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听过互联网,但真正用过互联网的……
这样说吧,除了远芯的,就只有一个杨光信接触过互联网。
毕竟,国内距离互联网还真的很遥远,除了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少数涉外的企业,政府部门,那最多只是耳闻。别说接触到网络,就算是电脑,一个单位也就那么一台两台,还跟宝贝一样供着,专门由打字员来打印文件——除此之外,就再无它用。
而在后世,即便官员领导们也都配上了电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也仅仅只是用来玩玩纸牌,扫扫雷。连上网络也顶天了看个股票信息,然后就没了。
所以,几个领导自然都不好意思起来。
要是换个场合,他们或许还能勉强根据各种报刊杂志和报告上的只言片语来凑点知识,但在这里……
还是算了吧。
苏远山既然这么问,显然是大有深意。
只有杨光信不确定地问道:“生活?”
他并没有用上“工作”,因为那太过显而易见。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某些需要即时传递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譬如即时的股票信息。
于是他想到了生活,这也是在目前西方最为火热的一个概念。
地球村。
用互联网把整个地球的人们都联系起来,可以东半球闻西半球的事。
杨光信同样知道,目前已经那么一群人开始自称网民——也就是网络居民——他们在互联网上面用em聊天、交友,用浏览器观看网页,获取咨询,然后也玩着各种mud游戏……
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网络上。
杨光信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他不认为这种“网络生活”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
但说白了,那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就像有些人选择出家一样……
“是生活在网络的生活吗?”苏远山不奇怪杨光信会冒出“生活”这个词来,反问道。
“是的,泰晤士报前阵子不是有人说离开了网络会死吗?”杨光信笑了笑:“那岂不是跟毒瘾了一样了。”
苏远山便笑着摇了摇头。
“在现目前,科幻世界中所展现的生活之所以属于幻想,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本质虽然基于科学,但跳过了中间发展的步骤,这就给人一种可遥想而不可及的错觉。”
“但科学家预测的世界则不同,他们是遵循着已有规则和基础,并加以展望的。如果非得说科学家们彼此眼中的未来有什么不同,可能差异点只存在于是否坚持科学信念和胆子是否够大了。”
“譬如,在远芯的计划中,互联网的未来不是生活在互联网上,而是互联网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鉴于……互联网是一个全面依靠创新的行业,请允许我保留远芯对未来互联网生活相关应用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