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失笑,还和以前一样不爱说话呀。
几人在一起聊了一会,其实也就是楚辞和温太傅说的比较多,他们针对三天之后要在宫里举行的比试聊的热火朝天,除了偶尔啾啾插两句童言稚语之外,寇静和虞稔都一言不发,认真地听着他们说话。
不多时,有人找了过来,说是那边的剧又开始演了,请他们过去看。送走了他们三人之后,楚辞和寇静来到膳房,此时午时已过去许久,除了刚刚的姜汤之外,他们腹中再无半点东西。
吃饭时,楚辞不再向以前一样,只低头享受寇静的服务。他吃到什么觉得好吃的,也开始往寇静碗里送。寇静欣喜不已,只觉得这顿饭是他这么久以来,吃得最开心的一顿。
饭毕,寇静虽然很想继续待在这里,但是他还有任务在身,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楚辞目送他离开,也去到各个表演的院子,看一看学生们的情况。
上午每个院子里只演了两场,因为当初他们一共分了五组,排练了五场戏出来,所以每演完一场,他们都要移到别的院子赶场,每个剧本都要表演三次才行。
相较于云梦园里的达官贵人而言,其他两个园子里的老百姓就热情多了,不止掌声雷动,叫好声也是接连不断。他们中有的读过一些书,有的大字不识一个,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看故事。
上面的人说的都是大白话,讲的道理却是那么的浅显易懂。如果说,孔夫子原来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象征着读书人的形象,那么看了这些故事后,他们才真正地了解到孔子的智慧。
说实话,刚开始皇上下圣旨说要把孔夫子的诞辰变成举国欢庆的日子时,他们心里都有些不太乐意。这什么“圣诞节”也不知到底怎么过,难道他们也要学那些学子一样,做诗写文章祭祀吗?
现在看了庄严肃穆的祭孔仪式和这些生动有趣的课本剧,他们心里才真正明白了佩服了。怪不得那些书生一天到晚都“子曰、子曰”的,原来是因为孔夫子确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说的话也都很有道理。
忙碌的一天终于过去了。楚辞和其他的人一起站在门外送他们离开时,都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为了这次的活动,他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心血,现在能收获满满的称赞声,他们又怎会不欣慰呢?
待客人全部离开之后,天已经擦黑了。楚辞在这里用过饭后,迟迟不见张虎来接,心下便有些奇怪。难道是那人的爷爷受伤太重,这才耽误了时间?张虎的身手楚辞是放心的,何况他身边还有那个常小,应该发生不了什么事的,而且张虎已经学精了很多。
再说张虎这边,他之前在园子看剧本。正看得兴起时,突然有人过来找他,并且交代了他几件事情,还推了个孩子给他。
张虎一听是楚辞的吩咐,立刻便起身了。他带着那个孩子一起去取马车,然后快速地回到了国子监中。张虎进了楚辞的房间一会,就把那用盒子装着的人参找了出来。
楚辞带来的这半根人参此时已经只有小半根了,之前他会试的时候用了一些。李大夫帮他炮制人参时曾经说过,这老参药性极浓,是个好东西,平常人只需用一点点,便足够了。
张虎将盒子放在身上,然后让这孩子带路,两人赶着马车又到了常小的家。
这里房子低矮紧密,和别处的房子一比较,这里看上去很是让人不舒服。
张虎也是穷苦人出身,他没有嫌弃这里的环境不好,很是热心地进去将躺在床上的常春背了起来。
常小十分感激,一边在前头带路,一边连声感激。
张虎说道:“你别谢我,都是我家老爷心善,下次你见到我家老爷,再谢谢他吧。”
常小赶紧点头,表示明白了他的意思。
两人来到一家名叫“福安医馆”的地方,常小刚走进去,坐镇店中的一个大夫就认出他来了。
“怎么,钱筹到了吗?”那个大夫笑眯眯地看着他,一脸的市侩,看上去有些违和。
“朱大夫,我没筹到那么多钱,但是我们现在有人参了,您不是说只要有人参就可以救我爷爷吗?求求您救救他吧!”
听说常小不从他这里买人参了,朱大夫笑脸一滞,立时就放了脸。常小没有察觉他的变化,将他爷爷扶下来之后,便将张虎递给他的人参拿了出来,放在朱大夫眼前。
朱大夫看着这小半根人参,眼中精光一闪,说道:“这人参太少了,恐没有效果,这参其他的部分在哪里呢?”
“我家老爷给吃了。”张虎如实回答。
“唉,罢了。看在你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我就帮你一把。”说着,朱大夫将这小半根人参放了起来,转过身从上方的药格里取出一根又白又胖的大人参。
“这,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常小有些为难。
“就当日行一善吧。”朱大夫很是随和地说道。
张虎觉得,这位大夫真是太好了。他家老爷那些人参据说还可以值很多钱,这人的人参都快赶上萝卜了,竟然就这样送人了,到底还是好人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