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就该抹杀掉货币?
“剥削法占据了整个社会之后,进行的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控制——就是抹杀货币,这也太出乎意料了吧?”我自己反问自己。说得也是,如果剥削法把货币全部杀掉了,那么剥削法自己是不是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不对,正如剥削的定义,只要能够维护经济统治阶级的利益,把货币的数量控制为0克黄金,那也是剥削法在发挥作用。
在这里,所有的奴隶都是不具有完全货币拥有权的,奴隶在经济学上应该可以看成一台台完全自动化的生产工具,而奴隶主就是这些机器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对奴隶的剥削就不用再去细说了吧?——所以,现在看来,就像许多个抱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甚至可以说是绝对过剩)的人,拿着自己的商品,拿着自己的货币,围拢到一块儿——再说点题外话,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可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啊,现在我不能去分析,但是以后肯定会涉及到的——讨论怎么处理货币,原始平均分配肯定是不行的,剥削法呢?
假设整个奴隶社会就甲乙丙三个奴隶主,这三个人开始商量到底采取何种具体措施控制货币发行量。
甲:“把你们两个的货币全部给我,只有我一个人有货币,我们之间的货币流通量就是0克黄金,货币也就不再过剩!”
乙:“你们拿着所有的货币到我这里来买各种各样的商品,货币花完后,不但我没有伤害你们的利益,而且我们追求的控制目标也达到了!”
丙:“我看,我大家都留着,不拿出来用就是了!这样才是最简单的!”
三个人的主意,按照剥削法来说,当然是甲的方法最具有剥削性质,这种货币控制才是为剥削服务的,那么对于甲来说,拥有了所有的货币后,到底是获利了,还是亏损了,或者盈亏持平了?对于整个经济剥削阶级来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如果把货币的数量减少到0克黄金,那就是说作为发挥货币功能的商品,所具有的货币功能彻底消失,但是商品本身具有的价值量不会消失。分开来讲,很明显,甲受到的损失是,手中货币代表的价值量消失了;没有了货币功能的商品只是商品以后,甲拥有的商品的价值量就增多了。综合起来,例如货币黄金,在原始社会的通货膨胀中,依据原始平均分配,所有商品都具有相同程度的虚高价格,货币黄金代表的价值量虽然消失了,但是黄金作为商品而言,价格也就应该提升到相应的水平,也就是说,有可能出现“1克黄金=n克黄金(n>;1)”——这根本就不可能,黄金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还是只能按照其是货币时的比例算,也就是说黄金的价值量被货币功能引发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一部分,当货币功能消失后,黄金被剥夺的价值量还是会损失掉。但是,当社会再次需要货币的时候,因为所有的货币都在甲手里,所以甲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再找回这些消失掉的价值量——可是甲能活到那么久吗?不能这么算,那又该怎么算?那么就不再算了,反正黄金的价值量应该不会低于它作为货币时的价值量,再加上乙丙两个人送过来的黄金,说到底,甲肯定是获利的。
如果三个人都作为经济统治阶级而言,盈亏两难,也两可,不能绝对区分。但是,在这个例子中,甲获利,乙丙肯定就会受损,那么乙丙两人会心甘情愿地受损吗?
“当然不愿意,乙丙两个人本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到这里来跟甲商量如何控制货币发行量的,乙丙两个人肯定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利益来给甲。”这个结论到底是在支持剥削法,还是在拆卸剥削法?暂且不管,可以肯定的是甲乙丙三个人肯定不会达成甲的提议,就算达成了这个协议,甲乙丙都会争夺这个获取所有货币的权力,互相对抗,发生内讧,最后的结果很显然了,三个人中必定倒下两个,或者达成的协议永远也得不到实施——可是甲的提议是最具有剥削性的,乙丙的方法简直就是公平、自愿买卖——对了,依据剥削法的定义,这个经济统治阶级,不一定就是所有的奴隶主,也不一定不是整个人奴隶主阶级,既然甲的方法对于这个统治阶级是最有利的,当然就得选这种方法。进而得到一个结论,这个收集所有货币的人肯定得在甲乙丙三人中取其一,甲乙丙代表的整个奴隶主阶级内部不只是有了利益冲突,而是有了关系着自身生死的利益冲突……抢劫、杀人、奴役等等的暴力手段就在奴隶主阶级中使用。
奴隶社会初期,完成货币发行量控制的时候,结果就是出现了国王,国王拥有一切,土地、空气、天空等等的物质资料,整个国家的人都变成了被国王奴役的奴隶。国王为了保持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就会一直用各种名义征收各个下属奴隶主阶级的过剩货币。因为黄金已经被国王没收了,所以,当各个被国王奴役的奴隶主生产的商品又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时,消耗不了的商品肯定是不能浪费掉的,只好把这些商品拿出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储藏价值量的商品或者卖掉,新的货币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为了维护货币发行量的0克黄金,国王只好没收掉新生货币,采用什么办法呢?各种暴力措施就出现了(最好的措施,我想就是战争),使劲儿地征收奴隶主手中可能成为货币的商品。
