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真实的大清历史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驻守南京的清军,本来势单力薄,岌岌可危,见有此等喘息之机,便以诈降术稳住郑军,待援军集合完毕,迅速发动反攻,最终大败郑军。

大战就这样遗憾地结束了,南明最好的也是最后一次复兴机会也从此擦肩而过,郑成功在伤心自责中回到大本营厦门。虽然第二年(1660),他又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大败乘机来攻的清军,搞得清将达素羞愤自杀,这一次胜仗,使军威复振,但东南抗清大势就像西南一样已江河日下,颓势难挽了。

诚然,南明与大清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当时想彻底打败后者,恢复中原,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西南与东南保持与清人的对峙局面,待机而发,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说东南抗清,郑成功要是真能取得长江之役的胜利,夺取南京,可想而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好形势,而这本来是可以做到的,最后却毁在了自家手上!这让人遗憾之余,心痛,心痛,还是心痛!

回首郑成功十五年(1647—1662)抗清斗争,原来这还不是惟一呢,前前后后他曾多次因为自己的原因,错失了力挽狂澜的好机会。有对己,更有对整个南明的,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人诟病他的原因。

确实,郑成功身上有很多不足,性格的暴烈严酷就给他的事业带来不少麻烦,后面要说的施琅事件以及他的死,都与此有关。但更为严重的是他太多考虑小集团的利益,竟置大局于脑后,往往对南明抗清之势,甚至反过来对他个人的小势,也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北伐的事便可略知一二,郑成功之所以不及时攻打南京,却采取围而待降的办法,除军事判断上的失误,也是想既要取得胜利,又要最大限度保持实力不受损。结果怎么样?还不是鸡飞蛋打,两头没捞着!

如果说起兵之初,郑成功挖同是抗清的鲁监国(曾与郑氏支持的隆武政权抗衡)的人马,兼并族人郑联、郑采的队伍,乘机剥夺叔叔郑鸿逵的权力,还能理解为要壮大力量之举,*的惯常狠辣使然,那潮州事件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本来潮州守将郝尚久(原李成栋部下)与郑成功一样,当时都是站在永历帝(1646—1661在位)大旗下的,标标准准一家人,郑成功却因潮州富饶,可将其做一个后勤保障基地,不顾永历政权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带兵打将过去,结果逼得人家降了清不算,反过来还与清联合打得你丢盔弃甲而去。

远不止此呢!后来李定国欲拿下广东,使西南与东南两大抗清基地连成一片,开创南明中兴之大业,希望郑成功能配合,对广东来个东西夹击。以当时的情况看,广东守卫之清军只有尚可喜与耿继茂(耿精忠之子)等的三万军队,李郑合作打败他们不成问题。

郑成功口头上也是满口答应,但当李定国先后发动肇庆特别是新会大战时,他除了派一支偏师出去晃一下,基本上是坐山观虎斗,任凭清增援部队赶去,重创击退李军。

原来他是害怕李定国一旦成功,两边连成一片了,自己在东南的独立性就会大打折扣,况且后者威望实力又远超过他,以后朝堂上岂不受制于人?说来说去,还是私心膨胀啊。

说到这里,要说郑成功没问题,真讲不过去了,但是否就该给他扣一顶什么大帽子呢?显然不合适。有一句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上本就没有高大全者,又何必强求某一个人呢?做了英雄的不是说就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啊。

试问古往今来,有多少事能从头到尾一个色,不带一点杂质的?又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为大家舍小家,彻底把个人利益抛置脑后的?尤其是搞政治的!

