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朝开元盛世持续了多久 > 2不赏边臣(第1页)

2不赏边臣(第1页)

刚正不阿的宋璟从担任宰相以来,始终贯彻和执行姚崇时代所遵循的一切,在此基础之上,他更加严守法度,任人唯贤。对于有能力者,他尽力提拔,对于立功者毫不犹豫的赏赐。

可以说帝国在这位良宰的治理下,依然稳步的向着最辉煌的时刻迈进。

然而在这征途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宋璟像是一位预言家那样,对于该怎样赏赐有功者,宋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开元四年(716年)说起。

那一年的六月二十九日,突厥的默啜可汗率领本部大军向邻部的拔野古部落发起了进攻,结果大获全胜。不过在班师凯旋的途中,默啜却遭到了伏击,由于放松了警惕,军队遭受了重创,默啜也不幸被人从背后将身体砍成了两截。

砍断默啜身体的人,是一个叫颉质略的人。

颉质略正是来自于拔野古部落,再闻听自己的部落被默啜洗劫一空后,他决定采取突袭的方式进行报复。当颉质略砍断阿史那默多的身体后,并没有在乱军中过多的停留,而是切下了他的头颅,绝尘而去。

偷袭成功,颉质略内心十分兴奋,但接下来他要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提着默啜的人头,自己该往何处去。

返回自己的部落是有风险的,甚至还有可能会给整个部落带来灭顶之灾,但放眼偌大的突厥地盘,实在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思虑再三他投靠敌对阵营——唐朝!

当时大武军(今山西省代县北)子将郝灵荃正出使突厥,所以颉质略决定先去找他商议对策。事实证明郝灵荃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边境防范突厥这么多年,现在居然敌方阵营的人会送来了默啜的人头,面对这份大礼,郝灵荃的嘴巴乐开了花,在他看来有了这颗人头,自己将会前途无量。

大唐开国近百年来,能够得到突厥可汗首级的能有几人,现在我郝灵荃已经做到了,立下这样的奇功,朝廷一定会为我加官进爵。

带着这份美好的愿望,郝灵荃和颉质略来到长安,将默啜人头进献给了皇帝李隆基,而李隆基也确实很是兴奋,下令将默啜的人头悬挂在城门上示众,同时让当时还是宰相的姚崇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研究对该怎样对郝灵荃进行奖赏。

然而我们的郝灵荃同志运气实在差劲,他左盼右盼,上盼下盼,最终等来了消息却是姚崇被罢相的消息,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暂且搁置,不了了之。

但郝灵荃依然没有丧失信心,姚崇不干了,总还有别人,然而他的运气的确不是一般的差,等到宋璟上台后,虽然为他加官进爵,但是足足等了一年多的郝灵荃,居然等来的只是一个正五品的郎将官职。

从原来的大武军子将到五品郎将,郝灵荃只提升了一个品级,换句话说只多拿了一级工资,这和郝灵荃当初的期望值相去甚远,问题的关键是,郝灵荃并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这位仁兄在听到消息后,顿时委屈的嚎啕大哭,急火攻心之下,居然一命呜呼,算是典型的憋屈而死。

如此看来有的时候,人真是不能和命争。

唐朝开国之初,唐俭也是奉命出使突厥,在突厥呆了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功绩,算是公费旅游了一趟,可是回来后居然当上了户部尚书,而且李世民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可谓是功成名就抱的美人归。

我想郝灵荃之所以那么委屈以至于因此一命呜呼,很可能是想起了唐俭当年的经历,当时在郝灵荃的心中一定会说上这样一句话:同是奉命出使突厥,而且我还立下了大功,为什么奖励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站在郝灵荃的角度而言,他的确应该得到更高的奖励。但是宋璟不赏,也的确有他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在姚崇提出的《十事要说》中,有一条是“不求边功”,姚崇提出这一点是基于大唐帝国在此之前很多年四处征战,有很多都属于穷兵黩武式的征伐,最终导致无功而返,姚崇针对李隆基的追求,认为要想继续缔造盛世的局面,必须至少在十年内不求边功,其实等于是不再对外进行领土扩张。

基于这样的一种指导思想,在姚崇当政的四年中,严禁那些边境的守将主动寻衅滋事。因为武将不同于文官,要想升官发财,必须通过创建军功来实现,现在禁令一出,如果你为了创建军功主动寻衅滋事,那等于是触犯了法律。所以时间一长守将们也就不愿意做这有风险的事。

但有一点请注意,对于外来的侵略,守将们绝不能有所怠慢,如果到那个时候出工不出力,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