当奴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时的奴隶主就学聪明了:“反正,我生产得再多,也会被国王征收去,我何不限制奴隶们的生产力,把生产量保持在某个水平上,或者下降,或者不断地起伏……就是不让自己的利益跑到国王的手里面去!”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货币的再次出现,被国王死死地压制着,但是,这个国家的地域越来越宽阔,通过世袭、分封等剥削制度,产生的奴隶主数量越来越多,或者通过土地合并、领地赐予等整个国家出现了几个超大型奴隶主,由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各种资源都不是平均分布的,导致各个奴隶主之间的商品又开始出现了差别,或者从一开始就有许多的差别——奴隶主之间的交换或者交易,就必然出现,接近消亡或者完全消亡的货币开始重新出现。作为所有货币的拥有者,国王就不能不拿出货币来,通过购买奴隶主手中的商品来发行货币,让发行的货币在各个奴隶主之间的交换或者交易中使用——本来国王与各个奴隶主之间的利益就存在着冲突,现在,由于交换或者交易的出现,各个奴隶主之间的利益也开始冲突。这对于国王来说是个好事,当各个奴隶主之间进行争斗的时候,他至高无上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整个奴隶主阶级的影响——这样说来,在这个时候国王发行货币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满足剥削法的要求。
由于交换或者交易的存在,生产的商品就开始存在着运输、保存等等的多次再加工,或者交换进行的时间太过长久,货币的流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国王一个人根本就无法利用剥削法明确判断货币到底是否该进行发行量控制,这个时候,国王的财政大权(包括进行投资的行政权)开始从手中流动出来一部分,甚至全部流动到某些奴隶主手中,国王拥有的货币发行量直接控制能力开始下降——同时,由于各个保证统治的暴力措施需要的军队,的人数不断地增加,国王一个人也无法直接进行管理,军权也得开始流动一部分出来——国王一个人的权力化成了一部分奴隶主的权力,经过一阵发展之后,这一部分人的权力又开始下分……于是一个级别分明的经济统治阶级出现在奴隶社会中,代替了什么事情都必须亲自管理的国王。当然,国王的利益是不会受到损害的,国王通过各种制度至少把所有权力的核心部分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国王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核心权力来控制下放到各种权力,利益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可以消耗在享乐、自己喜爱的商品的生产上的时间,就多了很多,对国王而言利益应该是变大了。
不过,各个奴隶主之间的交换或者交易,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问题,首先的变化肯定就是把所有的交换变成交易,每个奴隶主都希望自己有利可图——这个利益当然不是满足自己对商品的需求,而是开始谋求国王赐予的权力,然后通过使用自己获得的权力,使自己更加容易地,代价更小地满足自己对各种商品的需求。这个时候,货币的发行量就不得不开始通货膨胀,否则,奴隶主之间的交易肯定就会变成交换,奴隶主为了剥削别人的利益,最后肯定就会引发直接的武力争夺,甚至谋朝篡位——大量的金银珠宝在这个时候,作为最好的货币载体被发行出来,大肆推高商品的价格。奴隶主发现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在不断地往上涨,一方面利用从国王那里获得的权力庇护自己过剩的商品不会被国王没收,一边想尽办法把过剩的商品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出去,换取大量的货币,囤积财物,然后再利用财物或者购买到的某些国王需求的商品,到国王那里去谋求更加巨大的权力——在这里,货币不是为了买卖而存在、运转,也不是为了商品的交换而存在、运转,仅仅是为了权力而存在,把剥削其他奴隶主的权力当成一种商品进行买卖。
货币发生的通货膨胀,在这个时期就像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妨碍国王的利益,再多也没有任何关系——钱权交易在这里是完全遵从于剥削法,甚至可以说是货币发行量的调节措施,促使奴隶主把所有过剩货币全部上交给国王,或者某个权臣,或者说所有的货币都向着经济统治阶级的核心流动,而绝大部分奴隶主却会因为投资失败,不但没有获得任何的权力,反而把自己的财物亏损了很多,这个之后,奴隶主不但不会再妨碍生产力的发展,还开始发疯地想要生产力飞速地发展。
奴隶主之间有了级别差,在最底层的奴隶主,开始不顾一切地进行生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奴隶制度,在不久之后就开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奴隶主也没有心思再去管具体的商品到底能生产多少,而是想尽办法,要得到各种各样能在国王那里换取权力的财物,于是,奴隶主开始给予奴隶一定自由,甚至给予一定的生产资料,然后把自己的土地等等的生产资料交给奴隶,让奴隶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奴隶主只是每年、每月或者按照其他什么规矩,让奴隶上交一定的租金、粮食等等的东西,奴隶主就专心地运作手中的各种商品,谋求权力——于是,奴隶主开始向地主转变,奴隶向农奴转变。
