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血脉中华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恭亲王奕訢的脸上神情黯然,并未对此问题再次进行对奏,而孙毓汶则马上向光绪奏道:“皇上,泰西各国虽然曾为辽东半岛的割让出过很大的力,然他们亦未必安有什么好心。前番的那次干涉,只不过是害怕倭贼吃独食罢了,对于此点万不可恃!”

“皇上,为大局计,还请速速批准签约。”为了进一步给光绪施压,庆亲王奕匡、礼亲王世铎、徐用仪和刚毅也一同上前奏道。

猛然从龙椅上站起身,光绪在大殿上走了几步,然后语音颤抖地向众人吼道:“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将何以为天下之主!好吧,既然不能指望别人,我们自己救自己,迁都西安,废约再战!”

光绪的话音刚落,奕匡、徐用仪和孙毓汶一起跪倒,哭诉道:“皇上三思,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光绪冷笑道:“哼,小不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事还叫小?难道真的要等着亡国灭种?”

“皇上,一定要慎重考虑呀!别忘了老佛爷‘不可莽撞’的嘱咐?”

刚毅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犹如一盆冷水一下子将光绪的满腔怒火浇熄了下来:是呀!‘废约再战’真的能由自己来决定吗?

大殿上一片寂静,众军机大臣皆直立无语,只有皇上在不停的绕着大殿急速的行走。就在气氛已经压抑到极点之际,奏事的太监忽然报说美国顾问科士达觐见。

科士达是一个人来的,李鸿章并没有一同前来。原来自《马关条约》传出之后,举国上下群情愤激,一时之间李鸿章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人人皆曰可杀的大卖国贼。李鸿章痛恨倭人,也自感无颜面对国人,回到天津之后便告病请假,深居不出。

稍微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光绪尽量平静地向已经来到大殿上的科士达问道:“顾问先生,不知你此来有何贵干?”

这科士达虽然受清廷高薪聘为顾问,但此次却是代表美国政府来劝说清政府批约的。他的语气很是恭敬,可又带有明显的恫吓成分:“皇帝陛下,烟台换约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如果您拒绝批准,陛下将在文明世界面前失去体面。大清国出尔反尔,将会失去美利坚合众国和全世界各国对你们的支持,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试问,在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陆军也损失惨重,并且又失去了各国支持的情况下,大清国还可逞一时之勇吗?”

科士达的一番话,立刻就把包括光绪在内的每一个人都镇住了,西暖阁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看着同样面如死灰的众位军机大臣,光绪心中万念俱灰,仰天长叹道:“朕是祖宗的不肖子孙,愧对全国臣民啊!”

说完,眼泪刷的一下流了出来……

第三章慷慨万言策

晚饭过后,冯华和李九杲按照原定计划前去拜会翁同龢。翁同龢的宅邸在东单二条胡同,与礼士胡同相距并不甚远。大概是好事多磨,二人又一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翁同龢今晚在军机轮值,并未回府。冯华二人只得留下拜帖,并再三拜托门房管事,然后怏怏而回。

漫步来到大街上,李九杲先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问冯华道:“大哥,时辰还早,咱们现在就回去吗?”

这次京师之行,冯华从一开始就非常的低调:他知道义勇军只不过刚刚站稳脚跟,并没有绝对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什么。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必定会引起各方政治势力的激烈较量,因此义勇军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既要避免卷入到这些争执之中,又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矛盾左右逢源,为自己争得最大的利益。

静静的沉思了一会儿,冯华向李九杲说道:“四弟,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也别浪费了这个晚上,不如就改道去孙毓汶的府邸。”

虽然二人对这个避战主和、苟且求安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由于孙毓汶毕竟在名义上还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而且他为人乖巧圆滑,行事好揣摩慈禧心理,与大太监李莲英交往甚密并结拜金兰,以后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因此冯华和李九杲本也有拜访他的计划。另外,他们也都清楚只有进一步增强义勇军在后党心目中的好感,才能让义勇军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便利。现在,既然翁同龢不在府中,那么去拜会一下孙毓汶也不错。

孙毓汶用过晚饭,并没有向往常那样去书房看书,而是一边喝着今年新下来的明前西湖龙井,一边又回想起白天军机议事的争论:翁同龢、李鸿藻这两个冥顽不化的老家伙,仗着有皇上的支持,不论什么时候都与我对着干。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大清现在还是老佛爷说了算,皇上就是再不甘心,最终不是还得按照老佛爷的意思在《马关条约》的文本上签字盖印吗?

正当他还在为白天廷辩的胜利而心满意得之际,下人忽然来报:“临榆镇总兵冯华求见”。

听到禀报,孙毓汶不由得一下子愣住了,这个冯华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今天下午,他已经从兵部轮值司员那里知道临榆镇总兵冯华偕同副将李九杲到达了京师。不过,从公事上讲,冯华他们既然已去过兵部报到,那么只需等待传唤就可以了;另外,从感情上讲,这冯华也算是刘坤一和吴大澂的人。而刘坤一、吴大澂与翁同龢过往密切,私交甚好,翁同龢在军机议事时也没少替冯华说好话,他怎么会绕过翁某人来拜访我呢?孙毓汶正在奇怪,却忽然想起翁同龢今晚在军机轮值,心下不禁有些明白。

手捻胡须冷然一笑,又看了看拜帖和下面的那张礼单,孙毓汶心里想道:“也罢,不管他此来有何目的,既然来了就听听他说些什么,摸摸底也好。”

孙毓汶的府邸非常气派,只从那间会客厅摆设的桌椅条案、瓷器古玩以及西洋自鸣钟等就可以看得出它的豪华与奢侈。厅内八支儿臂粗的蜡炬,把大厅映照得如同白昼,迎面的窗棂上挂着四扇晶莹夺目的串珠帘,映着那晃动的烛光,习习生辉。厅中桌几上的那些奇石异草冯华他们更是前所未见,根本就叫不上来名字。

见孙毓汶起身迎接,冯华和李九杲连忙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说了声:“临榆镇总兵冯华、副将李九杲拜见中堂大人!”

“不敢当,不敢当!二位大人快快请起。你们在辽东三战三捷、光复析木城,扬我大清国威,乃是抗倭之英雄、国家之栋梁,老夫亦渴望见你们久已。”孙毓汶满脸笑容,十分热切地说道。

孙毓汶对二人竟然如此热情,冯华和李九杲都不禁大感意外,一时间也有些搞不清楚这个老狐狸到底是何想法。

待宾主双方坐定,孙毓汶关切地问道:“二位将军是几时到的京城?”

冯华据实答道:“回中堂大人,末将是今日午后进的朝阳门,安排好住处后已去过兵部报到。”

孙毓汶抚着颌下的胡须,故作惊异地回答:“啊!二位将军已经去过兵部了吗?这两天皇上龙体欠安,军机处的事情又太多,老夫也没顾得上往兵部大堂跑,到让二位将军白跑了一趟。明日,我就去兵部处理一下,争取尽快安排你们觐见皇上。”

原来按照惯例外省武官来京觐见要在十天之内由兵部尚书填写绿头签,在第十五天上才由部院首长带入朝房等候引见。自雍正年间设军机处之后兵部其实已无实权,况且孙毓汶是军机大臣兼任兵部尚书,每日里都要在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兵部更是早已是形同虚设,负责外省武官来京觐见倒成了几项主要工作之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