就是李定国,这位看起来一心为复兴华夏而奋斗的顶天立地的大英雄,PK孙可望获胜后(见《摄政卷》),猜忌防范刘文秀仿若孙对他,也未能在孙的部属与自己老部下之间一碗水端平,导致大局利益受损。

至于郑成功,就更不会了,过去把他塑造成高大全,本来就是不符合实际的,应该重新客观地、立体地看待他。但不管怎么说,他仍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大英雄。

能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已经够崇高了,太多太多的人不都在干低眉顺目的事吗?还有不少人做那可耻的民族背叛者,而他不仅昂起高贵的头颅,还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斗争中,毅然肩肩起东南抗清的大业,并坚持到最后一刻呢。

抗清已是雄伟业(下)

也许有人会说,郑成功也不是什么意志坚定者,他与清廷还议过和呢,并且能找出一堆证明材料来,包括郑成功自己说过的话。

怎么讲呢?政治是复杂的,斗争是莫测的,如果非要去较个真,每件事都究个底,可以讲历史上的政治人物,清白无瑕者寥寥,就是帝王的楷模唐太宗,当年为了确保起兵成功,不也和老爸向突厥称过臣吗?关键还是要看根本,看最大处啊。

议和往往是一种策略手段,这次郑成功与清廷议和同样如此,双方都各有打算,都在力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是招降与投降这么简单的。郑成功要真是像他老爸那样,有奶便是娘,答应清廷的条件,东南沿海他不照样可以独霸一方,构建他的实际小王国吗?

但郑成功拒绝了,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与清廷议过和。这里单说拒绝的直接原因,不愿剃发易服,不也更好地证明了人家的民族气节吗?太多背叛者,还求之不得地想要凭此换取荣华富贵呢。

不像现如今花个几块钱理个发OK,那时剃不剃发,可是涉及民族尊严甚至兴亡的大事,郑成功能坚持这一点,就说明他虽在具体的斗争策略上,有着这样那样私心的考虑,但在最关键的大局上,他的服从是毫不犹豫、坚定不移的。这些还不够吗?还不能瑕不掩瑜吗?

可现在有一股明暗交汇之流,在狂捧某些人的同时,非要踩踩郑成功,尤其是他的儿子郑经,看看现在都被歪曲成什么样了!还是那句话,对事对人,关键看根本。  以后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会专门论及相关情况,这里暂不多叙。仅问一点,郑经和他父亲一样,可是一生只穿过华夏衣冠啊,试问原来大明子民有几人做到了?好了,施琅一事还在那等着呢,咱们赶紧过去看一看吧。

要说十七世纪与台湾有关的人当中,施琅现如今的人气可是越来越旺了,虽不及高高在上的康大帝,但隐隐已有超越郑成功的势头。

那施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乍一讲,你可能还真有点不信。其实他这个人有点类似于郑芝龙,纯粹的实用主义者,作出人生重大抉择时,从来不会被国家民族这些东西所左右。一句话,一个单为自己奋斗不息的人。

他最早是郑芝龙的部下,当过副总兵,与当总兵的叔叔施福,在郑的部队中举足轻重,后随郑芝龙第一次投降了大清,成为李成栋的部下。待李反清复明后,他又成了明军将领,因受歧视,转而投奔了当时热心关怀过他的郑成功,继而又与后者决裂,再投清军。如果仅从投奔主子的多少和反复来看,施琅还在吴三桂之上呢。

至于施郑为何决裂,郑成功当然有责任,他过于暴烈严苛,激化了与施琅的矛盾,但若论首要责任,还是施琅自己,他的性格比起郑成功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严重的是他还相当恃才傲物,也爱摆老资格,平时根本不把郑成功放在眼里,你说这怎么能跟领导处理好关系?   怪不得施琅早年投奔的主子虽多,却没一个喜欢他,就是最后降清,起初也是不受重用的。

所以施琅在郑军中,可想而知啥情况了,被郑成功暂放一边,自然心中忿忿不平,二人平时就摩擦不断,后因一个偶然事件彻底闹翻。

郑家有一旧将名曾德,在施琅麾下任职,后因事得罪施琅,逃入郑成功处,施琅竟把他从郑那儿抓了回来,还置郑一再要求放人于不顾,擅自斩了。你说哪一个领导能容忍自己的部下这样干?郑成功能不恼火吗?于是下令拘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