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苏联最后的疯狂 > 5 3 俄罗斯的分立主义(第1页)

5 3 俄罗斯的分立主义(第1页)

在1989年初召开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家瓦连京·拉斯普京发言指出:"自二战以来,我国强大而牢固的根基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强烈的动摇与威胁。我们俄罗斯族人一贯尊重苏联各民族的民族感情,理解各民族的民族问题,当然,我们也同样希望得到各民族的理解和尊重。亲爱的兄弟们,那些指责俄罗斯族人具有沙文主义和盲目自高自大的说法,纯粹是一些玩弄民族感情的人散布的谣言。可以说,他们玩弄的手段相当巧妙,仇俄思想不仅在波罗的海和格鲁吉亚蔓延,而且扩展到全国其他地区。虽然仇俄思想在各地的程度不同,但却遍及全国,他们将反苏和反俄的口号混为一谈。在这次的代表大会上,波罗的海国家的代表表现得很活跃,他们企图达到修改宪法的目的,以便使他们能够从这个国家独立出来。对此我无权提出异议,你们当然可以依照法律和良心主宰自己的命运。俄罗斯族人一贯乐于助人,既然你们认为,你们的所有不幸都是由俄罗斯造成的,是俄罗斯的落后和贫穷拖了你们的后腿,那么我想,还不如让俄罗斯从苏联脱离出去?这样岂不是更好?如此一来,也可以帮助俄罗斯解决许多现有的和今后出现的问题。"①当时俄罗斯的代表们虽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拉斯普京的这番讲话,但是大家都认为,那只是一种文学上的夸张说法。谁都没有预料到,一年后,即在1990年6月12日召开的俄联邦代表大会上竟然通过了关于俄罗斯独立的宣言,而一年半之后,俄联邦不仅脱离了苏联,而且竟然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起宣布,苏联作为"地缘政治实体"已不复存在。

俄罗斯的分立主义是一个新生和突发的事物,而正是这种运动成了苏联解体的主要力量之一,因为苏联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围绕着俄罗斯联邦进行的,都是以它为基础,以它为实际的宗主国。俄罗斯的分立主义有一个异常的特征,它不像格鲁吉亚、立陶宛和乌克兰的分立主义那样依靠的是民族主义运动。在1989~1991年间,俄罗斯并没有出现任何有影响力的民族阵线,而在一些城市中产生的所谓的"人民阵线"并不是民族主义组织,他们只提出一般性的民主主义的口号。而如"纪念协会"、"俄罗斯全民协会"、"俄罗斯大教堂"、"民族中心"、"俄罗斯道路"等规模不大的民族主义组织都不具备政治影响力,也从未提出从苏联分离出去的口号。强大的民族阵线通常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压迫、屈辱和限制的地区。俄罗斯帝国时期,有谁压迫过俄罗斯族人和限制俄罗斯文化呢?俄罗斯农民也只是受到俄罗斯地主的压迫与剥削。苏联时期也曾与"民族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与立陶宛人、乌克兰人和勒靶人相比,俄罗斯人的民族感情被伤害的程度要少得多。

还有一个情况让人感到惊讶和费解,这就是俄联邦的共产党员对俄罗斯分立主义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们竟然要求建立脱离苏共而成立独立的俄共。在1990年召开的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上,俄共议员团共有300多名代表,是最大的议员团,然而在1990年6月12日通过俄罗斯独立宣言时,竟然没有任何俄罗斯共产党员提出异议和反对,在参加投票的907名代表中,只有13人投了反对票,9人投了弃权票,还有11人没有投票。这种意见一致的情况在俄联邦代表大会上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所有的民主派人士,包括叶利钦在内,当时都是苏共党员。1991年12月,俄共议员团的代表人数已锐减到50~60人,他们对俄联邦最高苏维埃草签别洛韦日协议的决定依然保持沉默。

