素不知这是自己一甲子的功力精粹,兀术也不是泛泛之辈,只是不懂内功奥妙。何况这个年纪正是兀术体力的巅峰之际。刚才自己并不想伤他,目下却是要一击而杀,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以免节外生枝。能救几个宋俘算几个!
说时迟那时快,吴道墉衣炔无风自飘,脸上一扫平日落寞,杀意浓烈,眼中精芒暴起紧紧锁住完颜兀术,不断催动体内真气运行。四周的空气好像凝固,时间仿佛也慢下来。
兀术看到吴道墉神情,心越来越寒,这汉人真非常人,邪门的厉害。以前以为他不过只会装腔拿势,耍些旁门左道,说些之乎者也骗得倾慕汉学的完颜宗望欣赏。今日看来自己大错特错。不过现在已经势成骑虎,一种说不出的气场压的心中慌乱,再这样下去就想弃枪罢战了。这汉人难道敢在这里杀我不成!想到这里大吼一声挺枪刺出。
吴道墉就在等这意料中的一击。手掌看似缓缓推出迎向毒蛇出洞般的枪头,挨住枪尖的瞬间化掌为抓,扣住枪尖向身后引去,身体飘前迎向兀术,抬膝撞向其小腹。兀术上回吃亏,这次没有托大,并没有全力刺出这一枪。急忙收步,可还是没料到吴道墉快到不合常理,已然脸就在自己眼前,看到致命一膝就要及身,惊出一身冷汗。十几年的战场搏杀经验修为这一刻发挥到极致。顾不得狼狈,丢枪缩腹,化作滚地葫芦,逃过这一膝。四周金兵这才反应过来刀枪纷纷向吴道墉招呼。吴道墉身如鬼魅避开众人刀枪,如影随形追上兀术,十成掌力一掌击下,务要让完颜兀术立毙掌下。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六节 相安无事
这时一声“都住手!”姗姗来迟。完颜宗望终于出现。吴道墉闻声强收掌力,飘身退开。脸上忽现一抹不正常的艳红,瞬即又散去不见。
兀术狼狈从地上爬起身对完颜宗望大声叫:“二哥,这个妖人放走宋将,刚刚还想下毒手杀我!”
完颜宗望狠狠瞪了兀术一眼制止他说话:“你先回自己营中,待我将事情查清自会传你,还不快去!”
看着兀术恨恨离去,完颜宗望转向吴道墉说:“请先生到我帐中。”
“且慢,刚才兀术将军下令要杀光宋俘,请元帅先安顿此事再入帐不迟。”
完颜宗望听到此话作色勃然大怒:“什么?竟有此事?!兀术敢违我将令?真是胆大妄为,哼,一会再找他算账。”随即对拿着兵刃不知所措的金兵喊道:“还不退下!无我将令任何人擅杀宋俘者军法从事!”说罢一挥手,众金兵刀枪收回,齐齐站定应诺道:“得令。”
刚才矛尖已经将要顶住羊三胸膛,羊三已经万念俱灰,紧紧闭上眼准备受死。转眼间又有这么一番变化,死里逃生,又吓出了一身冷汗。看来当战俘步步杀机,就是再小心谨慎也不知为什么就会送掉小命,不知下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好听天由命了。
吴道墉遣惊魂未定的采兰先行回去后随完颜宗望来到帅帐中,背负双手毫不遮掩直言说道:“元帅早就到了,一切都看在眼中,然否?”
“先生早知道了?”完颜宗望疑惑地问。
“猜测而已,元帅不早不晚在最紧要时刻现身。早一分则无法看明我的行迹是保宋俘不被杀,还是护大金尊严对他们不管不问。现在元帅都看见了。”
“我若没看错,先生方才是要取我那二弟兀术的命否?”
