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最后一百天希特勒读后感 > 9 铁幕即将落下(第1页)

9 铁幕即将落下(第1页)

1

2月14日,艾森豪威尔在他位于比利时宗霍芬的战术总部会见了蒙哥马利。对于富有争议性的指挥问题,艾森豪威尔仍旧非常担心。他抱怨马歇尔和美国参谋长们总是指责他过于偏向英国人,而首相(丘吉尔)和英国参谋长们则指责他过于偏向美国人。蒙蒂(1)对于形势怎么想?和往常一样,这位陆军元帅的观点非常明确:如果允许辛普森的美国第九集团军帮助他发动主攻,那么,在蒙哥马利看来,当前的安排就是令人满意的。他在日记中记道:

我对当前的指挥形势很满意,这让艾克(2)感到高兴。毫无疑问,他到达宗霍芬时正在为某些事情担心。在我们的谈话中,他也表现了出来。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担心什么。但是,很显然,当我说我对当前的指挥形势非常满意时,他立刻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之后便满脸喜气洋洋地开车走了。

他还写信给布鲁克,表达了他的喜悦:“艾克同意我的一切行动。”并且答应在余下的战斗里由他指挥辛普森,“一切都很好。我真的相信我们终于遇上了顺风,可以成功返回港口。我们曾经遭遇过一些风暴,但是现在雨过天晴了。”

九天之后,因水坝被德国人破坏而泛滥成灾的鲁尔河,终于下降到了一定水位,可以开始进行“手榴弹”行动,一次将有三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三人参加的超大规模行动。2月23日凌晨两点四十五分,辛普森的第九集团军开始了重炮弹幕射击。四十分钟后,射击停止了,第一批战士——四个步兵师——开始乘突击艇穿越依旧水流泛滥的鲁尔河。起初,他们并没有遇到多少敌人的反抗,但是汹涌的河水淹没了许多突击艇,妨碍了架桥。

在北面,蒙哥马利完成了一件一周前似乎还不可能完成的事——在混乱状态中重建秩序。因“手榴弹”行动的推迟而暂时乱了阵脚的“真实”行动恢复了最初的势头,此刻正缓慢而稳定地穿过茂密的森林,在洪水淹没的平原上向前推进。赫洛克斯的第三十军一路攻破了数座设防的村镇,在经历了一场这次大战中最为激烈的肉搏战之后,拿下了它的两个主要目标:克莱韦和戈赫。

戈赫的攻克让蒙哥马利松了口气,因为据信戈赫是齐格菲防线最后一个坚固的堡垒。然而,下一座城市证明了是另一个“戈赫”,还有下一个,再下一个。似乎永无突破之日。十一个德国师挤在鲁尔河和莱茵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上,打算死守阵地,战斗到底。但是,显而易见,英国人和加拿大人苦战而来的胜利使辛普森的道路大为平坦了。夜幕降临之时,美国人已经在一条广阔的战线上安全地过了河,只付出了九十二条生命的代价。翌日,德国的飞机大炮企图阻止辛普森的工兵施工,但是七座能通过坦克的40型大桥和十二座轻型桥已经在鲁尔河上建了起来。

次日早晨,即2月25日,第三十步兵师艰难地通过了汉巴赫森林。现在,辛普森面前除了开阔平坦的科隆平原外,再也没有其他障碍了。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柏油公路网正是坦克手的天堂。第二和第五装甲师的作战大队冲过步兵挖下的掩体坑,扑向莱茵河。《时代周刊》记者西德尼·奥尔森看到第二装甲师的先头部队走下一架“派珀”式飞机;他看到大批美国坦克像黑压压的甲壳虫一样急速穿过绿油油的卷心菜地;随后,当“雷电”式飞机突然向德国的战略要点俯冲而下时,不计其数的卡车载着步兵滚滚向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扫尾工作。在奥尔森笔下,这是“最为壮观的战争景象之一,是军事机器在纯粹战斗行为的至高时刻,完美而一致的运转”。

2

尽管德国对“真实”行动反应迟钝,但是,随着辛普森渡过鲁尔河,盟国的目标已完全暴露了。德国西线指挥官,上了年纪的陆军元帅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终于意识到了,除非自己尽快撤退,否则,盟军以“真实”行动为砧,以“手榴弹”行动为锤,必将把他的两支军队砸得稀烂。这两次对其北翼发起的进攻让他的损失无比惨重,而他感觉,南部令人难以捉摸的乔治·巴顿更具威胁。2月25日,他向希特勒请求新的指示。他声称,除非全面撤回莱茵河南岸,否则整个西线便将彻底瓦解。

这一绝望的呼吁无人理睬。于是,伦德施泰特再次请命,要求在鲁尔河和默兹河的交汇处适度后退。这一次,柏林予以了草率的否定。随后,在2月27日,伦德施泰特收到了一封希特勒亲自签署的电报。电报通知他,不准其再存有全面撤回莱茵河南岸的想法。

几天后的一次会议上,希特勒奚落了一番伦德施泰特执意撤退的要求:“我希望他尽全力长期稳定住齐格菲防线。首先,我们应该打消他撤退的念头。因为,此时此刻,敌人手里的整个英国第六集团军(他是想说英国第二集团军)和全部美国军队都空闲了下来,一定会将它们全部投至这里。这些人毫无远见。撤退只会意味着将灾难从此处移至彼处。一旦我从这里撤走,敌人的全部军队便都空了出来。他不敢向我保证,敌人一定会留在这里,而不开赴其他地方。”听起来,他好像是偷听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制订的计划。盟军决定在南部牵制敌人,同时在北部发起主攻。

