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耍聪明的中国人石之轩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3。 诱引他涉足其他违法违纪的事。

诱引成功,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比如派出所,比如纪检委,那么整治就算基本成功了。

这位聪明人说,其实这些都不难,通俗地讲,这就是拉上司下水,而现在的上司,具有操守坚决不肯下水的,并不是特别多,在合适的环境下,他们可能在你不诱引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想下水,别人拦都拦不住,谁拦就会和谁发急的。

第十一章 内斗(5)

这位聪明人只讲理论,没有举出实例,但媒体上曾经报道过,并且现在仍在报道的官员,行政上的官员或者企业上的官员,因打麻将借用公款太多而潜逃的,大有人在,因涉足*场所给自己惹麻烦,弄得灰头土脸并丢了乌纱帽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是下级诱引的,其中的情况可能非常复杂,但恐怕也有因受下级诱引而犯错的吧。

三、平级之间的内斗

平级之间的内斗,多发生在共伺一个上司的平级之间,也就是一个体系之内。如果与别的体系的人争斗,那不会是为了自己,那是为了自己的上司,那是自己的上司与他的平级内斗的延伸。

共同拥有一个上司的多人之间,凡是聪明者,都愿意向上司效忠,都希望通过效忠而得宠,得宠之后,自然就有很多的实际利益,于是在聪明的下属之间就无形地展开了一种竞赛,比赛谁对上司更忠,比赛谁对上司更体贴,比赛谁对上司的意图领会最深、贯彻最有力。这种争宠有点类似于旧社会一夫多妻制家庭里众妻妾争相向男主人的献媚争宠,而内斗,就在这种争宠中发生。

就像多妻制丈夫有偏爱一样,上司也不可能对每个下属距离均等、完全地一视同仁,其中肯定有厚此薄彼的现象,有偏爱这个嫌弃那个的心理,众下属之间就免不了拈酸吃醋。平级之间的内斗多有这种醋态心理,可能是出于嫉妒,也可能是出于不平。嫉妒多发生在上司偏爱的人能力较强、工作也很勤奋,而上司正是因为这两点才偏爱他的情况。不平则多发生在上司偏爱的人能力平平、工作业绩较差,但擅长邪门歪道,并以邪门歪道获取上司的偏爱。

平级之间的内斗以扯后腿、设陷阱埋伏、挖墙脚等形式最为多见。争宠的对手之间,如果一个遇到危险、陷入了不利境地,其他几个是暗暗得意、幸灾乐祸的,甚至会伙同外人共同来整治他。上司的红人遭遇这种整治的可能性更大,整治上司的红人,不但可出一口恶气,整倒了他,还能在争宠时少了一个强劲对手,对自己更为有利。

通常,平级之间的内斗都是在暗中进行的,暗中较劲,不能公开进行,公开进行必然遭到上司的严厉呵斥,所以,聪明的平级之间在表面上会假装一团和气,会假装亲如兄弟,但只要有机会,他们就萌生拆对方的台、陷害对方的心思,当然,这必须以不暴露自己为前提。出于这一点,平级之间的内斗多是借助别人之手实施。

争斗的平级,假如他们是a、b两个人,如果a在工作中有了漏洞却没有发现,b发现了,b可能举手之劳就能将这个漏洞补了,但b是不会补的,他也不会告诉a来补,他会等这个漏洞不断扩大,并酿成大事故,或者他会暗示别人将这个漏洞直接告诉上司知道。这种内斗是消极形态的,积极形态的内斗其良性表现是攻讦对方的错误及失策之处,其恶性表现或者隐性表现是相互挖墙脚、使绊子、拖后腿,耍各种阴谋诡计,务必使对方摔跤跌跟头。

良性的内斗一般是公开的,其结果是产生派别,派别之间在公开场合叫板。恶性的内斗也可能产生派别,也可能产生不了派别。良性的内斗因为是公开进行,斗的气焰很烈,但比较好提防,可以正面应对。恶性的内斗因为是在暗处使劲,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甚至表面上风平浪静,一派祥和景象,但私下里暗浪涌动,各种阴损的招数都能使得出来,所以极难提防。很多高人经过了无数的风浪,但稍有大意,就会在阴沟里翻船。

传统的主流文化是不允许内斗的,讲究和为贵,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内斗一般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因此险恶无比。古代中国的官场之所以充满了狡诈和残酷,就是这种暗中进行的恶性内斗造成的。随后官场的风气被聪明人所仿效学习,在其他地方也大显身手,让内斗变成了一种风景、一种顽疾。

由于内斗,一个单位或一个群体内,往往真正业务能力强的人不能脱颖而出,因为他们是内斗时重点的矛头指向,因为自认为能力强,所以这类人在向高位者献忠诚、与平级之间拉关系等方面不很重视,而他的能力强又可能对平级,甚至对高位者也构成威胁,因此这类人很容易招致高位者与平级一起来斗他,这种情势下,他的业务能力再强,受多方的打压、排挤、扯后腿,也难以做出成绩。

内斗,特别是暗中进行的无序内斗,给精于内斗、善于内斗的个人带来的好处自然不少,但内斗让一个单位、一个群体的对外合力大幅下降。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内斗的盛行是灾难性的后果,会让民族的整体战斗力无限地降低,因为战斗力都损耗在无休无止的内斗中了。

第十二章 让别人犯错(1)

让别人犯错,从而名正言顺地将犯错的人拉下马,既清除了对手,又清除得理直气壮,所以聪明人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设法让对手犯错,这是最常用的一招辣手。这一招,基本属于权术的范畴了,只不过现在的聪明人太多,又急功近利,让这一招的痕迹太过明显,弄得这一招的技术含量大大降低,才变成了聪明人的普通技艺。

让别人犯错,使用这一招最圆熟的人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郑庄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名言就是他说出来的。他以各种办法让弟弟犯错,让弟弟的错误逼得自己忍无可忍,这才在无奈之际杀了弟弟,而哥哥杀亲弟弟,却博得国中人人叫好,无人认为他不亲不义,这就是郑庄公技巧的圆熟老辣了。

郑庄公小名叫寤生,是郑国国君郑武公的长子,他母亲是申侯之女武姜,武姜生寤生时难产,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很可能是他的深沉狠毒的性格,使得他母亲一直不喜欢他,而喜欢他弟弟叔段。郑武公册立世子的时候,武姜就极力反对,想要武公立叔段为世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他按老习惯立了长子寤生。

武公死后,寤生继位做了国君,这就是郑庄公了,母亲武姜对做了国君的大儿子仍然厌恶如故,她千方百计为小儿子叔段谋利益,利用自己的身份要郑庄公将京邑封给叔段,京邑辖地人口多、物产丰富,邑城又高又大,封叔段在这儿,隐然有一国二主的嫌疑,但郑庄公同意了。叔段于母亲的支持下,在京邑招兵买马,扩充实力,郑庄公却假装不知道,大臣跑来告诉他,说不制止叔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郑庄公却坚决不制止,还说什么“多行不义必自毙”,让大臣们不要管,等着叔段自毙。

叔段在庄公的默许下,不断扩充势力,他后来又向庄公提出,要将自己管辖的范围再扩大,庄公也答应他了,将西北边境一带的地方以及两座城池一并交给他。于是叔段的野心进一步膨胀,招兵买马的速度也开始加快,等到他认为力量已经足够大,他就举旗造反了,率兵攻打首都,而母亲武姜则做他的内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