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刘裕和拓跋硅 > 第二章 匈奴人最后的机会(第1页)

第二章 匈奴人最后的机会(第1页)

有人把匈奴人比作狼。狼之所以凶狠,因为群狼构成了一支强大的团队。狼群所过之处没有任何动物能够幸免,无论多么凶猛狡猾。但是,一旦失去团结的精神,狼群就会丧失可怕的力量。人性的忌妒也会使人类的团结变得脆弱。此时的匈奴人已经不再是横行草原的天之骄子,匈奴三大部落致命之处在于不团结。

一百年前,鲜卑人征服了骄狂的匈奴人。北匈奴逃得很远,据说逃到欧洲,他们的首领阿提拉竟然攻入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南匈奴更是四分五裂,大多部落成为晋王朝的附庸。这些受西晋帝国保护的附庸也一度占领洛阳,建立了匈奴人的王国。后来,他们被来自中亚地区的羯人打败,再度沦为牧羊人。

大匈奴的复兴,只能寄希望于留在草原与鲜卑等北方民族互相通婚的三大部落,即独孤部、铁弗部和贺兰部。拓跋鲜卑人复国成功,留给匈奴人的机会不多,可他们仍旧不团结。铁弗匈奴人悠然享受着黄河河套、鄂尔多斯草原鲜美嫩绿的青草;贺兰匈奴人兀自做着拉木伦河霸主的美梦;只有独孤部在行动,这是匈奴人最后的机会。不求消灭所有拓跋人,只求扳倒他们的首领拓跋珪,因为这个人太可怕了。

壹此儿有志高天下

拓跋珪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北魏名臣汉人张衮曾经对人评价拓跋珪说,“主上天资杰迈,逸志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张衮说拓跋珪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这是一个人干大事最基本的一项素质。

牛川在贺兰部控制之下,心高气傲的拓跋珪不甘心受人操纵。他不会去做懦弱的汉献帝,很快和贺兰部首领两个舅舅贺讷、贺染干闹翻。拓跋部与贺兰部的蜜月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拓跋部就脱离贺兰部庇护,由牛川迁到云中川。

云中川,即今前套平原。今天的内蒙古省会、草原明珠青色之城呼和浩特就坐落在这里,不过当时并没有这么一座城市。古时的云中川是一望无际、天野相接、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大草原。《魏书》中记载:“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有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这里是拓跋鲜卑龙兴之地,代王什翼犍在此建造了盛乐宫。

复兴伊始,代国内忧外患,年轻国王拓跋珪面临着重重困难,举步艰难。从中国整个版图望去,王国实际控制区域仅有现今内蒙古前套平原狭长的草原地带。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西有匈奴铁弗部、东有一个强大的慕容后燕国。

四面强敌环伺,危机重重,拓跋珪非但不退,反而主动出击!公元386年四月,少年气锐、志向远大的代国国王拓跋珪毅然诏告草原诸部,将代国国号更名为魏,自称魏王,改元立国,北魏国建立了。代国复国仅仅四个月,拓跋珪就更改国号,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去掉百年传承的国号,对草原新王国来说,是福还是祸呢?

更改国号需要智慧和莫大的勇气。代国雄霸草原百余年,拓跋珪复兴家国,靠的就是这面招牌,你把自己的招牌砸碎,生意还做不做?看看人家慕容鲜卑人,这个复国,那个复国,都叫燕国。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就为了大燕那块金字招牌。这也给后人留下些难题,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分清楚很费劲。

为什么要改称魏国呢?历史学家们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探讨。其中有一种说法:古人看重五德历运,按照五行说法,魏居土德,接续汉晋之间的曹魏。北魏所居的土德,就是曹魏的土德,承续的是汉朝的火德。拓跋之魏,即曹魏之魏。

八王之乱后,中国大地建立大大小小十多个政权,各自纷纷,都说自己是正统。拓跋珪怎么办呢?去掉代王称号,就是要为自己寻个正统,不能承晋是必然的,因为晋朝仍在,承匈奴汉国?承羯族赵国?承氐人秦国?不行!干脆一起否定,我即魏国,曹魏的魏国,你司马氏篡魏而立,我就是曹魏,我复国了。

十六岁的年龄正是憧憬理想的时期,今天的我们沉迷在游戏、网络中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喜欢战争游戏的玩家会精心选择扮演的角色。拓跋珪心中的偶像是三国魏国的曹操,他认为代国称号不足以威服四海,而且也不希望别人指手画脚地说:“你能有今天,无非靠着祖辈的荣耀。”

南北朝的北朝魏国在漠南云中川大草原上正式建立,拓跋珪亲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代王爵位是晋朝册封的,拓跋珪抛弃了晋朝正统地位。虽然东晋取得淝水之战胜利,但是经过苻坚苦心经营,晋朝在北方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各路英雄都想取而代之,大晋国不再是那个为少数民族所尊崇的天朝上国。代国更名魏国显示出拓跋珪的雄心壮志,不再受晋朝束缚,定下了更高的战略目标,要与各地群雄角逐天下。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认同拓跋珪的志向和勇气。拓跋联盟中有些部落看不到魏国的前途,认为拓跋珪狂妄,把保护伞扔掉,数十年的老店换了门面,整个一败家子。代国虽说复国,用不了多久,就会让这位牛气哄哄的少爷败掉。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他们哪里懂得拓跋珪的凌霄壮志?古来英雄皆寂寞!