虽然如此,希特勒还是被某些怀疑所困扰着。他建议派两名观察员前往西线。“我们应该有两名军官在那里——哪怕他们只有一条腿或一条胳膊——他们应该非常出色,可以让我们对形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他说他不信任官方的报告,“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视线。报告上面解释了一切,但过后我们就会发现,什么都没发生。”

至于东线,希特勒敦促希姆莱,无论如何也要建立一条战线,哪怕需要征召妇女入伍:“现在有这么多想开枪射击的妇女志愿入伍,我真的认为应当立刻接纳她们。”使用妇女的想法让古德里安这样的军人非常反感。但是他什么也没有说。“至少,她们更加勇敢,”希特勒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把她们放在第二道防线,男人们起码不会逃跑。面前就是莱茵河,他们也不能跑到敌人那边。这就是妙处所在。从这里,他们只能去后方。”

3

霍奇斯和巴顿都已向前推进了很大幅度,不过目前都被艾森豪威尔牵制住了:要等蒙哥马利到达莱茵河,霍奇斯才能攻打科隆,巴顿才能占领科布伦茨。苦恼的巴顿对布雷德利说,历史将谴责美国最高统帅部软弱无能。他一再要求布雷德利让他“突袭科布伦茨”,并且最终得到答复说,只要时机出现,他就可以行动。2月27日,机会来了。暂时借给巴顿的第十装甲师推进到了距古城特里尔不足六英里之处。特里尔位于摩泽尔河畔,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一旦德国人被逐出该城,就只能一路退回莱茵河。

傍晚,巴顿打电话给布雷德利,说自己已经看到了特里尔,尽管当晚第十装甲师将奉命作为后备返回最高司令部,但请求允许他继续前进。布雷德利答道,继续前进,至少在艾森豪威尔亲自命令他返回最高司令部之前,可以继续前进。接着,他轻声笑了起来,说他会离电话远远的。巴顿心想,他和布雷德利骗了艾森豪威尔一次。不过,布雷德利所谓的违抗命令只是伪装。他和艾森豪威尔已经私下决定让巴顿偷偷挺进莱茵河。这是一个秘密的协定,就连布雷德利自己的参谋部也对其一无所知。

于是,第十装甲师继续向特里尔挺进。2月28日午夜刚过,杰克·J。理查森中校的特遣部队平静地进入了该城东南郊,一枪未发就俘虏了一个用四门反坦克大炮守卫着一个铁路交叉点的连队。一个俘虏透露说,他的工作是将美国人到达的消息告知负责破坏摩泽尔河上两座桥梁的那个小组。理查森决心尽可能完整无损地夺取这两座桥,于是便派出一半部下赶往北面的那座桥。然而他们还没到,桥便被炸掉了。另一半兵力则赶往南面的皇帝桥,该桥建于罗马时代。

理查森亲自率部前往皇帝桥。在满月的照耀下,他看见自己的士兵被摩泽尔河对岸的轻武器牵制住了。他抓过自己五十毫米口径的机枪,扫射着桥梁的尽头,而后命令步兵排和五辆坦克过桥。六个醉醺醺的德国士兵试图将另一端的通道炸掉,但是,他们还没引燃炸药,美国人就扑了过去。

拂晓时分,在第九十四师几支小队的增援下,第十装甲师的两支作战大队横扫了全城,围捕着茫然而困乏的德国士兵。如今,特里尔和它的桥梁都掌握在巴顿的手中,他既可以溯摩泽尔河而上,直抵科布伦茨和莱茵河,也可以转向东南,进攻萨尔工业区。无论他选择哪条路线,谁又能阻挡他呢?正在这时,有人给巴顿送来了一封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命令他绕开特里尔,因为要占领该城需要四个师的兵力。巴顿机智地回复道:我已经用两个师拿下了特里尔。你们希望我做什么?把它还回去?

同一天,即3月1日,辛普森的第二十九师中的步兵占领了门兴格拉德巴赫。这是迄今为止攻克的最大的德国城市,距莱茵河只有十二英里。在辛普森看来,“手榴弹”行动是一场“每一脚都踢得完美无缺的足球比赛”。

艾森豪威尔视察了第九集团军的司令部。他说,他最感兴趣的是辛普森计划如何在莱茵河上夺桥。这一地区有八座桥梁,只要大胆而迅速地追击,至少可以夺取一座。辛普森说,他计划在第二天出击,夺取三座诺伊斯杜塞尔多夫大桥其中之一。他们坐着一辆敞篷吉普车冒雨赶赴前线,去检阅刚刚夺取了门兴格拉德巴赫的那个团。艾森豪威尔说道:“我想向你们透露,过几天,你们将可以见到丘吉尔首相。你们有什么车?”

辛普森只有一辆“普利茅斯”;显然,后方总有人“挪用”配给他的车子。

“我来处理这件事。”艾森豪威尔说,“还有一件事。丘吉尔喜欢喝苏格兰威士忌。一定要准备充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