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央情报局简称cia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帆船》周刊和拉夫桑贾尼的讲话在整个世界引起了震动。西方所有的媒体都以极大的篇幅报道了这一消息。也许是巧合,1986年11月4日正是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占领、使馆人员被扣作人质7周年的纪念日。愤怒的国会、认为自身权限被侵犯的国务院,以及感觉被欺瞒了的新闻界,纷纷对这个事件发表各种指责,一时间沸沸扬扬,不可收拾。深涉其中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情报局成为被指责和追踪的焦点。

1985年8月,以色列通过有关渠道向白宫提出一项建议:由自己将美制〃陶〃式反坦克导弹运往伊朗,美国则补充相应的库存量;作为回报,伊朗将促成被囚禁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对已经被人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美国来说,这一提议来得正是时候。

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西方国家驻黎巴嫩的外交人员、记者、教师……几乎各种身份的西方公民纷纷被绑架,其中有7名美国人。为解救人质,美国试图通过叙利亚同绑架人质的###圣战者组织接触,因为该组织的活动范围由叙利亚控制。该组织要求美国帮助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法国和科威特等地的黎巴嫩战俘,否则没得商量。这个条件是美国难以接受的,因此这条渠道就停滞下来。圣战者组织出于报复,在1985年下半年处决了一名人质。美国后来得到情报,伊朗的###解放运动对这个组织有真正的控制权。于是美国开始派中间人暗地试探伊朗的反应。伊朗在与伊拉克持续了长达6年的战争后,消耗过大,迫切需要补充军备和先进武器,也开始发出愿意与美国就某些问题进行接触和谈判的信号。以色列的提议,无疑是与伊朗有关方面有过通气。

白宫就这一问题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统里根、副总统布什、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部长温伯格、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财政部部长里甘、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及其助手波因德克斯特。

众人意见各异。舒尔茨和温伯格认为,和恐怖主义打交道将使美国处于一种被讹诈的位置,伊朗随时可以将公开此内幕作为筹码,与美国谈判。麦克法兰则认为,同伊朗接触不仅可以给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可以打开霍梅尼之后与伊朗建立关系的大门。凯西对后者的看法大加赞成。

会议最后,勉强达成了共识。里根签署了书面指示,授权中央情报局向伊朗出售武器,并向伊朗提供两伊战场的情报。这时中情局正在向伊拉克提供情报。舒尔茨和温伯格对这与伊朗打交道的做法仍然持有异议,但是在行动上没怎么坚决反对。此举关系重大,必须严格保密。这件事最后落到了麦克法兰头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诺斯中校则被指定为这次交易行动的负责人。

失陷伊朗门(2)

美伊之间的最初接触是间接会谈,以色列充当中间人,和伊朗谈好条件,再和美国谈。后来,诺斯开始与伊朗的代表直接会晤。伊朗允诺,一旦美国交付一定数目的武器,就会有一名美国人质获释。

1985年8月到9月,以色列向伊朗出售了50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9月14日,第一名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

1986年7月2日,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巨型运输机抵达德黑兰。26日,第二名美国人质劳伦斯·詹科在黎巴嫩获释。

10月7日,一艘丹麦货轮从埃拉特港装上26箱由以色列生产的、用于维修美制坦克和大炮的零部件,木箱上刷着〃黎巴嫩家禽〃字样,运往伊朗阿巴斯港。11月2日,第三名美国人质获释。

美国向伊朗提供的武器包括作战飞机、坦克、雷达、〃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隼〃式地对空导弹等。这批军火是中央情报局从五角大楼手中低价购买来的,经以色列转运到伊朗。武器的实际价格在1200万美元左右,卖给伊朗人的时候翻了好几番,达到3000万美元。伊朗人发现这个问题后非常愤怒,在人质问题上给美国制造了不少麻烦。