俄罗斯的分立主义另外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是,它不依靠任何已经存在形成的政治精英或者民族精英。1991年时并不存在任何俄罗斯族的"民族精英"。过去,俄联邦没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部长会议,没有自己的政党,没有纯粹的俄罗斯的军事机构,更没有俄罗斯的克格勃,为数不多的俄联邦权力机构只是整个苏联权力机构的一个从属部分,其中只有俄联邦教育部是例外。直到叶利钦被选举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之后,俄罗斯才开始加紧建立自己的权力和管理机构,当时被邀请进各部委和其他权力机构的并不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动家,也不是大企业的领导人和民族领袖,而只是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官员、实验室主任、副博士,以及一些仕途不顺或者是来历不明的人,这些人后来被封了许多很不雅的绰号,例如"穿短裤的男孩"、"芝加哥男孩"、"货币主义的杂种"等等。

俄罗斯的分立主义没有任何历史,尽管在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都曾发现过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某些表现,但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也没有提出过将俄罗斯从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外高加索分离出去的想法!过去也没有人要求在俄联邦建立强有力的权力机构。众所周知,就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俄联邦是苏联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他的共和国则被认为是俄罗斯的"民族边疆区"。在此情况下,分享权力的必要性便产生于中央与各"边疆区"共和国之间,而不是中央与俄联邦之间。反之,如果俄罗斯的权力机构变得强大而又有威信,那么就会使相应的苏联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时国内只有苏联科学院,而不存在俄联邦科学院。相反,由于存在着强大而有权威的俄联邦教育部,倒是于70年代成立的苏联教育部变成了一个多余的官僚机构。

俄罗斯帝国不同于大不列颠、法兰西和葡萄牙帝国,它没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它是将与俄罗斯接壤的领土吞并进来,并使其同化成为统一的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这是苏维埃政权和苏共都不能改变的政治上和地理上的现实。因此,如果不是从官方或是法律的角度,而是从自身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角度来说,俄联邦始终占据着宗主国的地位,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文化、俄语也同样保持着主导地位。1922年12月苏联建国初期,所有的国家权力机构都是建立在俄罗斯各个机构的基础之上的,还有其他加盟共和国一些补充机构。俄国共产党以同样的方式直接改名为苏联共产党。1922年,在列宁的批评压力之下,斯大林及其追随者轻易地放弃了"自治化"的构想,其实那只是形式上的,而并非本质上的。当时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组成了统一的思想和政治中心,这也就使所有中央集权的机构得以保留下来。

为什么势力弱、根基浅的俄罗斯分立主义会对苏联的命运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这如同一个或者两个人在不停地锯艾菲尔铁塔的支柱,只要没有人制止他们,他们最终肯定会毁掉这个庞然大物。

那么有没有人能够阻止俄共的成立呢?答案是肯定的。1990年春,苏共中央政治局或者是书记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完全可以阻止俄共的成立。然而在1990年1~2月,苏共领导人花了很大力气去阻止成立立陶宛共产党,但他们不知为何竟然对俄共的成立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令人费解的是,1990年春进行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时候,苏共莫斯科市委和各区的党委表现得十分消极。没有任何一名苏共中央的领导人参加这次选举,结果许多一年前在苏联人民代表选举中落选的人,现在竟然在俄联邦选举中轻易地获胜。选举结束后,苏共中央对俄联邦代表没有做任何工作。叶利钦当时竞选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时经过了三轮投票,最后也只领先了三票。当时我本人在格奥尔吉耶夫斯基大厅近距离地观察了这次选举过程,要改变形势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当时只有民主派表现得很积极,他们组成了以布尔布利斯为首的选举委员会,此人在1990~1991年间成为了俄罗斯分立主义的幕后领袖和思想策动者。加拿大记者马克,罗伊斯是布尔布利斯的第一位、也许是惟一的一位传记作家,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局外人》这本书中写道,布尔布利斯和叶利钦"相互找到了对方"似乎是命运的安排和上帝的旨意,而戈尔巴乔夫和苏联注定要灭亡。罗伊斯在书中指出:"这场伟大的、不流血的消灭帝国运动对于那些极端的爱国者来说并不是件高兴的事,他们对暗中实施这场运动的人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如果有谁还不知道这个人名字的话,那么我来可以公开这个秘密,这个人就是根纳季·布尔布利斯。"①这么说当然有些夸张,但其中也不乏真实的成分。布尔布利斯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哲学副博士和讲授科学共产主义的教师,是他提出了苏联作为"地缘政治实体"不复存在这样的说法,并最终写人了别洛韦日协议中,这显然不是偶然的。

①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总结--速记记录。莫斯科,1989年,第2卷,第458~459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