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色的图腾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与丹麦这两个和平国家突然受到希特勒的闪电袭击(比实际早了一个月)。

3月13日的报纸上登载出,在前一天,英法两国海军已经进入挪威水域在那里布设雷区的消息——其目的是阻止任何与德国贸易的船只进入该水域。对于这一个主动行动,报纸都给予称赞的评论,而对于破坏挪威中立一节也都提供近乎强词夺理的辩护。但是那天上午,英法两国的无线电广播却已经使得报纸都变成了一张张废纸——因为它播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德国军队已沿着挪威海岸在一连串的地点登陆,同时也进入了丹麦。

德国人如此横行无忌,一点都不在乎英国在海权方面的优势,使同盟国领袖们大吃了一惊。当张伯伦当天下午在下议院致词时,他说的军已在挪威西岸登陆,其地点为卑尔根(Bergen)和特隆赫姆(Trongdheim),同时在南岸也已有德军登陆,他还补充说:“此外还有报导说在纳尔维克(Narvik)也有类似的登陆,但我却很怀疑此项报导是否正确。”从英国当局看来,希特勒居然敢冒险在那样远北地方去登陆,简直是难以置信,尤其是因为知道他们自己的海军有很强大的兵力正留在那个现场附近,掩护布雷行动以及其他意图中的步骤,所以就觉得更不可思议。他们以为纳尔维克一定是拉尔维克(Larvik)的误传,后者是挪威南岸的一个地方。

不过在那天尚未结束之前,德军已经占领挪威的首都奥斯陆以及一切主要港口,包括纳尔维克在内。他们所同时发动的每一个登陆攻击都已成功。

英国政府对于这种称工首先是深感丧气,接着就又产生新的幻想。在15日的下院会议中海军大臣丘吉尔这样说道:

“在我看来,希特勒先生是已经犯了一项严重的战略错误,我的那些高明的顾问也都有此同感……在斯堪的纳维亚所发生的情况可以使我们大有收获……他在挪威海岸上占领了许多的据点,现在就必须要在整个夏天里继续作战,其所面对的敌人是我们拥有远较优势的皇家海军,而且达到现场的运输也要比其方便。我看不出来他已经获得了何种足资对抗的利益……我感觉到当我们的死敌北挑拨尔犯了战略错误之后,情势已对我们大为有利。“

可惜实际的行动却配合不上这种高调的言论。英国人所采取的对抗行动是迟缓的、犹豫的和笨拙的。尽管在战前对于制空权是十分的瞧不起,但是到实际行动时,英国海军当局却变得非常的慎重,他们因为害怕空袭而不敢让舰队去冒险介入那些可能发生决定性作用的地方。部队的行动更是差劲。虽然曾经在几处地方登陆,以逐出德国入侵者为目的,但只不过两个星期的时间,他们就都已撤回了,只有在纳尔维克的一个据点——那是在两周后德军在西线发动主力攻势之后才放弃的。

丘吉尔所构想的空中阁楼是必然会崩溃的。因为对于情况和近代战争中的变化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以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影响为最。这些假想既然都是以完全错误的观念为基础,则焉有不败之理。而他的论断中唯一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性的就是那句希特勒是因为“受到了挑拨”(beenprovked)才采取了这个步骤。确实,希特勒尽管是如此的肆无忌惮,但最初他还是宁愿挪威保持中立,并不曾计划入侵该国的。直到他看到同盟国已在该地区中计划采取敌对行动之后,他才受到了“挑拨”决心先发制人。

当时双方幕后的情况演变是很值得追溯的——虽然那是充满了悲惨和恐怖的味道,但却可以显示出具有强烈攻势思想的政治家,是如何易于彼此互相引起毁灭性的爆炸来。39年9月19日,丘吉尔要求内阁采取在挪威水域布雷的计划,以便阻止瑞典的铁苗从纳尔维克转运到德国去。他辩论说这样一个步骤对于打击敌方的战争工业是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他事后通知海军参谋总长说:“内阁,包括外相(哈里法克斯勋爵)在内,似乎都强烈支持这个行动。”

不过英国外交部的幕僚们却发挥了一种约束作用,提醒内阁应注意破坏挪威中立时将引起的反对。丘吉尔虽然无法贯彻自己的主张,但是他仍在所有场合用一切的手段来为自己的言论争取支持,结果终于在报纸上也登载了拥护的评论。这样自然会引起德国方面的忧虑和对抗措施。

在德国方面,10月初,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向希特勒报告,指出若英国人占领挪威,则在战略上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他又指出在苏联压力的协助之下,在挪威海岸获得基地,列入特隆赫姆,对于潜艇作战也是有利的。但希特勒此时正全神贯注在西线攻击计划上,因此把这个意见搁置一边。11月苏军入侵芬兰,对于英德双方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强烈的刺激。丘吉尔认为在援助芬兰的伪装之下,又可以又打击德国侧翼的新可能性,所以可以使英国获得重大的战略利益。

