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大臣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我们要是再继续冲突的话,斯大林就要冲着我们咆哮了。”
“不!”外交大臣有田立刻更正了米内的说法,“哼,海军大臣阁下难道没有看到‘苏联将以打击回答任何战争挑拨者的打击’这句话吗?莫斯科已经冲我们咆哮了!”
“好了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必讨论了。”坂垣沉重的说道,“我们还是将这个消息通报给平沼议长和天皇陛下知道吧。”
说完坂垣就拿起了桌上的专线电话:“喂,是议长阁下吗?我是坂垣。”
“是,我是平沼。这么晚坂垣阁下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电话里传来平沼板鸭般沙哑的声音,显然刚从睡梦中被吵醒不久。
“苏联那里来了准确的消息。”
“哦?”平沼立刻来了精神,“重光那里怎么说?”
“苏联同意谈判,但是要求恢复原边界。”
“原边界吗?似乎不太苛刻呀……”
“是的,是不苛刻,但是……”
“坂垣阁下,按照现在的情况分析,你认为我们还能击溃苏联吗?”
“阁下,我想恐怕不能。”坂垣不得不承认失败。
“唉……”平沼在那头叹了口气,“看来我们只能休战了。”
坂垣沉重的回应道:“是的,这是暂时的休战。”
挂上了电话,身边的东条英机问道:“阁下,对于战败的19师团的尾高龟藏中将怎么处理?”
坂垣一愣,疑惑的看向了东条英机,他不明白自己的次官提出这个是何用意。
东条英机两眼冒光的说道:“阁下,我认为对于尾高中将的战败,不应当追究其责任,毕竟在没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失败也是很正常的。更何况,我们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拥有优秀的武士道精神的军人!”
“好吧,那么你看呢?”
“阁下,我想以大本营的名义鼓励尾高中将作战的英勇,另外将他晋升为军司令官。您看呢?”
“嗯,好吧,就照你说的办吧!”对于心情不畅的坂垣来说,根本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事情了,于是就同意了东条英机的建议。
***********************************************************
:22型轰炸机,后改为BB…22型(BB表示短程轰炸机之意),也就是后来的雅克…2型轻型轰炸机。该机1938年开始研制,1939年第一次试飞,同年底改进后的BB…22型出厂,40年二月首次试飞成功。军方在三月开始测试,由于该机的纵向和侧向的稳定性不好和可靠性较差,并不适用于投入战斗,因此被改换生产线进行改良。
苏军总参谋部情报部——格鲁乌
格鲁乌的发展历史
格鲁乌(GRU),是苏军总参谋部情报部的简称,其历史就目前而言显得十分混乱。究其原因倒不光在于GRU本身曾经几度沉浮,更主要的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像一位格鲁乌的叛逃者所写的那样……格鲁乌就一直是“苏联所有情报机构中最机密的一个”。
要看清“格鲁乌”的发展历程,我们只能从俄军自身的发展过程来看,因为“格鲁乌”本身就是完全隶属于军方管制的情报机构,这一点和偏向于情报的“克格勃”有所不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即1918年,苏联红军于6月份组建了东方战线,下辖5个集团军,同一天,东方战线建立第一个登记部,统管情报工作;随后组成的一些新的战线又都组建了自己的登记部和自己的情报网。然而此时苏联已经有了名为“契卡”的情报机构,也就是后来的克格勃。契卡也有自己的情报网,与是自然而然的处处与部队的登记部发生了冲突。到了年底,各个战线的登记部都开始正常运转,但是唯独红军总参谋部没有自己的情报机构,于是在10月21日,列宁签署法令,成立“共和国野战参谋登记处”,这是一个在俄国各红军部队已建的军事情报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军事情报最高领导机关,这就是最早的格鲁乌。“登记部”成立后,从契卡派去一个名叫阿拉诺夫的人去任部长,他在形式上仍然保留着契卡成员的头衔。从这时开始,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军队情报部门的首脑必须从秘密警察的高级官员中选派。
两年后,列宁在错误的情报指导下进攻波兰,战斗失利。痛定思痛,列宁决定整顿情报工作,扬·卡尔洛维奇·别尔津走马上任“登记部”。不久,别尔津对“登记部”进行了改组,组建了情报局,以代替“登记部”。后来这个机构被称为红军参谋本部第二局,最后定名为总参谋部情报部,即“格鲁乌”。
1937…1938年间,苏联发生了著名的大清洗运动,包括别尔津在内的大批红军情报部门人员被残酷的“清洗”,整个格鲁乌几乎陷于瘫痪状态。次年,苏联红军进攻芬兰,因情报跟不上被重创。
幸运的是,在这场###中大批在国外工作的格鲁乌人员得以幸存,这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牢固的情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