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酉阳杂俎讲的是什么 > 第十章 广知 唐朝逸史 讨武瞾檄(第1页)

第十章 广知 唐朝逸史 讨武瞾檄(第1页)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骆宾王是我们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个诗人,因为一上小学我们就扯着嗓子“鹅鹅鹅”了。那是他7岁时的作品。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与王勃、杨炯和卢照邻一起打造了大唐诗歌良好的开局。但给诗人带来真正光荣的并不是诗歌作品,而是他在六十多岁时鬼使神差地写下的一篇檄文。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这则著名的故事:

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中岁数最大的,比王勃大三十多岁。考察他的一生,很不得志。他不是在他人幕中做文书,就是做小地方官,及至最后为临海县丞,心有不爽的他终弃官而去,漫游江淮。而命运正在这里转了个弯:嗣圣元年(684年)秋,大唐名将徐世勣之孙,同样不得志的徐敬业在被贬南下途中拉人结伙,于扬州造了武则天的反。两个不得志的人相遇了:骆宾王投入徐敬业幕府,并写出被称为千古第一檄文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此檄文写得确实好。千年后我们读其中的句子仍有上马挥刀奔赴疆场的冲动。檄文就是广告,能写到让你产生冲动的效果便是最大的成功了。从这个角度说,骆是唐朝最好的文案。只是最后徐敬业负了骆宾王的这旷世檄文:没多久叛乱就失败了。当然也不怨徐。作为策划人的徐敬业,按理说也不是个善主儿,他是大唐第一名将英国公徐世勣之孙,他的新闻也曾出现在《酉阳杂俎》中:“徐敬业年十余岁,好弹射,英公每曰:‘此儿不善,将赤吾族。’射必溢镝,走马若灭,老骑不能及。英公尝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敬业知无所避,遂屠马腹,伏其中,火过,浴血而立,英公大奇之。”要怨就怨武则天太强了,属于一千年才出一个的人物,哪是好对付的。话说武则天,她在看到骆宾王写的狂卷自己的檄文后,大赏其才,即使读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时,也只是微笑而已。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大为不悦,不是痛恨骆宾王,而是责怪他的宰相:“这是你的失职啊,像骆宾王这样的人才怎么没能发现并留住呢?”这是装天下的心怀。所以,武则天当时虽大杀李唐宗室,但有唐一代包括皇家在内依旧对这个女人保持敬畏与膜拜,即使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之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后,帝国的新皇帝和满朝大臣依旧视武为太上皇,对其恭恭敬敬,频繁地去后宫朝拜。

我们还是说让武则天惦记着的骆宾王吧。骆宾王是浙江义乌人,现在这个地方是中国最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地。他的一生,于仕途上也和小商品一样不起眼。徐敬业兵败后被杀,骆宾王则不知所终,其结局成了千古谜团。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有人说,他跟徐敬业一样也被杀了;还有人则说,死是死了,但是投水自杀;还有人说没死,出家了;另有人说,他潜藏进山林,甚至说他渡海去了日本。无论如何,他永远地消失在了唐朝的天空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