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夺宫书籍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的孩子。这个孩子被丙吉取名为刘病已。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生了重病,往来于长杨、五柞宫殿之间调养。有人想在汉武帝病重间再次兴风作浪,指示看风水的上书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多疑的汉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说,关押在长安监狱中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之。老皇帝希望通过这样决绝的方式来扫除一切对自己权力的威胁。

内谒者令郭穰连夜赶到丙吉主管的监狱,要执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关闭监狱大门,拒绝使者进入。他隔着墙壁高喊:“皇曾孙在这里。其他人因为虚无的名义被杀尚且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亲生的曾孙子啊!”双方僵持到天明,郭穰还是进不去监狱。他只好返回宫中将情况报告给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抗旨。汉武帝受到这次挫折后,反而头脑清醒了许多,叹气说:“这也许是上天借丙吉之口来警示我吧!”

白发思子(3)

汉武帝没有追究丙吉的罪过,也没有继续下达杀犯人的圣旨,相反却宣布大赦天下。说来也奇怪,不久汉武帝的病竟然好了。

就是这个刘病已在18岁的时候即位成了汉宣帝。西汉的皇室血脉最后还是回到了刘据这一系上来了。

汉宣帝初即位,就下诏给祖父刘据彻底平反。他认为“故皇太子”(指刘据)在湖县遇害,还没有谥号。现在皇上要年年祭祀他,需要给他议谥号,置陵园。其实,刘病已是想以此行动实质性地恢复祖父的帝王待遇。有关部门很快遵照皇帝的意思奏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国,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 刘据被议了一个不太好听的谥号“戾”。戾,就是恶的意思。但有个谥号总比没有强。刘据因此也被称为“戾太子”。埋葬戾太子的湖阌乡邪里被称为戾园,埋葬戾太子妃的长安白亭东被称为戾后园。因为刘病已的父亲史皇孙也被追谥为“悼”,埋葬他的广明成乡则被称为悼园。各人都得到了隆重的改葬。

8年后,有关部门再次上奏:“《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悼园应该改称尊号为皇考,立庙,将园林修建位陵寝,以便四时荐享。守寝的居民应该增加到一千六百家,成立奉明县。戾夫人改尊号为戾后,置园奉邑。”至此,刘据一家完全恢复了帝王的身后待遇,无论是名义上的,还是实质上的。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前几代人的过错,迟早会被后人给纠正过来的。

辅臣争权(1)

249年初,魏国大将军曹爽某晚做了个噩梦。在梦里,两只虎衔着雷公,雷公将一个两升的碗放在曹家庭中。曹爽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很厌恶,就去问占卜者。负责占卜的灵台丞马训解梦说:“您将会有刀兵之灾。”这几乎是砍头族诛的同义词。”

任何权力安排都是现有权力格局的反应,同时反过来影响新的权力格局。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经过一番权力暗箱操作,司马懿和曹爽两人共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曹睿的意图是希望在身后形成功臣和皇族共治的局面。司马懿是三朝老臣,功勋卓著,是功臣集团的代表。曹爽出身曹氏宗族,血统高贵,是皇族势力的代表。曹魏政权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功勋世族和曹氏宗族的支持上面。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著名的世族。这个温县现在还叫温县,属于河南省焦作市。现在温县的对外宣传口号就是“司马故里,太极故乡”,可见司马懿的家乡父老还是很以他为荣耀的。曹操起用了司马懿,但不太喜欢这个小后生,没有重用。曹丕和司马懿却很合得来。司马懿在曹丕时代逐渐显要。魏明帝时,司马懿成为负责对蜀汉作战的主将。238年,他又率兵平定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成为魏国声望甚高的三朝###。

曹爽之所以成为曹氏皇族集团的首领,和他的父亲曹真有着密切的关系。曹真是曹操同族子弟。曹真的父亲曹邵是最早随曹操起兵的###之一,不幸早年阵亡。曹操很照顾阵亡兄弟的遗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曹真长大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曹丕即位后,他先任镇西将军,假节,督雍凉州诸军事,开始显贵。曹丕死时,设计了曹真、陈群、司马懿“三驾马车”的身后权力格局。三人共同受遗诏辅政,其中曹真迁大将军,为首辅。曹睿在位时,曹真因为主持对蜀作战,再升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达到了臣子能够达到的最高权位。曹真这个人,能力其实一般,除了苗正根红这个优势外,终生小心谨慎,恪守臣子之道,对曹氏祖孙三代忠心耿耿。曹魏重用曹真,就是看重了这两大优点。他的优势可以和陈群、司马懿等干臣的能力相结合,拱卫皇室。

曹真病逝时,魏明帝曹睿下诏表彰他“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曹真死后,长子曹爽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另外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皆封为列侯。曹真家枝繁叶茂,俨然是皇权的重要支撑力量。

曹真显然也希望儿子曹爽能够继承自己的性格和优势,在辅佐皇室的同时保存家族的荣华富贵。谁想到,曹真的奋斗和功绩在使自己的后代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同时,也使家族走向了灭族的危险边缘。

