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众人的眼神,罗阳哈哈一笑,指了指众将,笑道:“你们啊你们!别忘了,现在在函谷关上,那可是有近十万西凉军!我们这连五万人都不到,别说是先锋了,就算是全部都派上去,只怕也动摇不了函谷关!这些兵马可都是我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要拿去送死我可舍不得!”
倒是张辽不愧有智将之称,当即眼睛一亮,便是猜测道:“主公想说的,莫非是要让张杨等人当先锋?”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被张辽说中自己心中所想,罗阳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要不你们以为我为什么要好端端地拉上他们?就是要让他们帮咱们去做挡箭牌!先磨一磨西凉军的锐气再说!”
听完罗阳的话,众人全都无语了,他们可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主公竟然这么阴险啊!不过嘛,这样的阴险他们喜欢!刚刚还叫囔着一定要当先锋的周仓立马就是嘿嘿笑道:“主公这招好啊!嘿嘿!我昨天还看到张杨那批人,在大街上耀武扬威的,还真把自己当成什么人物了!最好就是让他们当先锋!等他们和董卓的西凉军打上几仗,看看他们还能不能继续那么威风!”
罗阳的矫诏发出后,张杨等霸据四方的小诸侯纷纷响应,那些离得近的,已经到了洛阳城了。这几方人马靠在一起,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为此,罗阳也特意从荆州、益州调来了不少官员帮着管理。而罗阳也特意交代了自己的部下,不让他们和这些人发生冲突,至少在会盟开始之前,绝对不能把关系给闹僵了!
听完周仓的话,小将李严却是有些担心,说道:“主公,这张杨等人也不是笨蛋,难道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兵马去送死吗?”
“呵呵!正方!你这点可就没有看明白了!”这次用不着罗阳回答,黄忠捋着胡须笑道,李严这几年一直在黄忠手下为将,黄忠也颇看重这个军中的后起之秀,加上李严和黄叙的关系不错,所以黄忠也是直呼李严的表字,“张杨、王匡之流难道会不知道他们自己有几斤几两吗?这董卓是何许人物?又岂是他们能够对付得了的?他们这次却是这么快就响应主公的矫诏,根本就是抱着拿自己的兵马去送死的心思!为的,就是要在这次讨董之战中,博得名望!兵死了,他们可以继续再招!有了名望,他们想要招多少兵马都没有问题!”
李严显然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黄忠的话感到十分的惊讶,而当年跟随罗阳一道参加过第一次讨董联盟的将领却是深有体会,周仓也是难得一本正经地说道:“黄将军说的没错!我可是记得,当年在陈留的时候,那些参加会盟的人拼命地招募新兵,那些新兵刚刚招募进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若是和董卓的西凉军开战的话,他们就只有送死这一条路!那些诸侯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些人的性命,完全就是要用那些新兵的性命来换取声望!”
“好了!好了!这些事就不要再去想了!”见到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压抑,罗阳也是摆了摆手,岔开了话题,转头对郭嘉问道:“奉孝!写给志才和德谋的信,是否送到了?他们可有回信?”
郭嘉点头说道:“这件事属下刚刚正要说呢!主公的两份密信已经分别送至志才和程大人那里,他们两人的回信也是刚刚送至!”说罢,郭嘉便是从袖口拿出了两个锦囊,直接便是递给了罗阳。
锦囊的封口处却是被火漆封好了,这是戏志才和程昱写给罗阳的密信,就算郭嘉如何得罗阳的信任,这越礼之事,他可不敢做。罗阳则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接过锦囊,直接捏开了火漆,从锦囊里抽出了密信,仔细看了看,最后笑道:“好!好!志才和德谋已经按照我的指示行动了!这次我就要让董卓老贼尝尝咱们的厉害!”
对于罗阳的安排,在座众人却是没有一个知道的,就连最得罗阳信任的郭嘉也不例外。这倒不是说罗阳不信任他们,而是这次攻打董卓事关重大,罗阳的安排十分机密,不能让旁人得知!不过众将也是很识趣,见到罗阳不肯说,他们也没多嘴去问。随即,罗阳一拍桌,起身喝道:“下令下去!准备好日子!我们开坛会盟!”
