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虽没了,还有旁支在兼理府事,多少能剩下点家产。
另外,朱家后来一直在约束宗室人口。比如成化年间规定,亲王只能有妻妾五人。西门大官人妻妾都八人呢,妥妥的比亲王还幸福。
到正德年间,朝廷又加码规定,凡生母来历不明者,一律不得纳入宗室。
到嘉靖年间,又出了新方案。以郡王为例,要年过二十五仍然无子,才允许选配两名妾过三十岁无子的可以有四个妾。
多提一嘴。大明平民百姓纳妾也有规定,“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
当然,后来没人遵守就是了。
泽州近两任知州官声都不错。
前个月黄图昌因父丧离职,“士民泣送百余里不绝,为明三百年第一云云。”
顺便他的师爷也跟着跑了。狗日的,白送了他几千两银子。
现任知州王胤长有一首:
非我不爱钱,我爱谁不爱?
敲骨吸人髓,天理良心坏。
逼人卖田产,把来我置盖。
逼人鬻妻孥,把来我养赖。
逼人借银钱,把来我放债。
人哭我欢喜,有些不痛快。
我见爱钱人,当身遭祸害。
又见爱钱人,子孙为乞丐。
空落爱钱名,唾骂千年在。
我有爱钱方,人己两无害。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俭用胜贪图,吾鼎尤当爱。
“流寇”入上党,知州王胤长知道官军靠不住。那帮丘八大爷只会“尾贼而不见贼,惊贼而不杀贼”。于是他在郊外设立新营,募兵上千。
再加上泽州城池坚固,“流寇”轻易不敢冒犯。
可是王胤长心里不踏实,日夜巡城,即便积劳成疾,仍支床于城头督事。
然而,最令他头疼的还是应酬官军。
“贼去兵来,中贵总戎接踵而至。索饷如虎,毒害如狼,其视州牧不啻几上肉。”
王胤长勉力维持,尽量应酬官军,“不令怒亦不令喜”。
必须把那帮大爷伺候着,不然“军无粮则必扰民,民无粮则必从贼,贼无粮则必变流贼,则天下无了日矣。”
老王是个明白人啊,可有啥用?
十八日后半晌,革命军和泽州兵在吴王山下对峙。
指挥同知陈承业一看“流寇”旗号,转忧为喜,急忙出营前去拜见大统领。
城里得到喜讯,有个士绅就对张承宠说:“既是革命军,指挥使”
老张怒瞪一眼,“你不要瞎说话啊,我与流贼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