中央情报局向五角大楼购买武器的经费是要经过国会批准的。为逃避这一程序,凯西让退役空军少将迪克·西科德,出面开办了一个假公司,为中情局做掩护。这个公司作为以色列的代理人,向美国购买武器,然后将武器卖给伊朗。卖武器得来的3000万美元,除五角大楼收下1200万美元外,剩下的被拿来援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同样,由西科德开办的〃南方航空公司〃向尼边境空投物资。因为国会在两年前就通过法案,禁止中情局拿钱支持尼加拉瓜的军事行动。在里根的支持下,凯西绕开国会,秘密地组织和指挥这一幕后行动。他知道,伊朗一直以来是支持尼加拉瓜政府的,现在拿从伊朗人那里赚来的钱,去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真是再好不过了。

美伊秘密武器交易成功,是与以色列的努力分不开的。后者除了居中斡旋,牵线搭桥,还充当非常出色的运输大队。

1986年10月,西科德手下的一架飞机在尼加拉瓜被政府军击落,飞行员被捕,凯西知道这下坏了。为防止事情败露,牵扯出更多的人和秘密,他指示诺斯迅速地销毁有关的秘密文件和记录。其中有一本总账,上面记录有援助尼反政府军和其他秘密行动的资金流动情况。还有一些有关武器交易款项的账目,被同时清理了。

细节中难免出现的问题,加上伊朗内部的权力斗争,致使这个惊天密闻在1986年11月借《帆船》杂志暴露于世。美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堪。国会指责政府无视法律;国务院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情报局插手外交事务,是对自己权限的侵犯;新闻界穷追不舍,要求白宫给〃被欺瞒的公众〃一个说法。舆论的猛烈抨击完全不亚于当年的水门事件,凡涉及其中的人物个个成为被追踪的焦点。舒尔茨和温伯格表示〃自己一贯持严厉反对的立场〃。诺斯、麦克法兰和波因德克斯特相继辞职,但是还是没能摆脱各种质询、追问和指责。麦克法兰不堪逼迫,吞下安眠药企图自杀,幸而被抢救过来。凯西在中情局内部也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苦不堪言。

里根对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个状况一度非常恼怒,在接受《时代》的采访时,批评记者将这个事情〃闹到不负责的地步〃。经过反复商议,为避免重蹈尼克松的覆辙,里根还是决定采取主动,公布有关这一事件的基本过程。11月25日,他批准成立了一个以前参议员约翰·托尔为组长的总统特别调查委员会,专门调查〃伊朗门〃事件。

托尔委员会经过3个月的调查,对包括里根及许多高级政府官员在内的50多人进行了调查询问,最后写成一份厚达282页的报告。报告称总统默许和支持了用武器换人质的行动,瞒过了国会,也没有探讨这一做法在政治、外交和法律上的妥当。其结论是,总统要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行动及其后果负责。对于将售给伊朗武器所得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里根说他并不知晓。

里根总统也演不好的戏

伊朗门事件使里根的声望降到了上任以来的最低点。

凯西的日子好过不到哪里去。新闻界对中央情报局的不法勾当又多了一条控诉,本来就和凯西关系不好的国会这回算是逮着了机会,不停地嚷嚷要中情局给一个交代。而在中情局内部,早就有一批人对凯西不满,现在也纷纷站出来指责局长的做法。

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对凯西更为不利。委员会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电脑中查到了一些资料,证明凯西与诺斯进行过多次谈话,麦克法兰伊朗之行的助手有中央情报局人员,中情局涉嫌参加转移武器款项收入、包括接受伊朗支付的金额,以及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转账等等。此时〃伊朗门事件〃的中心人物要么辞职,要么自杀,处在锋线的只有凯西一人了,几乎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调查人员不断追问,要求凯西对中央情报局在此事中的作为做一个说明。

作为美国最大情报机构的首领,凯西当然不会随便就范,尤其是在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斯都拒绝回答问题的当口。他使劲地把事情往外推,说自己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