第四百零四章 函谷关
第二次讨董会盟,也被称为洛阳会盟,和当年的陈留会盟却是极为相似,只是显然人数上比不上陈留会盟那般热闹。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参加会盟的许多人都已经不在了,就连当年陈留会盟的五名主要成员,如今只剩下了罗阳一个了。曹操和孙坚现在变成了董卓同党,而袁绍、袁术哥俩也都已经死了,陈留会盟时近二十多方会盟成员,洛阳会盟就只剩下七方了。而这其中,就以罗阳和公孙瓒两人为首了!
不过公孙瓒留在了兖州和冀州的边界,并没有亲自赶来参加会盟,只是派了一名部下来参加会盟,而这个部下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公孙瓒派来参加罗阳大婚的使者简雍!同样也是派了使者来的,还有对扬州虎视眈眈的陶谦,派来的使者,竟然是历史上成为刘备大舅子的糜竺!
对于这个糜竺,罗阳却是很感兴趣,当然,并不是因为流芳千古的糜夫人,而是因为在富庶的徐州也称得上是大家的经商世家糜家!
现在益州和荆州已经渐渐步入了正规,因为罗阳从后世带来的新观念,在益州和荆州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歧视商户。反倒是罗阳布置下了不少新的政策,方便商户行商,别的不说,就罗阳手下冒刃轻骑的战马,那就是罗阳大力开展商业的战果!糜家那可是放眼天下也数得着的大商户,要是能够把糜家给挖到自己这边来,对罗阳今后的发展,那也是有大大的好处啊!
为此,罗阳特意让郭嘉去接近糜竺,探探糜竺的口风。出乎罗阳的意料,这糜竺显然也对罗阳的招揽很感兴趣,看来这糜竺对那陶谦并不是十分忠心啊!不过罗阳倒没有急着现在就挖陶谦的墙角,不管怎么说,罗阳还得靠陶谦来牵制住孙坚呢,现在还不是和陶谦撕破脸皮的时候。
因为罗阳一家独大,洛阳会盟可以说是进行得十分顺利,这次会盟,自然是推选罗阳为盟主。不过罗阳也要给公孙瓒和陶谦一点面子,分给了两人一人一个副盟主的虚衔。同时,罗阳以盟主的权力,指派上党太守张杨为先锋大将,河内太守王匡为副先锋,各自领本部兵马先行攻取函谷关!
果然如罗阳等人先前所料,张杨和王匡对于罗阳的这个任命,不但没有任何异议,反倒是满脸欣喜地答应了下来,第二天,两人便是急匆匆地带着大军从洛阳城出发,赶往函谷关!
这次洛阳会盟弄得如此声势浩大,董卓又岂会不知道?董卓最怕的,就是关东诸侯联合起来,没想到现在却是偏偏应验,可把董卓给急的,一连三道密信传到了函谷关,督促函谷关统帅徐荣,一定要好好把守关口!
而在函谷关上,接到董卓密信的徐荣,却是没有任何反应,还是和平时一样,十万西凉军驻扎在函谷关上,每天照常练兵,静候联军到来!
在洛阳会盟半个月后,张杨和王匡带领着联军的先锋军,终于出现在了函谷关外。看着关外那看似声势浩大的近三万大军,在函谷关的关上,徐荣一脸淡然,却是一声不吭,只是远远地看着关外的敌军,似乎在想些什么。
在徐荣的身后,一干西凉军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脾气最火爆的樊稠站了出来,对着徐荣就是抱拳喝道:“徐将军!就让末将出关迎战吧!这些个乌合之众,末将只需万把人,就能将他们尽数击退!”
这可不是樊稠夸大,西凉军的强悍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在城外的联军虽然看上去好像数量不少,可这三万人马,其中恐怕只有一半才是张杨和王匡真正的兵马,而剩下的,都是他们两人这一路上强行招募来的壮丁!要不然,从洛阳到函谷关,最多也就三天的路程,却是让他们足足拖延了十天,这其中的猫腻,谁都看得明白。
对于樊稠的请战,徐荣却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般,依旧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连声都不吭一声。樊稠顿时就是有些尴尬,站在徐荣身后,进退不得,只能是转头望向了身后。这个时候,和樊稠也算是关系不错的杨奉站了出来,对着徐荣抱拳喝道:“徐将军!末将愿与樊将军一同出关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