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阿瑟·克拉克
声明:本书由霸气 书库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第一章太空卫士计划
2077年9月11日,那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夏日。早晨,格林威治时间上午9点46分,欧洲大部分居民都看到一个光彩夺目的火球出现在东方天空,过了几秒钟,它的亮度就超过了太阳。当它在天空中移动时——开始的时候是寂静无声的——后边留下了一根不断翻腾着的烟尘柱。
这个火球在奥地利上空开始分崩离析,造成一系列极为猛烈的空气震动,因而使100多万人永远失去了听力。
1000吨重的务员和石块,以每秒50公里的速度向意大利北部平原撞击过去,瞬息之间,它就烧毁了人类世世代代的劳动成果。帕多瓦和维罗纯这两个城市从地球上消失了。这场从天而降的灾难,使亚得里亚海的海水以震耳欲聋的声音冲上陆地,威尼斯所残存的光辉遗迹就这样永远葬身海底。
60万人因此而丧失,总的损失超过万亿美元,但它对艺术、历史和科学——也就是对于今后整个人类——造成的损失却无法用数字来计算。
这第一次打击的震惊过去之后,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团结精神行动起来了。人们明白,虽说这种灾祸1000年之内未必会重演,不过,也可能就在明天又发生,而后果也将会更加严重。
一百年前的人类世界比现在穷困得多,资源也少得可怜。那时人类为了互相残杀,曾不惜工本地想方设法要毁掉对方发射的武器。这种努力从未见效,不过那时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却没郁抛弃,现在,人类可以在广阔无垠的舞台上,为了一个远为崇高的目的而使用这种技术了。决不允许足以给地球造成灾害的大陨石再突破地球的防线。
这就是“太空卫士”计划的由来,50年以后,“太空卫士”以一种为原来的设计师们所未曾料想到方式,证明了它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章发现“拉玛”
到2130年的时候,以火星为基地的雷达平均每天会发现12颗新的小行星。“太空卫士”的电子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它们的轨道,并将有关资料储存到计算机宠大的记忆系统中去。
在这些小行星中,“太空卫士”所要留神注意的只是少数几颗小行星,它们能飞到离太阳较近的地方,可能会危及地球的安全。在太阳系的全部历史里,能在离地球一百万公里的距离内运行的小行垦银少,其数量还不到全部小行星数量的干分之一。
最初编为31/439号的小行星还在木星轨道以远的地方运行时,就被发现了。在这样远的距离,雷达一扫就能发现,这可是前所未见的事,由此可见,31/439号一定是颗特别大的小行星。电子计算机从其回波强度推算出它的直径至少有四个公里,这样的一颗巨星过去一百多年来竟未披发现,人们竟如此粗心大意地忽视了它的存在,真是咄咄怪事。
人们计算了它的轨道,谜终于被揭开——不过又产生了另一个更加令人不解的谜。31/439号小行星独来独往,孤身在星海中游荡,它正在对太阳系进行一次空前绝后的访问——因为它运行极快,太阳的引力场永远无法将它捕获。31/439号终于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这位太空浪子的数字代号很快被取消,而得到了一个提高身价的正式名称。天文学家借用印度教的神名。因此,31/439正式被命名为“拉玛”。
新闻界为这位太空垦足足忙乱了好几天。从望远镜里看去,“拉玛”仍不过是一颗模糊不清的个五等星——它还太小,人们看不到它的圆面。在今后几年里,也许能让某个作正常业务飞行的太空飞船飞近它,拍摄一些清晰的图象照片。担这个奇怪的天体以每小时十万公里以上的速度在群星之间驰骋,要与它进行实体接触,飞船要耗费大量燃料,这个代价太大了,实在不上算。
不过,天文学家的兴奋心情却与日俱增。这颗新的小行星给他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解之谜。
首行是小行屋的光度曲线问题,“拉玛”没有光度变化,解释是要么它根本就不自转,要么它完全对称,这两种解释看来都不大可能成立。
威廉。斯但顿博士使用架设在月亮背面的、直径为二百米的反射望远镜,进行了足足十五分钟的观察,第二天用电子计算机对观查结果进行处理,当这些结果最终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的时候一他最终才明白过来,这些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来,“拉玛”本身反纹的太阳光强度不是绝对稳定而无变化的,他有一点极其微小的变化,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掉,象其它所有小行星一样,“拉玛”确确实实在自转。但是,一个小行星的正常“白天”一般为几个小时,而“拉玛”却仅为四分钟。在这小小星体的“赤道”上,自转速度每小时竟达一干公里以上。除去两极以外,想在任何其它地点登上这颗星球都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在“赤道”上的离心力大到足以以几乎相当于地球重力的力量把任何附着不牢的物体甩出去。这样的一个物体届然能完整地存在,一直没有分崩离析,这确实是令人惊奇的。
