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眼见得大势已去,“三军溃乱,情知事急,一脚踢翻了金交椅,便望深山中奔走”。这一脚很有意思,他一脚踢翻的,不仅仅是区区一把金交椅,而是整个农民起义的成果。龙椅散架了,整个农民起义,也终于散架了,烟消云散,一去不复返,而最终,方腊被鲁智深一禅杖撂倒,将他的运动生涯划上一个不怎么圆满的句号。
小说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需要,刻意丑化方腊,歌颂“受招安”的“顺民宋江”。所以我们在小说中见到一个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昏庸无能、任人唯亲的草头天子。方腊的失败告诉我们:干任何一件事情,要本着全心全意的态度去完成,即便失败了,也问心无愧。如果存在私心,任人唯亲而不是唯贤,不管能取得多少华丽的面子工程,最后终将灭亡,成为一段尘封的回忆。
历史上的方腊虽然失败了,但是他虽败犹荣,他比宋江更关心百姓疾苦,而且为广大贫苦农民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新局面。方腊起义,有自己的革命纲领和口号,代表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意愿,为推翻北宋王朝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宋江,只是目光短浅的小吏,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升官发财,和方腊“拯救苍生”的目的完全不同,宋江只是利用了人类原始的生存愿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来拉拢人心。当宋江在劫掳了梁山周边所有的富裕城市的时候,梁山已经和大宋政府一样,冗兵、冗官、冗费严重,没有持续经济来源的宋江,只能在半推半就之下投降了大宋政府。梁山本身就是个政府缩影,而宋江,正是由于他的历史局限性,梁山泊起义,始终只是影响很小的小市民暴动,远不能和波澜壮阔的方腊起义相提并论。
方腊牺牲的时候,宋江正得意洋洋地跨马游街。套用现代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者方腊远比生者宋江崇高。而事实也证明了“鸟尽弓藏”这一千古良句,方腊前脚走,宋江后脚就跟来了,当宋江来到奈河桥,刚刚饮下孟婆汤的方腊,已经再也认不出这个黑矮胖子的本来面目。
两银子造就梁山水军创始人
两银子造就梁山水军创始人
正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梁山泊方圆八百里,芦苇茂密,港汊纵横,水势浩渺,茫茫荡荡。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才能使梁山起义军坐拥地利,攻防自如。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以此为根据地,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梁山水军,是防护梁山的第一道武装力量,下辖八员头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其中除李俊的跟班二童属于地煞星,其余六人均得以顺利进入天罡星团体,算是梁山各派系中分得蛋糕较大的既得利益者。
这八人里面,三阮属于晁派,一李二张二童均属于宋派,看起来有点水火不相容的意思,然而水军集团内部关系相当融洽,八人之间早已摈弃门户之见,团结友爱,精诚合作,成为梁山上为数不少的模范部门之一,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征大辽后,看见大宋政府如此不公,六名水军核心将领向上级打申请报告“打回老家去”,虽然最后被驳了回来,但水军目光之远见,可见一斑。
梁山水军头领,几乎个个拥有独立思考的头脑,他们不像李逵那样,完全就是个没有思想的杀人武器。而正是水军首领的为人处事颇有主见这一优点,导致他们的结局欢笑远多于泪水,不管生者死者,均得以流传后世,大名远扬。
先说水军的创始人三阮,他们可是唯一的三兄弟组合。
梁山中兄弟组合计有:宋江宋清,孔明孔亮,穆弘穆春,朱贵朱富,张横张顺,解珍解宝,孙立孙新,蔡福蔡庆,童威童猛,三阮。共十组二十一人,其中天罡九人,地煞十二人。这天罡九席里面,水军兄弟就占了五席,成为比例最大的人群。当然这还要感谢三阮的母亲,养育出三个杰出的占指标的儿子正是她的功劳。(我一直怀疑其实阮家兄弟本有七个,因为种种原因夭折四人,倘若七人都在,那不就是葫芦兄弟组合么?)
这十对兄弟中,唯一能够冠以“英、雄、豪、杰”等后缀的只有阮家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余的人,哪怕宋江这般地位,也没人叫他们“某氏双雄”的,施耐庵对三阮的厚爱,可见一斑。
三阮的落草,和林冲、宋江等完全不同,导致他们身份改变的唯一因素,就是贫困的生活。林冲、宋江作为政府军官、公务员,衣食无忧,但是三阮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在腐朽的北宋末期,基本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小说中阮小二率先登场亮相,不过却算不上什么“光彩照人”的模样。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而后续的小七和小五,也基本和大哥着装标准看齐。三人住所也只是几间破草房,门外晒着一张破网。三兄弟中,只有阮小二结婚了,两个弟弟尚处于单身状态。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个家庭都绝对属于贫困户级别。
有三个壮劳力的家庭竟然挣扎在温饱线上,想想有点意料之外。不过既然白道有政府官兵时常下乡打秋风,黑道上梁山王伦蛮横封锁捕鱼水域,石碣村三阮日子难捱也在情理之中。
三阮虽然贫困,但是为人相当豪爽。吴用来游说他们入伙,三阮在身无长物的情况下,依然赊帐请吴用吃了两顿饭:
四个人坐定了,叫酒保打一桶酒来。店小二把四只大盏子摆开,铺下四双箸,放了四盘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阮小二道:“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话,没甚孝顺。”吴用道:“倒来相扰,多激恼你们。”阮小二道:“休恁地说!”催促小二哥只顾筛酒,早把牛肉切做两盘,将来放在桌上。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小七便去船内取将一桶小鱼上来,约有五七斤,自去灶上安排,盛做三盘,把来放在桌上。阮小七道:“教授胡乱吃些个。”四个又吃了一回,看看天色渐晚。
中国人凡事好讲个“吃饭文化”、“酒桌艺术”。吴用借口“来而不往非礼也”。立马又回请三人吃了一翁酒、二十斤牛肉、两只鸡,顺便还将阮小二的赊账还清。这一手,可谓干净利落漂亮之极!
中国古代宣扬“义气”一说,不乏“一饭之恩永世难忘”、“芦中穷士义所不为”等经典案例,吴用收买三阮,也是用了这一招。都说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在这么隆重的“恩惠”下,三阮对吴用感恩戴德,也不足为奇了。再加上吴用四处挑唆大宋政府如何不公,人生在世当建功立业,三阮脑子一热,撸起袖子就击掌为誓,从此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吴用最后那顿饭,一共消费了银子一两,而这区区一两银子,就收伏了三条生龙活虎的汉子的终身!
三阮的上山,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王伦时代的梁山,水军力量一片空白。晁盖时代大大不同,三阮率领十数渔家,便能顺利击败何涛。而后续上山的李俊二张二童,和三阮一起,更是将梁山水军发扬光大,成为一支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
梁山陆军部队,虽然人数众多,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