曹爽的权力之路走得太顺利了。

曹爽字昭伯,年少时以“宗室”、“谨重”这两个特点为人所知,可以看成是父亲曹真的翻版。魏明帝曹睿还是太子的时候,和同辈、同龄的曹爽走得很近,两人关系亲密。曹睿即位后当然要依靠曹爽这样的同族兄弟和发小了。曹爽于是开始入仕,历任散骑侍郎、城门校尉、散骑常侍、武卫将军,宠待有加。这样平坦的履历虽然让曹爽积累了一定的行政经验,但显然不能参透政治的实质,领悟政治的技巧。

曹睿病重选择权力委托人时,在叔父燕王曹宇和发小曹爽之间选择了曹爽作为皇族的代表。为什么选择曹爽呢?除了上面陈述的原因外,还有历史的惯性在发挥着作用。曹睿的父亲曹丕就设计了由曹真为代表的皇族和功臣集团共治的后事,曹睿决定继承这样的安排。事实上当时的权力构造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惯性使然,曹爽也就机缘巧合,在曹睿的病榻前被突击提拔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成为父亲之后的又一个首辅大臣。明帝死后,曹爽年幼的侄子齐王曹芳即位,晋升曹爽为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万二千户,并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待遇。

辅臣争权(2)

当曹爽受命辅政的时候,他对曹睿的感情是真挚的,既悲伤童年伙伴的去世,又感激皇帝的重托,感觉重任在肩。在曹爽悲伤哭泣的时候,太尉司马懿也匆忙从外地赶来,受曹睿遗诏辅佐少主,成为第二辅政大臣。在葬礼上,司马懿没有太多的眼泪。他经历过太多的政治场面,对死亡和荣誉已经熟视无睹了。曹芳将是他侍奉的第五位主子。他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着朝野的一切。当年,枭雄曹操就是被这个可怕的眼神所震撼,觉得司马懿这个年轻人心术不正,弃而不用的。

曹爽和司马懿相比,实在是太嫩了。尽管曹爽一夜之间身居首席辅政大臣的高位,但他心里清楚,无论资历、功劳、能力还是在朝臣中的威望和根基,自己都不能与同朝辅政的司马懿相提并论。当年,司马懿和父亲曹真一起领兵作战的时候,曹爽还在和曹睿一起玩捉迷藏。曹爽因为司马懿年德并高,用对待父亲的礼节礼遇司马懿。虽然自己爵位在司马懿之上,曹爽凡事都不敢专断,都和司马懿细心商量。司马懿对曹爽这个晚辈也比较满意,表现得非常客气。

然而曹爽毕竟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贵族公子哥。这样的人即便能力太高,也不会学会珍惜,不会真正的谦虚谨慎,不会理解稳重、心机对政治的重要意义。同时长期的优越生活条件养成了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的习惯。没过多长时间,曹爽贵族公子的性情就显露出来了。他不像刚主政时那般勤勉政事了。他的身边也逐渐聚集了何晏、丁谧等贵族子弟。这些人共同推戴曹爽。他们虽然能力不济,但从小就在争权夺势的大环境中耳濡目染,劝说曹爽不要将权力与他人分享,要独断专行。其中何晏就多次劝说曹爽:“司马懿有政治野心,而且很得民心,我们怎么可以对这样的人推诚委权呢?”说一两次,曹爽没有反应,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曹爽心里的小九九就活动了。他也想专权,也有皇族的尊贵心。最终,曹爽决定首先对司马懿发动进攻。

曹爽让二弟曹羲替自己上表,请皇帝转任司马懿为太傅。太傅虽然地位崇高,但并不直接指挥部队,也没有直接负责的领域,完全是虚职一个。曹爽这一招叫做“明升暗降”。曹羲的上表对司马懿极尽吹捧之能事,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古代公文写作和###的双重教科书。笔者不厌其烦,节录精彩片断供读者“观瞻”:“臣闻虞舜序贤,以程、契为先;成汤褒功,以伊、吕为首……今臣虚阁,位冠朝首,顾惟越次,中心愧惕,敢竭愚情,陈写至实。夫天下之达道者三,谓德、爵、齿也。懿本以高明中正,处上司之位,名足镇众,义足率下,一也。包怀大略,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勋,遐迩归功,二也。万里旋筛,亲受遗诏,翼亮皇家,内外所向,三也。加之耆艾,纪纲邦国,体练朝政;论德则过于吉甫、樊仲;课功则逾于方叔、召虎;凡此数者,懿实兼之。臣抱空名而处其右,天下之人将谓臣以宗室见私,知进而不知退。陛下岐嶷,克明克类,如有以察臣之言,臣以为宜以懿为太傅、大司马,上昭陛下进贤之明,中显懿身文武之实,下使愚臣免于谤消。”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曹芳和司马懿都没有办法拒绝。再加上司马懿这个政治老手对曹爽的突然袭击根本没有防备,当场措手不及,只好接受“升迁”,乖乖地交出兵权和政权,似乎转瞬间丧失了实力。

