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医生们对视了一眼:可恶,又被他装到了。
林冬青闻言,也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
在所有拿到观摩名额的医生都在观摩室里就坐后,汪忠民那儿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
很快,他和助手们就穿上铅衣进了手术室。
陆鹤年也已经被安置在了手术台上。
麻醉医生在汪忠民的首肯下,缓缓地推入了麻醉剂。
手术正式开始。
不论是手术室里的医生,还是观摩室里的众人,都聚精会神,没有任何的分心。
观摩室里很安静。
直到汪忠民让护士取了两根导丝,观摩室才有人出了声。
“为什么要用两根导丝?这样能行吗?”
出声的人也是心胸外科的医生,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也有在研究。
坐在正中间的院长,眸光闪了闪,出声问道:“有人知道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连一向颇有自己见解的张嵩明,都犹豫了片刻,没有开口。
突然,有一道年轻的声音,在观摩室里响起:
“造影画面显示,患者的血管严重弯曲,此时选择两根导丝,是为了增强支撑力。”
林冬青认真地看着手术室里的情况。
用两根导丝……
这还是她之前在实验室观摩汪忠民一台失败的实验时,给他提出的建议。
第195章这一刻,他们见证了历史「双更合并」
听了林冬青的话,大家不由恍然大悟,看着汪忠民手里的动作,顿时多了几分解码的感觉。
大家都屏着呼吸,紧张地看着汪忠民用两根导丝穿进血管。
直到汪忠民这一步的动作成功之后,他们才突然回过味来。
刚才是那个小姑娘说出了汪忠民用两根导丝的原因?
他们都不敢确定的事情,怎么她说得如此轻巧?
关键是,她还真说对了。
大家看向林冬青的眼神,都多些许佩服。
怪不得汪忠民要在院长面前帮她争取一个进观摩室的机会。
她值得。
而院长这个老狐狸,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就坐……怕不是想提前拉拢拉拢人才吧?
毕竟这样的人才,未来如果能留在京医一院,那可就是最好的了。
因为是第一例手术,汪忠民做得非常仔细。
一台手术,做了大约三个多小时还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