也许是一个死寂了的太阳,一个疯狂转动的中子球。它的比重可能达每立方厘米几十亿吨。
一想到这点,斯坦顿那恐怖的脑子里就闪过了那位星客从群星当中飞来,猛撞在木星上,又掠过地球朝太阳奔去。它给地球带来了飓风、海啸,使许多城市被汪洋大海吞没的悲惨景象。
过了一会儿,斯但顿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这全是无稽之谈,他应该为自己刚才的胡思乱想而感到羞愧。
“拉玛’不可能由超密物质构成。没有一颗具有桓星质量的死寂天体能偷愉摸摸钻进太阳系而不披人们发现。
第三章大空咨询委员会
太空咨询委员会这次不同寻常的会议开得短暂而又激烈。大空咨询委员会规任主席是德高望重的天体物理学家爱米里特斯·奥技夫·戴维森教授。他对任何小于星系的物体都不屑一顾,在他一生深学众望的事业中,为了证实他的某个得意的立论曾多次发射了人造卫星,但起码有三次得到了完全与他的理论背道而驰的结果。二,摆在委员会面前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拉玛”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物体,过几个月就会永远离去,能采取行动的时间极为有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当然,与“拉玛对接”是无望的,这两个物体将以每小时相对速度互相掠过。
人们只有几分钟时间可以对拉玛进行仔细观察,而真正可作近距离摄影的时间甚至还不到一秒钟。但是,如果能得当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仪表设备,这短暂的时间依然足够解决许多问题。
但戴维森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再花更多的钱去干追踪小行星这种不上算的事情。他振振有辞地发表了一通议论,说明追踪小行星是相当愚蠢的事情,而最最要紧的则是尽快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新的高分辨率的干涉仪,它可以一劳永逸地证实最近重新提出的“大爆炸”宇宙起源说。
戴维森教授的提议以一票之差遭到否决。
三个月以后,命名为“塞塔”的太空探测器从火星的内卫星“火卫一”上进入轨道。与此同时,一组装有摄影机的分离舱与“塞塔”分离并向“拉玛”飞去,这佯,就可从各个方向对它进行摄影。
“塞塔”在一万公里以外拍摄到的第一批图象顿时使全人类的活动嘎然而止。在十亿自电视切的荧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毫无特色的圆拄形物体,它每秒钟都在逐渐变大,当它的尺寸并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再也没有人硬说它是一个天然物体了。
它的主体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几何圆柱体,其完美程度无以复加,几乎可以使人们相信它是在车床上车出来的“拉玛”越变越大,最后它的形象占据了整个荧光屏。它的表面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灰色,象月球一样毫无特色,除了一个地方外,这唯一的标记就在圆柱体的半腰处,它是一个一公里宽的瘢或污迹,好象很久很久以前被什么东西碰过留下的。但这一标记引起了亮度的微小变化,这就是导致斯坦顿那项发现的原因。
然而,带有摄影机的分离舱穿过“拉玛”的微小重力场所绘出的弹道轨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况“拉玛”很轻,“拉玛”是空心的。
第四章大力号
诺极队长记得拥第一批电视转播的、有关与“拉玛”会合的最后几分钟情景的图象,那就是“拉玛”那大得令人望而生畏的体积。
这种似乎荒谬的怪事很容易解答的。“拉玛”是人工制品,但它比迄今为止人类发射到太空中去的任何物体都要大数百万倍。“拉玛”的质量至少有十万亿吨,这对任何一位宇宙飞行员来讲,不仅令人肃然起敬,而且使人毛骨悚然。
此外,他觉得还有一种从未经历过的危险感。以前,当他每次着陆时,总会遇到什么情况,这次与拉玛会合,他除了能预料到准会遇到使他吃惊的怪事情之外,实在无法作进一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