没有想清楚这场###的必要性和后果的曹爽随即在人事上对朝臣做了一次大的调整。他让二弟曹羲任中领军,三弟曹训为武卫将军,控制了京城洛阳的军队,负责皇宫的警卫;五弟曹彦任散骑常侍,另两个弟弟曹则和曹皑以列侯身份出入宫禁,就近影响、控制曹芳。同时,曹爽还将因“浮华交会”而在曹睿时期遭贬抑的何晏、邓飏、丁谧、毕轨等纨绔子弟重新启用,各任要职,作为心腹。这一连串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历史上的很多野心家费尽心机要营建自己的政治集团,历尽艰难坎坷,没有人像曹爽这么容易就实现目的的。但曹爽和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最大不同点还在于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抱成一个政治小团体。难道仅仅是为了专权享乐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辅臣争权(3)

《三国志》载:“由是爽恒猜防焉。礼貌虽存,而诸所兴造,皆不复由宣王。宣王力不能争,且惧其祸,故避之。”现在的辅政大臣依然是两个,曹爽依然对司马懿保持着礼貌。但所有的政务都不经过司马懿了。司马懿惹不起曹爽,干脆长期称病,不上朝了。

人,始终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最忌所用非人。

先来看看曹爽所用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何晏是曹爽集团的重要人物。他的出身非常复杂,和曹氏家族的关系也非常暧昧。何晏从血缘上来说是汉末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他的母亲尹氏,已经嫁入何家,生下何晏了,还被曹操抢走,做了曹家的夫人。还有传闻说何晏是尹氏在曹家生下的,何晏的身世便变得扑朔迷离了。何晏从小在曹魏的皇宫中长大,干脆和公主结婚。他和曹家的关系既密切又尴尬。平日里,何晏“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还公开好色,是扭捏作态的奶油小生和派头十足的公子哥儿的混合体。当然,他也有好的一面。何晏是魏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气,对老庄学说很有研究,写作了《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数十篇,被后世认为是盛行于魏晋的“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大凡有点小成就的公子哥都好卖弄,何晏就尤其缺乏自知之明,到处炫耀自己的才学。曹丕特别憎恶他,每次都不呼何晏的姓名,而叫他“假子”,毫不留情地揭何晏的老底。就这么一个人,曹爽将朝野的选举大权交给了他。

集团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邓飏字玄茂,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后人。邓飏很小就闻名于京师,不仅因为才能,更因为邓飏与李胜等人浮华虚夸,即使担任中书职务时依然奢华随性,不正经。因此他们这批人都被朝廷斥退。邓飏这个人还贪财好货,之前在宫中担任职务的时候曾经暗中许诺授予臧艾显要官职。臧艾就将父亲的小妾送给了邓飏当做礼物。京师里流传有关这件事情的段子说:“以官易妇邓玄茂。”邓飏推荐提拔的人都是这样的情况。何晏选举不得人,邓飏这个同伙难辞其咎。

何晏等人专政后,共同私自分割洛阳、野王典农屯田系统的桑田数百顷,还将汤沐地等吞为私人产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私分国有资产”。他们不仅窃取官物,还公开向地方州郡索取贿赂。相关部门慑于他们的权威,不敢抗拒。何晏等人与廷尉卢毓素来不和。卢毓的属下官吏有小过,被何晏等人抓住把柄,穷究卢毓的责任。何晏在事情尚无定论之前,迫不及待地派人收取了卢毓的印绶,然后再向朝廷奏闻。对位列九卿的人何晏都敢猖狂如此,他们作威作福的程度可想而知。

曹爽个人饮食车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还私取曹睿生前的才人七八人和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到自己家伎乐。后来曹爽的胆子越来越大,伪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到邺台,让曹睿的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供私家使用。这些都是侵犯皇室,大逆不道的罪行,曹爽都肆无忌惮地做了。他还建造窟室,在四周陈列绮疏,多次和何晏等人在其中饮酒作乐。曹羲非常担心哥哥的行为,多次劝谏曹爽要收敛言行,约束心腹。曹爽不听。曹羲就写了三篇文章,陈述骄奢淫逸导致祸败的历史教训,言辞恳切,委婉地劝诫曹爽。写完了,曹羲托几个弟弟将文章转折交给曹爽。曹爽知道弟弟的文章是为自己写的,非常不高兴,还是听不进去。曹羲之后多次劝谏、隐射哥哥,丝毫没有效果。他多次伏地哭泣不起。

曹爽执政几年间最主要的举动是发起伐蜀之役,想借机建立军功。久经战阵的司马懿知道军事并非曹爽所长,且伐蜀时机亦不成熟,劝曹爽不要贸然轻起战事。立功心切的曹爽被美妙的政治前景迷惑了,执意在正始五年(244年)亲赴长安,征发六七万军队进击蜀国。结果是“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