奴隶社会后期,经济统治阶级核心人群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再把各种商品的生产直接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是租给下属,然后收取租金、粮食等东西,自己则专心使用获得的权力不停地剥削其他奴隶主的利益,换汤不换药的封建社会就此产生。
农奴,作为一个能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货币、商品,的一个新阶层,出现在经济社会中,数量比地主的数量多上了许多倍,由于农奴受到了地主的剥削,因此农奴手中持有的属于自己的货币与商品的数量都非常少,但是由于人数的巨大,需求的货币量也就非常大,还有,从农奴分裂出来的商业、雇工等等人群为了生存都积极参与到各种买卖中来,货币流通的过程就越来越复杂了,甚至到了地主、帝王所有的人合起来才能掌控的局面,为了满足这些人群的交易需求,换了个名字的地主阶级专门开发出许许多多的小额货币,地主们在这些小额货币的买卖过程中收取各种苛捐杂税——也就是说这些货币的发行也不是什么善举,完全是在剥削法判定之后,遵照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目标而增加的货币发行量。
地主阶级之间的买卖,类似于奴隶主之间的买卖,一边哄抬物价,迫使国家增加货币发行量,一边把发行的货币一点点地收刮到手中,上交给国家购买权力,过剩的货币还是不停地往帝王、权臣手中流去。
在这里,也许有人要说,卖官鬻爵的事情的确是有,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掌握着统治权力的人物一般都不是依靠钱买来的,特别是在开明君主掌握天下的时期。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只要把文化知识资本加入进去,一切就变得很顺当了——君主雇佣一些拥有管束一方能力的干才,把社会最底层的生产力发展起来,不用增加各种苛捐杂税的比例,剥削到手中的利益还是在增多,只是换了一种剥削方式而已。不过这种剥削方式在促进剥削法落实的时候,也开始瓦解剥削法的根基,开始向公式法演变。
1。2。2。2。3 会灭亡吗
剥削*灭亡吗
剥削法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所有过剩货币都由经济统治阶级持有。也就是说只要经济统治阶级把货币拿出来使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产生巨大的通货膨胀。货币虽然在非常迅速地贬值,但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主(奴隶在奴隶社会经济系统中只能算成生产工具)与农奴拥有的货币数量,在整个流通货币总数量中的比例却会减少,再加上统治阶级所有的利益都是从最底层,层层剥削上来的,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经济危机:社会最底层的人没有足够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进行再生产;统治阶级自身在急剧的通货膨胀中,也会损失利益。
也许会有人说:“你定义的剥削法不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吗,难道统治阶级有了整个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后,还会不满意?为什么还会把所有的货币甩出来使用?而且,很多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在出现危难的时候,一般都是货币不够用,从来没有听说是因为钱用不出去造成的,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我就来狡辩一下。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作为经济统治阶级,什么才是他们的财富?就商品而言,应该可以认定,这些经济统治阶级拥有的财富中,最主要的商品是各种金银珠宝——也就是具有货币功能的商品,放置上百年都很难损失其含有的价值量,而这些商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除去里面包含的文化知识资本外,全都是货币功能的体现。像吃穿住用等的商品,因为使用年限比较短,或者经常得花钱维护,这些东西只能算是进行资本运作的表象而已。土地似乎也可以作为存储价值量的商品,但是因为土地的流通性太差,而且每块土地含有的价值量因为环境、人类社会的变化都会产生巨大的波动——这中间,最多的资本是文化知识资本,可变性过强——再加上,处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很难流通,用来当货币就更难了。所以,我首先可以确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经济统治阶级,总是把剥削到的利益以货币(金银珠宝)的形式存储着。
根据上面的结论,在加上本身在社会中流通的货币,才是整个国家的货币——也就是说,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货币,包括金银珠宝以及其加工后的装饰品,还包括流通的金币、银两、铜钱等等,以及开始出现的各种纸币,把这些货币全部加到一起,才是整个国家的货币。
在这个货币体系的基础上,作为经济统治阶级,把拥有的货币全部拿出来购买商品的话,肯定会造成通货膨胀——想想看看,一个封闭的,靠土豆为生的村落,平常都是拿着铜钱买东西的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