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好早些将剑法,枪法与身法合二为一。
事实证明,他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一路走来,眼看着许昌老曹的地盘即将到达。但马紫风却得知,老曹不知道从哪听说了自己的消息,竟然沿途派人等候。
来的人还不是别人,正是在老曹出征后,看家的荀彧荀文若。
“道长远来,文若有失远迎。不知可否有幸,约道长到许昌城中一叙?”
荀彧此来,并没有带多少人。但是在礼数上,却给足了马紫风面子。
因为他的到来,蔡文姬和彩儿再次回到了马车里,周仓相随在侧,警惕的看着他们。福伯则来了一个眼不见为净,眼睛微眯着装看不见。只有马紫风,面不改色的看着荀彧。
说来,三国时期,马紫风最为喜欢的人物之一就是荀彧。有能力,又忠诚。唯一的缺憾是,忠诚有余,却又不懂变通。
大汉日落西山,他仍心存侥幸,最终却落得郁郁而终。这让马紫风感到很惋惜,也很不值。
马紫风也没下车,坐在车上冲着他摆摆手,“文若无需多礼,我只问你一句话,你的回答若让我满意,我便随你去许昌盘桓几日。”
荀彧大喜,忙问答,“道长请讲。”
“你可知,自古朝代衰落之时,必有新朝建立?汉亡之势已经难以阻止,你又可愿意为了百姓,为了新的朝代而尽心尽力?毕竟,朝代更替,唯有老百姓是不会改变的。这天下不是谁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
一席话毕,荀彧的脸色就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他不是不知道这个事实,但是他就是不想去面对。
如今被马紫风一语道破,总觉得心里忽然多了一个疙瘩。
“此人的意思很明显,他不看好大汉颓败之势了,一个化外之人尚且知道百姓的重要,我又何必去纠结是谁当朝呢?”
“不……我如今还是汉家的臣子,既然是汉家的臣子,理应为汉家出力。可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我明明就懂,可我为什么就总是执迷不悟呢?大汉已然走向了尽头,天下诸侯分立。如果想要复汉的话,天下又会有多少百姓遭殃……”
荀彧的心中有两个声音在做着抗争,搞得他左右为难,脸色忽明忽暗。
“文若,你可知,你们当朝放的俸禄,饷银,哪个不是老百姓辛辛苦苦上交的国税?你虽为一朝臣子,但更是老百姓的臣子。孰重孰轻……”
看荀彧还在左右为难,马紫风便再次添了一把火。
一听这话,荀彧感觉到心中是一阵的豁然开朗。
“文若汗颜,多谢道长解我心中困惑,文若明了了。”
荀彧深施一礼,由衷的道了一声谢。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只言片语说出去,人家就会自动解读。不错不错……”
马紫风心里暗笑着,嘴上却说道,“说会话,贫道从未想过入城。原打算就这样一路前往想去的地方,所以,请文若见谅。”
说完,马紫风手一挥,碧海剑缓缓飘起,在一阵青芒闪动间,包裹着整辆马车以及车边的周仓,站眼见就消失在了荀彧等人的眼前。
“呃……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