护佛部首领侯辰、乙弗部首领代题率各自部众叛离魏国,独自游牧去了。二部的叛逃更激起联盟内部的不稳,人心惶惶。拓跋各部落的首领和将领们愤怒不已,齐聚魏王大帐,请命追击叛徒。

拓跋珪出奇的冷静,他有自己的判断:“侯辰和代题的部落世代为我们拓跋部做事,有罪过能忍则忍,当今国家草创,人们的想法不同,愚昧的人看不清形势,自然进退无常,不值得追赶。”

两个月后,没能找到合适水草、安全又得不到保障的代题率乙弗部重新归附魏国。拓跋珪不冷不热,代题再次叛离魏国。这一次,乙弗部众不愿相随,代题只得单身投靠独孤部刘显。拓跋珪任命代题的孙子倍斤为乙弗部的首领。这一手非常精明,不计前嫌,不搞牵连,遇上这样的老板,员工怎么会不安心工作呢?

安定住部落联盟的人心,拓跋珪开始注意最大的敌人匈奴独孤部。拓跋部的强大在于团结,匈奴的衰落在于不团结。从南北匈奴开始,匈奴人就陷入到这个怪圈之中。

拓跋珪和母亲贺氏一道对独孤部开展瓦解工作。草原民族由一些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组成,独孤部也不例外,其中一个较大的部落在刘罗辰领导下。刘罗辰是刘眷的儿子,刘眷被刘显杀死。拓跋珪利用二人的矛盾,继续老代王什翼犍时代与孤独部联姻的政策,娶刘罗辰的妹妹刘氏为夫人。拓跋珪这段姻缘非常完美,既有综合部族利益的因素,又有两人的多年感情。

拓跋珪小时候寄居独孤部,与刘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二人的婚姻彻底拉拢住刘罗辰部,引起独孤部的分化,刘显的另一个弟弟刘肺泥也率领部落降魏。刘显被逼无奈,选择战略退却,退入长城内,南走马邑(今山西朔州一带),把草原让给了拓跋部。

生性残忍、狡猾多诈的刘显难道会坐以待毙?当然不会,他正在策划着一个更大的阴谋。胜败在此一举,这是匈奴人最后的机会!

贰三岁犊岂胜重载

什么阴谋呢?刘显派弟弟刘亢泥出使山西的西燕国,向西燕国主慕容永索要一个人,一个叫做拓跋窟咄的人。

拓跋窟咄是老代王什翼犍的幼子。前秦灭代国时,拓跋窟咄已长大,留在代北怕生变故,被强逼迁往长安,入太学读书,实际上是监视起来。长安战乱,拓跋窟咄随慕容鲜卑东归,随行军中。他是什翼犍所剩的唯一一个儿子。

西燕主慕容永是个很奇怪的人,命运跌宕起伏。他的遭遇可以印证一句古老的格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是前燕国的贵族,与慕容皇族是远亲。前秦灭燕,苻坚迁徙鲜卑人到关中。慕容永流落长安街头,老婆在家缝制皮靴,他出去练摊。千万不能小瞧卖鞋的,三国蜀主刘备早年也卖过鞋子。你也不必感叹命运多舛、人生多难,只要有足够的信念一定能够成功。从万人景仰的贵族沦落为寻常小商贩,并没有让慕容永丧失斗志。

前秦淝水战败,慕容永毅然踢掉摊子,跟随帅哥皇帝慕容冲起兵关中,成为慕容冲手下的一员悍将。慕容冲被思乡东归的鲜卑人杀害,慕容永乘机夺取了西燕国的大权,率军东归,击败天王苻坚的长子、盘踞在晋阳的苻丕,独霸山西称帝。

以慕容永的阅历和聪明,他对刘显的用心洞若观火,知道拓跋珪在草原光复代国对独孤部构成威胁,所以他另外寻出一个代国的继承人,想要引起魏国内乱,趁机消灭拓跋珪。帮助刘显等于向魏国宣战,与之为敌。不帮助刘显,对西燕国没有什么害处。可慕容永做出一个奇怪的选择,帮助刘显。

原因不难猜测。慕容永认为刘显的独孤部在草原势力最大,而拓跋珪的魏国毕竟是新生力量,再者拓跋窟咄一去,名正言顺,势必引起魏国分裂,一个内乱部落如何经得起强敌攻击。帮助独孤匈奴称霸草原,自己凭空多了一个强大的盟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慕容永同意将拓跋窟咄送给刘显。

慕容永猜得没错,刘显用意险恶。既然代国复兴成为现实,拓跋珪称王,可你毕竟是代王什翼犍的孙子,我把代王的儿子请回来,看你怎么办?按照草原规矩你就该让出王位来,如果不让,打你师出有名。刘显的计策一方面争取到西燕国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使魏国刚刚团结起来的部落联盟陷入分裂。刘显的奸计差一点就得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