而此时希特勒接见了曾任挪威国防部长,对于德国表示强烈同情的吉斯林。吉斯林表示希望得到德国给予金钱和地下援助,以便他可以发动政变来推翻现有的挪威政府。他又说已有一批挪威重要官员正在准备拥护他,一旦他取得政权,他会要求德国保护挪威,于是就可以阻止英军进入。但是希特勒还是不想扩大战场,所以他宁愿挪威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其余部分都能维持完全的中立,但若敌人准备扩大战争,则他将采取步骤以保护自己免受威胁。

法军统帅甘末林将军上书法国总理达拉第,分析在斯堪的纳维亚开辟新战场的重要性。他同时也拟定了一个计划要送一支联军在芬兰北部的贝萨谋登陆,并预先占领挪威西海岸上的一切港口和机场。

丘吉尔又作了一次广播演说,呼吁中立国自动加入对希特勒的战斗,这也自然煽动了德国人的畏惧心理。

2月初,德国商船“阿尔特马克”号躲避英国驱逐舰进入挪威海域,而英国驱逐舰当着两艘挪威炮艇,将船上的英国战俘全部救出。这个事件成为了希特勒决定入侵挪威的导火索。

而后联军的登陆作战也实在是显得相当徒劳,2万人的部队进展缓慢,仅仅2千原籍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地部队和2千人的德国水兵,在狄特尔将军的指挥之下,牢牢的守卫了纳尔维克城长达1个多月,直到4月底,才被迫撤离。然而过了仅仅2周,德军在西线的攻势已经深入到法兰西境内,法国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联军不得不放弃了挪威。至此,挪威全境陷落,北欧全部落入了希特勒的口袋。而他对西欧的蹂躏则刚刚开始,4月10日(又早了一个月,呵呵),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在法国色当(Sedan)越过了马斯河(Meuse)。

同一天,英国的胖子——丘吉尔代替了张伯伦成为了大英帝国的首相。

在色当的那一条狭隘的裂缝不久就扩大成为一个巨大的缺口,德国人的坦克从这个缺口突入,在一周内就到达英吉利海峡的海岸,于是也就切断了在比利时境内联军的退路。这个惨败导致法兰西的沦陷和不列颠的孤立。虽然躲在海峡的后面,英国勉强撑过了难关,但一直等到一个长期战争变成全球性战争之后,才算是真正得救了。

整个欧洲都在希特勒的脚下颤抖。5天,荷兰投降,两周后,比利时也投降了,接下来又把英法联军打的落花流水,除了在敦刻尔克由于丘吉尔拼上家底,才放跑了十多万英军和3万多法军以外,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顺利。

其实这个过程并不都是像表明看起来如此简单顺利的。入侵荷兰的只有5各营的伞兵和一个轻步兵师,总计不过一万七千人左右,但是仅仅付出了伤亡180人的代价(包括德国空降部队司令施图登特也是伤员中的一员)。进攻比利时的第六军团确实强大,但是他们在攻克艾伯特运河上的两座桥梁和埃本埃麦克要塞的任务却交给了500名伞兵。在克服这些障碍之前,无论赖赫劳的第六军团还是赫普纳的第十六装甲军都无法有效的展开。大量投掷的假伞兵和潜伏的间谍制造了相当的混乱,才使得这一撮“空中骑兵”,制服了总数1200名的守军。

这个在比利时的突破对于整个西欧战役而言并非决定性的一击,但对于胜负去又还是有重大的影响。它不仅把同盟国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而且更把同盟国的兵力中最机动的部队拖入已经在那里发展的战斗中,于是这些机动师也就不可能再转去南面去应付4月中旬突然降临在法国国境上的更大的威胁——那也是在其最弱的部分上,超过尚未完成的马奇诺防线的西端。

因为此时伦德斯特集团军的机械化矛头正在通过卢森堡和比属卢森堡向法国前进。在冲过70英里长的阿登地段之后,击溃微弱的抵抗,他们就越过法国的国境,并在发动攻势后的第4天清晨到达了马斯河的河岸上。

当时联军中装备最现代化和机动性最高的就是他们正在向比利时境内推进的由3个法国军团和1个英国军团所组成的左翼。他们向比利时每推进一步,则他们的后方对于伦德斯特通过阿登的侧面攻击也就多一分暴露。更糟的时,联军前进后的转轴部分是由少数几个素质较差的法国师来防守,他们是由较老的人员组成,而且对于战防炮和高射炮都极感缺乏,而这又是两种最需的武器。如此薄弱的转轴,实在师甘末林和乔治指挥之下的法国统帅部所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