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 > 第5部分(第3页)

第5部分(第3页)

老汉和那婢女又是千恩万谢,跟着萧家鼎先到了衙门对面的书斋。

果然不出所料,这里便有的刻印本出售。当下掏钱买下,带着二人来到了客栈。

客栈的掌柜看见萧家鼎已经换了一身书生长袍,心想原来是个读书人,幸亏自己没有轻视,赶紧点头哈腰的迎了上来。

萧家鼎跟掌柜借了纸笔,带着他们上楼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三人坐下。让那老汉重新把事情经过说了遍,又问了那婢女三娘,确定了事实经过,当下对老汉道:“按照衙门的规矩,代人争诉是不准的,甚至是要被打板子的,所以,我只能以你家亲属的身份代为起草,你看我算作你们家的什么人好呢?最好是那种衙门不方便查实的。”

老汉点点头,他也知道衙门这个规矩,想了想,道:“老汉在益州九陇县有一个侄儿,多年前被洪水卷走了,生死不知,要不,就委屈公子算作老汉的侄儿,如何?”

“如此甚好!你侄儿叫什么?”

“萧七郎。”

萧家鼎故作沉吟状,片刻,才道:“打官司不仅仅是写一张状子这么简单,还需要讯堂的。帮人帮到底,正好在下也姓萧,是个孤儿,为了方便诉讼,不至于给在下惹麻烦,在下就拜了老丈作伯父,算是那萧七郎,如何?”

老汉又惊又喜,道:“求之不得啊,只是这样,可是太委屈公子了。”

“无妨。都是姓萧的,五百年前是一家嘛!”萧家鼎心想,幸亏你也姓萧,要不然,我还得改姓呢。起身福礼道:“我的大名叫萧家鼎,家庭的家,宝鼎的鼎。记住了,以后有人问起你我的身份,你可记得认我这个侄儿。跟人就说你那被洪水卷走的侄儿已经回来了,就在县城里。”

“好的好的。”萧老汉忙起身还礼,那三娘也跟着以大礼相见。

萧家鼎之所以费这劲,因为他学法制史知道,唐朝的时候,特别是初唐,对户籍人口的管理非常的严格,外出必须持路引,也就是身份证。要想进衙门谋差事,来历不明那是根本不可能被录取的。现在有了这萧老汉的伏笔,自己伪造路引就天衣无缝了。

萧家鼎提笔写了一份状子,最后代笔人自己署名后面注明系告状人的侄儿。

状子写好,递给了老汉,道:“你拿去再告,要是有甚么问题,可以到客栈这里来找我。”

“多谢公子!”萧老汉和那婢女忙不迭的谢过,“这笔资……?”

“不用了!”萧家鼎微笑道:“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还用客气吗?”

萧老汉又连声称谢,这才带着婢女告辞走了。

萧家鼎拿出那三尺白布,铺好,提笔在上面写几个大字,自己看了看,觉得还不错,幸亏当语文老师的父母从小逼着自己背唐诗的同时,也逼着自己练毛笔书法,所以这书法还是看过过去的。

他等墨汁干了之后,把白布卷好,手里拿着,下楼出门往左,沿着大路往前走,一路到了江边,果然看见整条街都是串串的红灯笼,街上来来往往的,很多都是跟他一样身穿长袍的书生。也有的为了显示潇洒,这依旧寒意很浓的初春,已经摇着折扇了。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9章 五车诗胆

萧家鼎慢慢往前走,留神两边的**招牌,走不多远,果然看见那店小二所说的“翠玉坊”。高大气派的三层楼,比其他的**都高出一截。大门口更是莺莺燕燕的,衣着华贵的书生进进出出。

萧家鼎从路边一株柳树上摘下几根拇指粗细的枝条,将那写了字的白布做了一个挑幡,举着站在那“翠玉楼”门口,也不说话,只是面带微笑等着。

很快就有书生过来观瞧,见那挑幡上面是一副对联,上下联写的是:

五车诗胆,

八斗才雄!

横批:“以诗会友”

下面还有四个字,写的赫然便是:“七步成诗”!

中间树枝上还挑着那一串铜钱,用掉了一些,还有大概八百多文。

一个胖乎乎的书生正带着几个仆从准备进翠玉楼,见到一群人围在旁边,便好奇地过来,分开人群,到了萧家鼎面前,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的幡子,笑嘻嘻问:“七步成诗,有意思,但不知你尊姓大名,又要如何以诗会友?”

“在下萧家鼎,听闻益州诗冠天下,小弟酷爱诗赋,苦于没有良师益友,听说这里文人墨客经常流连,故此斗胆挑幡,以诗会友。有愿意接招的兄台,双方各出三个题目,请对方挑选其中一个作诗,做不出来算输!都做出来了,请在场各位点评谁胜谁败。彩头一贯钱!不过,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