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1860圆明园大劫难在线阅读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重新谈到天津条约的签字问题,称他正在准备有关批准书。

第十九章 占领北京(3)

安定门让出来,意味着军事态势大有进展。如何在短期内找到外交解决办法,已成燃眉之急。人们已感到了冬天的预兆,远处的山峦已有白雪盖顶,北风吹得一阵冷似一阵。按照保罗·瓦兰所说,英法两国特使都已经很不耐烦了,“被他们对手那令人恼火的软磨弄得忍无可忍”;特别是额尔金勋爵,那是个“好激动的人,他生来应该是个刚烈的士兵,而不是个有耐性的外交官”。额尔金勋爵甚至准备在北京过冬。他建议部队抓紧进城驻扎,在城里安排他们的冬季营房。

10月15日

经与葛罗男爵商议之后,孟托邦将军告诉霍普·格兰特,他以为,如果11月1日之前“不可能通过外交途径找到任何和平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有必要考虑在这一天将部队撤回天津。因为孟托邦担心清政府仍在企图争取时间,把联军套住,迫使它在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去面对极度的严寒,既不能与天津(主要的后方基地)取得联系,(因为那时道路冰冻,河流与运河已结冻),也不能与舰队联系。在他看来,问题非常简单,就是要保全部队。孟托邦将军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在北京度过冬季,那简直是发疯。那里人众如海,只要人们把联军一包围,就可以困死你。唯一的希望就是待春季再采取军事行动……

于是,孟托邦请两位外交特使确定和约签字的最后宽限日期。如果不成,他建议以“直接进攻皇宫”相威胁,也就是说像巴赞库所明确指出的那样,摧毁皇宫,即紫禁城,“以便在一国之都的中心留下某个令人久久遭受创伤的记忆。”

10月16日

这是最后一批人质被遣返的日子。恭亲王的确信守了他释放人质的诺言,但是他并没有让所有人质都活着回来。他一直都在向两位外交特使保证,人质受到很好的对待;然而,他应该清楚,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死去。当联军知道了那些人质是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死去的,都忿忿不平。英国人认为,中国人的暴行不能不受惩罚。

英国人已经不能自持了。巴赞库写道:“主要是英国人,他们气愤至极”。他们叫嚷着要报仇。格兰特将军第一次同意额尔金勋爵的意见,公开表示,由于他们同胞被杀死以及所受的虐待,清朝皇帝应该受到严厉惩罚。为了使之具有惩戒性,他宣布应该把皇帝的夏宫圆明园完全彻底地烧毁,“甚至夷为平地”。英军最高指挥官竟恬不知耻地解释说,反正俘虏已经全都放回来,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中国人已经再没有任何办法进行报复了。

额尔金站在城墙下,他要做什么呢?

丹拜女士写道:“额尔金勋爵当时处于其职业生涯的最危急时刻。必须给中国人一个惩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负有责任。但是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引起世界性的反响,并将决定未来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

那时额尔金勋爵还设想要强迫清政府出资在天津竖立一座纪念人质的赎罪碑。葛罗男爵除了觉得这个主意不合时宜之外,他认为清政府绝不会接受那样的侮辱,去纪念“自己的不诚实,他自己的耻辱和懦弱无能”。

可是,10月16日这天,和平始终是未知数。法国特使承认联军的“处境微妙”,他甚至用了“死胡同”一词。怎样走出困境?英国全权代表和法国公使以及两军最高指挥官在葛罗男爵的官邸举行了一次会议。额尔金勋爵最终算是放弃了在天津建造纪念碑的想法,除此以外,会议没有作出任何决定。不过额尔金仍坚持他的主张,要使圆明园完全彻底变成废墟。

下面是葛罗男爵苦涩而又不无担忧的评述:

“我以为,额尔金勋爵坚持摧毁圆明园的计划是无济于事而又危险的。我们一直在向中国人讲我们的文明,讲基督教的仁爱,可是为什么还要象他们那样行事呢?我和他一样,为我们可怜的同胞所遭受的暴行深感悲痛。然而,过于严厉,没有必要的严厉,难道它不会使我们处于孤立境地吗?我们可能应该去摧毁北京的冬宫!应该撤回天津,等待援军或者其他命令,还是等到好季节到来,再开始一场新的战役?但是如果我们果真走到那一步,欧洲就不可能有人原谅我们了……”

第十九章 占领北京(4)

10月17日

这是三方频频互换信函的一天。额尔金勋爵向恭亲王递交了一封信。信中规定了他的条件,语气严厉“坚决、傲慢而又专横”(拉否例的话)。这位英国全权代表还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批准1858年条约,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新条款,即为9月18日的英国受害者赔偿三十万银两(二百万法郎)。葛罗男爵也如法炮制,要求为法国受害者(人数较少)赔偿二十万银两。

不仅如此,额尔金还显示了他要荡平圆明园给予报复的决心。他在给恭亲王的一份照会草案中称:“圆明园所尚存的一切,那很可能就是一些英国人和法国人遭受极为残酷折磨的地方,它必须予以摧毁。”

他确定了这个三重最后通牒的具体日期:

—10月20日,答复;

—10月22日,支付赔偿费用;

—10月23日,批准条约的最后日期。

他还宣布,如有拖延,北京皇宫(紫禁城)将受到攻击,而且将重新开战。

拉否例评论道:“对恭亲王没有任何礼貌和婉转可言。这是一份撕破脸皮的公文”。

作为对大清国亲王10月12日书信的回复,葛罗男爵也向他送去了一封重述要点的长信,那是一份非常清楚而又明确的备忘录。法国特使把占领圆明园视作战争行为,还宣称如果清政府不对罪犯加以惩处,那就会“使中国沦为南海某些岛屿的野蛮部落”!

葛罗在罗列了和约的各项条件之后,向恭亲王指出(和额尔金勋爵完全一样),如果10月20日中午各项条款都被接受,那就恢复和平,结束敌对状态。否则,战事再起,而且会更加严酷,并向所有省份蔓延。届时广州的海关税收将被如数查封。

也是在10月17日这一天,法军最高指挥官向他的英国同行写信,谈后者正在策划的火烧圆明园问题。

英法两国政府颁布了共同命令,根据此令,两军最高指挥官必须联合行动。但孟托邦拒绝参与摧毁圆明园,他提出两个理由:

(1)“我觉得摧毁圆明园首先是出于要报复对我们可怜的同胞犯下的野蛮的背信弃义的行为,而这种报复达不到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

(2)“在圆明园重新燃起大火,会不会在已经不安心的恭亲王心里增加恐惧感,致使他放弃谈判?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北京的皇宫就成为必然,结果是现王朝垮台,这与我们所接到的命令径相违背。”

孟托邦之所以拒绝,还因为“看到那么美好的东西无端被毁,他颇为反感,何况此举只能归因于毫无意义的报复,因为这种报复将在已经被毁成近乎断垣残壁的地方进行。”

第二天,格兰特为了作最后一次努力说服孟托邦参加火烧行动,他在复函中也提出了他的理由:

1)圆明园是俘虏们被残酷虐待的地方,就是在那里,他们的手脚被锁链铐在一起,关了三天,不给吃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