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宋兵力 > 第103部分(第2页)

第103部分(第2页)

以耶律洪基的精明,他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宋朝强大起来,一定会趁此机会,把宋朝扼杀在摇篮中,大战不可避免。

“吴兄弟,辽国若大举出兵的话,我们很不好办,你又怎生说是机会呢?”林洪问道。

他所问的,正是众人所想的,打量着吴骥,等着吴骥回答。

“这是明摆着的。”吴骥脸上泛起了红光,笑嘻嘻的,道:“你们想,耶律洪基若要起大兵进犯,这需要很长时间吧?”

“肯定要很长时间,他们要调动军队,运输粮草,调集战马,没有三四个月完不成。”

王韶在这方面是大行家,一语道破。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吴骥接着道:

“你们想,这么长的时间,辽军不可能集中在一处,会分散在边境各地。只要辽军一到,我们就采取行动,先一步攻入辽境,把辽军能歼灭的歼灭,能击溃的击溃,能烧掉的粮草就烧了,好好的大闹一通。”

“着实是良机!”王韶双眼中精光暴射,很是振奋,道:“大打的话,这准备时间很长,军队不可能集中一起,分散是磐然的,只有赶到边境时,才会集中起,这就有了机会。

若是我们深入辽境,再有燕云百姓的支持,着实会有不错的收获。”

“还有一点很重要,耶律洪基肯定想不到,我们会有如此大的胆子。”周威也明白过来了,大声囔起来。

尽管耶律洪基精明过人,他也不会想到,宋军敢去捋他的虎须,要对他调集的大军下手。若是王韶下定决心的话,真的会给耶律洪基一个天大的惊喜。”若我们不先下手,象以往那样,任由辽国调集大军,从从容容的进攻大宋,我们面临的局势会更大。若是我们先一步动手的话,能打掉多少辽军就打掉多少,我们面临的局势总是要好些。”林洪不住搓手。

王韶站起身来,不住踱步,沉吟道:“卫青奔袭河套之地,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匈奴右贤王奉单于之命,准备率领二十万大军直奔中原。可是,单于没有想到的是,卫青会从数千里之外直奔河套之地,把右贤王的老巢给端了,二十万匈奴大军群龙无酋,最后溃不成军,从而丢掉了河套之地。”

猛的停下来,道:“这事,我们干了!”

声音不大,却是坚定不移,透着一坚子坚毅,让人振奋。

“要做这件大事,只有王枢密才能做到。”吴骥接着,道:“大宋之所以打不过辽狗,还有一个重要原委,那就是大宋之军太过分散了。你守一城,我守一地,相互不协调,互不统属,辽狗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王枢密在边关,边关的军队就能统一起来,听从王枢密的调遣,我们才能大干一场。““的确是这理!”王韶点头赞,打量着吴骥,道:“可是,我们的军队并不适合长途奔袭,你可有办法解决?”

(又要出去,今天就一章了。)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王韶所言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再好的想法,要是没有可以实现的手段,都是空谈。吴骥勾勒出的蓝图,的确很诱人,让人振奋,让人热血沸腾,可是,以宋军的战力与战术来说,根本不可能实现。

一是宋军缺马,机动能力不强。象这种深入辽境打劫的事情,就是需要高速机动能力,没有战马进入辽境,就不是打劫了,而是变成送死。

二是宋军的战法单一,上百年来没有进入辽境打劫过,一旦深入辽境,不够灵活,就是灭顶之灾。

三是宋军的战力不强,若是遇到辽军的话,很可能全军覆没。说到战力强悍,只有归信军了,雄州军虽然战力不俗,与归信军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样的辽军,对于归信军来说不算一回事,对于雄州军就不同了。更别说,其他地方的宋军,其战力还不如宋军。

是以,不解决这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王韶的话音一落,周威他们就盯着吴骥,静等他出主意,个个一脸的紧张之色。之所以紧张,那是因为这是难得的良机,若是不能好好教训教训辽国,让人遗憾。

吴骥打量一阵众人,微微一笑,道:“这事嘛,王枢密,你不是已经有了主意么?何必问我呢。”

“呵呵!”王韶右手指点着吴骥,笑了起来:“你果然不是善茬,我是有些想法,你也是成竹在胸,还是你来说吧。”

周威他们一听这话,不由得大是放心。吴骥成竹在胸,王韶智珠在握,看来这已经不是问题了,用不着再担心了。

“从耶律洪基下定决心,到调兵遗将,还有三两个月时间。这段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宝贵,完全够我们用了。”吴骥开始剖析,道:“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训练一支精兵。从边关各处守军中挑选一批身材壮实,头脑灵活,而又富有战阵经验的兵士,进行训练,装备最为精良的武器,配备战马。”

他的话一开始说,周威他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打断了吴骥的话头,道:“若是我们能打造出一支精兵,用作中坚,进行掳掠,一定有辽狗好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