吴道墉注视完颜宗望的脸很从容地说:“正是。”
完颜宗望若有所思,还是有些疑问:“先生一向坦荡,我也直言不讳。那宋朝贪官横行污吏当道,不但不能让先生一展所长反而处处压榨时时迫害。而我大金圣主英明,择人任势兼如今猛将雄兵人,才济济。先生何不一心辅佐明主平定天下,名垂青史。反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先生自随我左右来为降兵请命,为难民挡劫救下的人何止成万,今日不惜以杀兀术来救宋俘,若今日兀术死,先生必成为我大金敌人而被金人四处追杀,再不能在此处济世救人!而天下如若战乱不止,四处生灵涂炭这几万草蚁之命又有何意义?先生学贯古今不能不明此中道理。”
吴道墉坐下,思索片刻道:“难得元帅一向深信我,对我更是言听计从,使数万无辜得以免做冤鬼。对我而言无论宋人、金人、蒙古人又或辽人、西夏人、大理人皆为有血有肉的人,并无差别。而在上者位高权重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草菅人命,倒施逆行的借口,实为断章取义,颠倒黑白。岂不闻自古仁者得天下,暴者天下共伐之。况玩火者**,杀人者必被人所杀。一时以暴得势者必不久。以战国为例,秦虽勇武兼并六国。以暴政治天下横征暴敛、焚书坑儒。然得天下不过十几载被汉亡。善不积不足以成德,恶不积不足以毁身,未及身只因尚未积够。天有天道,人有人理,杀无妄之人得不义之财是为倒施逆行,人神共愤之时就是财尽人亡之日。而有力不为视若无睹为我辈修行中人所不齿,如此不如终老山林,何须出来现世。今日为兀术所逼,怎能眼看数千人命丧眼前,而元帅迟迟不现身,故不得已为之。值此乱世,以将朽之身不敢苟藏于山野之中是为济世救人,扶危解困。而今事态未明,宋虽昏庸可未失民心,只是贤人多在民间而不被用。如有明君临位扫除朝弊尚可重整河山。金虽勇悍,统一女真诸部,横扫中原,可烧杀抢掠,中土之地民不聊生,宋廷虽然不能挡,可所占各地汉人纷纷反抗,可见不得民心。况蒙古声势日壮,金有腹背受敌之虞。我在此处既不是助元帅灭宋,也不是宋朝细作,为宋谋金。只是见元帅为攻宋主帅,手握兵马且并不好杀,能容天下之士。所以在左右尽已之力免无辜杀戮之祸而已,并无它意。”
完颜宗望心中暗付:吴道墉为当世大隐者,智计武功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此人侠义心肠。虽然不为大金灭宋出谋划策,但也不会刺探军情,扰乱军心帮助宋朝。他只是想多救几个人而已,而且也在战场上救过自己。况且其他事情只要不违背他那一套伦理道义,也会尽力帮忙。这样博古通今,文武全才的人留在身边有益无害。如果跑到别人那里去倒有大大的害处。至于兀术,平日盛气凌人一向看不惯吴道墉,今日想挫挫他的威风不想碰到的不是装腔作势之徒,自取其辱。也好,让他知道人上有人。况且吴道墉初时并无意为敌,只是见要杀俘才激起杀心。自己现身出言后即收手。日后让他俩少见,不谋一事就行了。不过今日放走的宋将日后倒会成为大金的劲敌,不符他所说不助宋,要问个清楚。
想到这里对吴道墉说道:“吴先生所说不差,今日之事不怪先生。只是放走那宋将日后必成我大金后患,不知先生如何计较?”
吴道墉微微一笑:“那李光斗忠肝义胆必不会为言语所动,我只是想让他回去看看那些狼行狗图之辈的嘴脸。元帅想让他对大宋彻底失望,只需马上修书给西北监军童贯,让他送人到金营,不然挥军攻城。他定然将宋将送来请和。”
完颜宗望疑惑道:“童贯能做出此事?那为宋朝出力的人必心冷如冰。”
“元帅修书便知。”吴道墉仰首冷笑说。
“好,为做此事,能让宋人皆心寒,缓两日进军不迟。”完颜宗望兴奋地拍案而起。
两人又谈古论,今直至天已尽黑。完颜宗望又嘱托吴道墉尽快挑选宋俘中有才之人充入金军之事后才各自散去。
夜已子时,一日来从战场到金营中做了俘虏,几经生死。宋俘们大半日水米未进,早饥寒难耐疲累交困。此时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大部分宋兵累不择地沉沉睡去。羊三被捆着的双臂早已麻木,此刻却无法睡去,仰头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