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一代雄主,此前,他用12年的时间麻痹了宇文护,最终将其一举诛杀,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而现在,他要完成一件对杨坚和隋朝而言至关重要的工作——统一北方。
美丽的陷阱
灭亡北齐、统一北方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北周大将韦孝宽是北周(西魏)由弱而强,北齐(东魏)由强而弱的见证者。将近30年前,韦孝宽在玉璧抵抗了来自东方的最后一波狂攻,终于逼得高欢无计可施,而后油尽灯枯、抑郁而终;3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汉子,如今也近古稀,然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又略施小计,搬除了灭亡北齐道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北齐的顶梁柱斛律家族;现在,希望就在前方。
为此,难掩激动的韦孝宽,上了一封很长的奏疏,详细探讨了灭亡北齐的战略方针,他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曰急攻;二曰缓攻;三曰不攻。
所谓急攻,就是跟陈朝(如今陈朝已经取代了南梁,以后我们会说到)合作,趁此良机,发动大军,一举灭亡北齐;所谓缓攻,也是要陈朝合作,分散北齐兵力,而后寻找机会,一击毙命;所谓不攻,就是跟北齐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彻底麻痹对手,使早已腐烂不堪的北齐政权自己灭亡自己。
韦孝宽的三策归结起来就是一点——北齐朝政腐坏至斯,不亡何待?
奏疏呈上后,宇文邕找来了伊娄谦,问道,我打算出动大军,要先对付哪个国家呢?伊娄谦脱口而出——北齐。宇文邕为此纵声大笑。
在经过了一番缜密细致(宇文邕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的准备后,公元575年七月二十五日,宇文邕正式发兵攻打北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战,也是杨坚第一次带兵出征,他跟广宁公薛迥率水军三万,自渭水进入黄河。
接下来的问题是——攻击目标。
宇文邕的意见是,直接攻击河阳,也就是说,以夺取洛阳为战略重心。然而,宇文弼、赵煚和鲍弘都不同意以洛阳为战略重心,他们要求沿汾河北上,以晋阳为攻击重心。三人提到了共同的一点——洛阳方面的北齐防御势必坚固,不好打。
这个说法自然是对的。自东西魏分裂,东西之争开启以来,洛阳就成为了东西之争的核心地带。在宇文泰和高欢的双雄时代,双方就已经在洛阳附近展开了两次大战,一次是河桥之战,另一次是邙山之役,但是无一例外,西魏都没有占到便宜,甚至邙山之役的失利还险些给了高欢进入关中、一举灭亡西魏的机会。在宇文护时代,宇文护也曾跟突厥联合,对洛阳发动过一次总攻,但是结果跟宇文泰时代并无二致——失败而回。
由于洛阳总是遭遇西方的攻击,北齐在此的防御力量,自是毋庸多言。
不过,真正有建设性的观点,还是赵煚提出来的,他认为洛阳是四战之地,一片平原,易攻难守,即便攻取,也很难防守,所以不具战略意义。
洛阳之所以不能打,在我看来,北齐防御力量很强还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应该是赵煚所说的——易攻难守的地理条件。
我们不妨看看六镇兵变之后,洛阳曾经几度易手:
在胡太后诛杀亲子后,公元528年,尔朱荣率军攻入了洛阳;
公元529年,陈庆之护送元颢,以七千南梁军,使洛阳再度易手;
就在同一年,尔朱荣率军南下,再度夺回了洛阳;
次年九月底,元子攸在洛阳诛杀了尔朱荣,当即,尔朱世隆派尔朱拂律率匈奴军一千包围洛阳,索要尔朱荣尸体,元子攸组织了一万军队,都未能破敌;
这年十二月初,尔朱兆率军秘密渡河,再度攻取了洛阳,生擒了元子攸;
公元531年,斛斯椿秘密逃回洛阳,诛戮尔朱家族,尔朱家族宣告覆灭;
公元534年,元修跟高欢斗争失利,被迫从洛阳出逃,东西魏分裂,洛阳从此落入东魏(高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