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个人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刘备与世长辞。带着他美好的声誉与显著的功绩离开人间。虽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好在一切都已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也就放心上路了。统一中国,曹操没能做到,他也没能做到,也许他的儿子辈可以做到吧,刘备临终前乐观地做如是想。
但刘备不知道,蜀国的危险已是如影随形,因为曹丕又蠢蠢欲动了。
在曹丕看来,刘备的死意味着一个机会,魏国进攻蜀国的机会。
人世间生死的辩证法就是这么残酷——对手的死亡就是自己的新生,虽然有些攻之不武。
贾诩明确反对。
贾诩的反对不是从道德层面出发,而是从功利层面出发的。不错,刘备是死了,可诸葛亮还在,蜀国的人心还在,甚至蜀国的人心因为刘备的死而变得更强大。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同仇敌忾。
司马懿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贾诩还是有些书生意气了。什么同仇敌忾?蜀国的敌人是魏国吗?错!是东吴。
再说了,这个世界实力说话。人心是最不可靠的。多少人可以从一而终?没有。从实力而终才是真的。
所以司马懿的想法是,大干快上,搞人海战术,搞大包围,调动五路人马,将蜀国这个小小的盆地活活淹没掉。
司马懿设想中的五路人马包括:辽西羌兵、南蛮孟获兵、东吴孙权兵、孟达上庸兵、曹真魏兵。每路人马各出十万,计五十万人马。总而言之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化敌为友,先将枪口一致对外,以后再一个个收拾这其中不听话的。
此谓先战术后战略。
曹丕一听马上感觉司马懿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什么叫开拓型人才?这就叫开拓型人才。曹丕无限感慨地看一眼贾诩,觉得老同志到底还是保守,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所以对不起,只能咔嚓掉你的建议而采用司马懿的建议了。
于是五路人马很快被召集起来,为曹丕所用。这其中孙权虽然心里有小九九,不那么心甘情愿地被曹丕呼来喝去,可他自己没做到皇帝这个位置,也只能逆来顺受了。再一个,孙权也想尝试一下可能性——万一蜀国真被打败了,自己还能分一杯羹不是?
便出兵。阳奉阴违地出兵,心怀鬼胎地出兵。
刘禅睡不着觉了。
这个刚刚做上新郎官的蜀汉后主这几天天天睡不着觉。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张飞十七岁的女儿被义不容辞地嫁给了刘禅做老婆,是为正宫皇后。刘禅在新鲜的两性游戏中流连忘返,一时间乐不思蜀。
直到这一天,他收到一份边报。边报上说:“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
刘禅尿裤子了。他难以想象这五路军马攻入成都会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但有一点他是可以想象的,那就是他玩完了。
便找诸葛亮。
在刘备的临终交代中,诸葛亮是被指定为他儿子的君父。现如今蜀国有难,君父怎么可以不管?
还真不管了。
因为诸葛亮不上班了。
在得到边报的第二天,诸葛亮就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称病在家了。
这不是他的风格。对诸葛亮来说,羽扇纶巾、闲庭信步才是他一贯的风格,可是现在,他的自信到哪里去了呢?没有人知道。
刘禅也不知道。便派了两个人到诸葛亮府上去请安,顺便请教一下破敌之策。
只是未果。
这两个被派上门去的人一个是黄门侍郎董允,另一个是谏议大夫杜琼。级别都不低,可惜他们都未能见到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