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今日是出征之日,不宜见血,他早就带人砍了这群天高地厚的家伙。
“他们也配称之为读书人?空有儒雅干净的皮囊,内里却是肮张不堪的!”
柴绍狠狠啐了一口。
两个人距离读书人很近,柴绍又故意说的很大声。
自然。
这句辱骂之言就被读书人听在耳朵里。
柴绍没说错。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你说什么?”
读书人中,不乏血气方刚的汉子。
听到柴绍的话难听,上来就要理论。
“兄台,冷静点,别跟这粗鄙之人一般见识,我等可都是求学的士子,与他们不同。”
“也是!”
“一看就没读过书,不懂得礼义廉耻,也不懂得仁义道德。”
曾几何时。
关宁觉得身为一个读书人是光荣的。
可此时此刻。
他竟有难以形容的罪恶感。
一条鱼拐的一锅腥。
这几个人,坏了读书人的名声。
如果今日他们计谋得逞,扬名天下。
未来。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效仿他们,踩着别人的尸骨上位。
“就以为你们这样的人,才让天下的读书人背负上骂名!”
关宁冷笑连连。
“臭小子,你少得寸进尺!”
又是刚才那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见到关宁小小年纪口出狂言,气不打一处来。
“我难道说错了?”
“尔等本该考取功名,因为乱世扰乱了科举制度,坏了你们考试的计划。”
“所以,你们想出这般拙劣又恶心人的手段!”
“岂不闻乱世出豪杰嘛?”
扬名立万的方法有很多。
他们选择的,恰恰是最不可取的。
战国之时。
张仪、苏秦都是读书人。
他们选择侍奉一代明君圣主,以此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