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
见维桢夫人欲拜,父皇直接将她拉了起来:“迎你回咸阳,不是为了要你拜朕,而是为了你能颐养天年。”
维桢夫人笑了笑,但很快她又严肃起来。
“我皇明鉴。”
她朗声道:“文信侯离开咸阳之后,便同孟隗周游各地,记录、调查数十年,合百家学说、记古今历史,上至治国,下至为人,编纂于一书,乃《吕氏春秋》。纸张易碎,孟隗方雇人誊写至竹简上,好为保存至后世。”
说着,维桢夫人一转身,示意身后那浩浩荡荡的数十辆马车。
“皇上,”直至此时,她的语气里才带上几分真情实感的动容与感慨,“他后半生的心血,我全给你带来了。”
那一刻,扶苏几乎说不出话来。
他眼睁睁看着父皇一声叹息,而后对着那数十辆马车缓缓抬手,行了一礼。
“朕谢过先生。”父皇低声出言。
始皇帝一句话后,在场所有臣工、宦官乃至侍人,都不约而同地抬手,向这无数沉默的竹简行礼。
扶苏在心底想,有这么一句话,若不韦先生泉下有知,也就能安心了。
当然,维桢夫人带回来的“礼物”,远不止是一套《吕氏春秋》那么简单。
等到送维桢夫人回吕府休息,扶苏才慢了一拍反应过来——
夫人当年收的那个小徒弟呢?
…………
……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3、论议夫人。
父皇第一次东巡时,扶苏见过维桢夫人的新收的那名徒弟。
是名叫吕雉的姑娘,比扶苏大两岁。
中间好些年,德音姐姐回过咸阳几次,每次扶苏都以为她会带着那姑娘一起,可每次都没有。
连维桢夫人自己回来养老都没有。
事后扶苏才明白为什么。
这名叫吕雉的姑娘,已经通过的秦国的官吏考校,做地方官去了。
——虽则秦律上没写女子可去考校为官,但也没写不可以,不是么?
这可是夏阳君的徒弟!她要参加考试,没人敢说不。
一说为官,扶苏就明白了维桢夫人的意图。
之后,大泽乡周遭发生和洪涝,刚好是吕雉当地方县令的地方。
她治理洪涝灾害井井有条,以强硬手段逼迫下游居民搬迁,又勒令焚烧死者尸体,不得掩埋。起初还有郡守上书告状说管不了——说到底她是维桢夫人的徒弟,是有背景的。
但到了后来,二次洪涝没殃及平民,洪涝之后的瘟疫也为迅速控制,上至郡守、下至平民,才明白吕姑娘那一番所谓意味着什么。
她治理灾害迅速,立下大功劳,名声迅速传开来。
维桢夫人回到咸阳后没几年就走了。
夫人走后,又过了几年,始皇帝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