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你寻他们来,是为了托以重任,众人震惊。】
【发觉你并非玩笑之后,他们纷纷纳头拜谢,称必生死相随。】
其中,最震惊的还要属宁景。
其余人,要么职位没他高,要么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证明过自己的价值。
只有他,不仅此时只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甚至还被委托了总领镇北军的重任!
甚至,在行军打仗中,他还可以命令指挥镇北将军!
他的心情,如同一个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忽然被托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董事长!
可想而知此时的他是多么激动,多么感恩陈铭。
他现在简直是巴不得以死证明自己的忠心耿耿。
以宁景为义军作总帅来看,他对造反肯定没什么抵触,他对朝廷的不满由来已久。
于是陈铭直接把他的造反计划告诉宁景。
宁景再次千恩万谢,表示定不辜负将军的信任。
不过,此时的宁景在任帅方面肯定比不上前世身为将帅第五的他。
好在此时距离陈铭的预计造反时间还有二十年,有的是时间让他慢慢提升自己。
陈铭对这群英才寄予厚望。
而手下的兵卒们则表示不理解,这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怎么忽然就在他们头上了?
那些素有名声的也就罢了,怎么还让一个毛头小子当他们的总帅了!?
他们不服!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服了,心服口服。
风气则从质疑变成了称赞将军的慧眼识珠、知人善用。
【收服群英之后,你将军队托付给宁景,让他以妖魔练手,提升自己领兵打仗之能。】
【你则是日益精深武艺。】
【诸位英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一切都井井有条,镇北军规划更上一层楼,北徐州妖魔为之一空。】
【乾历三三五七年,西南部宣王叛乱。】
【乾帝有心向你征调镇北军一万人。】
【你选择。。。。】
【A。借兵一万B。婉拒借兵C。协助叛乱D。亲自干涉】
“宣王叛乱!”
陈铭眼神一动。
前世,他并没有把宣王叛乱放在心上。
毕竟,这是一个在后世都没有怎么提及的叛乱,总时长不足两个月就被镇压了,根本没有深远影响。
而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段叛乱的陈铭发现,关键点其实并不在于宣王,而在于他自己。
试问,两个月就被镇压的宣王,有什么势力能把乾帝逼的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