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商人排名前100位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李安民的开放精神对他的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能力。 从1985年创业开始,李安民就把眼界瞄向了国际市场,通过外贸渠道出口焦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安民 善谋者胜(5)

1994年,安泰集团获得了进出口自主权。目前,安泰集团的焦炭主要出口中北美洲、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它产品如水泥、焦油、粗苯等则在国内市场销售。

2006年5月25日,李安民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甚至得到了世界银行主要成员国际金融公司为期10年、总金额为7000万美元的国际商业贷款。

生意上的眼光向外,甚至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李安民先后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送到美国和日本留学,如今三个孩子都学成归来,长子李勇已成为总经理,次子李猛负责公司的国际贸易,小女负责公司的财务。

“三个海归派”进入安泰集团,实现了安泰知识结构和管理的转型,同时李安民解决了他多年一直思虑的民企换代问题。

李安民善于精打细算,用土话讲就是“抠”,这无论是在山西本地,还是在朋友圈里,都是出了名的。这种风格,或许跟他做过10年的生产队会计有很大关系。 但李安民说,“我是对自己抠,对别人不抠”。他为安泰的客户在农村中修建了一家4星级度假村,自己却住老旧的平房;安泰的北京办事处配有奔驰车,但有时载的李安民却穿着一身上不了档次的衣服。

在李安民看来,如何懂得利用金钱多做有意义的事,那才能使金钱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若只花费于锦衣美食,在物欲享受方面贪得无厌,最终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最终李安民用了20年时间,成为山西省的“焦炭大王”——安泰是国内焦炭行业经营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山西出口创汇最多的民营企业,晋中市第一纳税大户。

解读李安民之理性的力量

与李安民对话,你会觉得他不像一个上司企业老总,因为他的随和,因为他的谦逊。他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工程师,没有惊人的宏论、没有夺人的霸气,他的脑子里似乎充满了各种理论和规则,大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小到员工的生活质量,成败得失、进退盈缩,他都能够像解方程式一样娓娓道来,再大的风雨在他眼里都似乎戛然而止,不留痕迹。

面对未来,面对竞争对手,他表现出少有的克制。而在一些关乎企业命运的重大而又敏感的话题上,他的观点之鲜明、议论之大胆却又出乎你的预料。一收一发之间,你会觉得这个人身上蕴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却又散发出光芒的力量,这种力量构建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坚定的信念基础之上,这种力量能使人处变不惊、淡泊荣辱,能够使人光明坦荡、敢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已经潜移默化到安泰的肌体中去,变成企业生生不息的根本能力。     这就是理性的力量。

李安民语录

与政府一心、和乡亲同心、对职工关心。

爱我安泰、以诚相待。

李安民档案

出生于1945年,曾在军队服役7年。

1984年在家乡创办焦化厂,经过几次重组,成立山西安泰集团,并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企业之一。

2003年2月,该集团在上交所上市,其发起股东全为自然人。与此同时李安民还是民生银行的董事、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兆会 海归派少帅之典范(1)

海鑫:乘风破浪驶向更强

速写

一场突发的变故,把这个年轻人从悠闲的求学生活直接逼上海鑫集团的核心地位。媒体带着几分戏谑,众人带着几分怀疑。种种悲壮色彩不能掩饰这个年轻人的商业天赋。

神秘,极少在媒体上展露笑颜;严肃,近些年没有一张笑颜展开的照片;成熟,斟词酌句从不狂放。面对压力千斤,这个新手果敢老练。在最短的时间里,他掌握了市场的运作规则,熟悉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平稳过渡了父亲的关系网络。几年来,李兆会带领着海鑫,这个山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在事业拓展版图上势如破竹。除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更把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思路、见识输入进老一辈的事业中。

李兆会拥有一辆明黄色的悍马H2。这辆彪悍、粗犷、性能卓越、最高时速达到180kmh的越野车,象征着力量和探险欲望,是他铁腕强硬性格的最好注解。都说路的尽头才是悍马的起点,引领企业不断攀登的过程,就类似驾车般需穿越无人险境的深沟、险滩、土坡。纵是路遥遥,“所向披靡”是李兆会和这辆车惺惺相惜的心灵契合点。明黄色则有着大胆张扬的心理暗示,在秒杀中分输赢的商场上,这是最需要的胆量。

只五年时间,这个少帅富豪已经成为青年企业家的典范。对于他的未来,还有更远大的想象空间。

80后转身成海鑫掌舵人

2003年1月,对于22岁的李兆会来说,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与海鑫集团的距离只有一瞬间。一起家族突发的不幸事故,终结了李兆会在南半球五年的求学生活。墨尔本朗朗夏日的海风,突然在山西运城闻喜县东镇的冬季冰封成昨天。

中国企业家记者迅速进入海鑫集团的突发现场,大幅杂志封面照片记录了那个时候的李兆会,西装革履的商务装扮,但表情凝重、眼神肃杀,带着超乎寻常的稳重,没有丝毫笑容。社会舆论还没能从李兆父的父亲(原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被刺杀的噩耗中回过神来,就已经开始担忧这个山西省最大民营企业的未来走向。

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钢铁为主业,集焦化、发电、水泥、房地产、金融等产业于一体,当年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闻喜镇上有9200名村民都是集团职工,当时他们人均年收入达到万元,相比一般人家的3000元收入来说堪比是脱贫致富。李海仓带领的海鑫从1993到2002年十年间,上交闻喜地方财政税金高达亿,占该县10年财政收入总额的。山西运城市经贸委副主任张堂民这样概括海鑫对当地生计的重要性,“闻喜县一天三顿饭,两顿吃的是‘海鑫’的饭。”

在暴风雨突然来临前,李海仓已经为海鑫集团2003年度的航行定好目标:双增50亿,即要实现总资产增长到50亿,销售收入达到50亿。

一切嘎然而止,一切又都在继续。

这样庞大的集团在迎风破浪前进时,遇到了措手不及的“权力”真空期。领军人物的缺席,让这个家族企业的兴衰甚至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都充满变数,公司内部员工的不安定情绪、社会舆论的聚焦议论、甚至可能面临竞争对手的突袭。在山西政府的关注和海鑫董事高层决策下,1981年出生的李兆会于变故后的第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