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1860圆明园大劫难文章经典 > 第26部分(第2页)

第26部分(第2页)

法军仅有野战炮,只能投入四门大炮,炮位(一个炮兵少校迈大步量了一下距离)离城墙七十公尺。英国人则建了一个有四门攻城大炮的炮台,此处靠近地坛,离城也不过二百五十公尺。指挥法军炮兵的本茨曼上校向格兰特将军交底说,在这么牢固的城墙上打开缺口,他没有什么把握,他的行动也只能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10月12日

外交形势不可捉摸,难以把握。恭亲王踪影全无,他惶惶然夜无定所。想到可能被联军当作人质抓去进行报复,他大概害怕了……他犹豫,拖延。皇上会把他怎么样,他心里越来越没有底。樊国梁大人问道:“别看他与皇帝是亲兄弟,把首都献出去,他能不受责备,被问罪,被杀头?”联军最担心的是恭亲王不见了,使他们不知所措,没了谈判对手。

然而,这时候恭亲王给葛罗男爵写了一封信,严厉地谴责法国士兵,为什么要抢劫皇帝的圆明园?不过他又认为法兰西是一个文明国家,它的士兵都是受纪律约束的……

英法联军向北京市民发布了一个公告,是用非常蹩脚的汉文写的(按照翰林院一个文人的说法)。他们说,如果明天中午不能签署和约,就开始攻城;并劝告市民离开城市,因为他们不能对产生的后果负责。北京的商人们意识到要大祸临头,都成群结队地去恳请恭亲王交出城门。亲王惊恐万分地说,就他个人而言,他宁愿一死也不作让步。但是为了迎合那些人,他应允接受他们的请求。

这时,伊格那替叶福将军已回到北京,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作用非常关键。俄国公使最终使恭亲王相信,他个人对联军没有什么好怕的。他还引用葛罗男爵的说法,向恭亲王陈述道,万一他想要逃到鞑靼去,那对北京皇宫的进攻将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是清王朝垮台。伊格那替叶福的中间人角色干得非常漂亮。他对中国人和联军的心理都摸得很透。他向双方解释对方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什么可以谈,什么不可以谈。两个阵营对伊格那替叶福的建议都很重视。他成功地既得到了清王朝高官的信任,也得到了联军的信任,真是不可思议。所以他劝说恭亲王献出安定门。

巴夏礼又开始工作了,他会见了原先看管过他的恒祺。恒祺告诉他朝廷同意联军提出的条件。安定门明天将交给他们,但是不得破坏城市;除了将要进驻城里的两国公使的护卫队,联军士兵不可大批入城。

10月13日

“10月13日是决定继续战还是和的关键日子”,这是诺利斯写下的话。确实如此,如果不献出安定门,联军已准备好继续开战。上午十点,巴夏礼带着康普农和斯蒂文森两名指挥官,再次会见恒祺,大炮已处于战斗状态,只等会谈结果。这次会见地点是在北京西郊的一个衙门。清政府的特使信守承诺:中午十二点,安定门将向英法联军开放。于是两位指挥官商定每方各派二百名士兵组成一支四百人的支队占领阵地。这样,两个支队将于中午安定门前会合,联军共同进入中国首都。

第十九章 占领北京(2)

康普农急忙赶回法军营地。孟托邦立即指定他的参谋长施米茨带领一零一团的一个营开赴会合地点。但是,当法国人到达安定门前时,他们发现拿皮耳将军率领的英军士兵并没有等候他们……英军营地离得近,他们比法国人动作快。

对此,巴赞库委婉地提出他的看法:“英国人对礼节和权利方面的问题是很注意的,在这个完全不必动用武力的行动中,他们本应可以等候法军小分队到来。”然而,如此严格按其特权和法军的特殊地位行事的孟托邦将军,却宁可忘掉这件事,至少在他正式出版的《回忆录》中是这样。但是法国人咽不下这口气。情绪激愤的埃里松伯爵对英国人这种不公平的做法很不服气。他说施米茨上校是十二点差五分抵达城门的,但是英国国旗早在十五分钟之前就已经在北京城头飘扬。

埃里松记下了那一难忘的场面:

“施米茨上校怒不可遏,他当着所有军官的面,非常勇敢地责备拿皮耳将军道:

‘你们本来是可以等我们的。自从我们两军并肩作战以来,这是你们第一次把你们的旗帜首先插到城头上。不错,这一次没有敌人在后边追赶。’

英国将军被弄得很狼狈,结结巴巴地说了些道歉的话,但借口说法国人晚到了五分钟,法国上校反驳道:

‘就算是有那么回事儿,如果懂礼貌的话也应该等我们到来。说到礼节,我要提醒您注意现在演奏的是《上帝保佑女王》,而根据我的命令,该演奏的是法军一个团的军乐。’

他说完就转身而去。”

德洛尔·塔克西尔评论道:“英国人可能是要使人相信他们已经散播的谣传,即法国人打仗是听命于他们,而且军饷也由他们出。两国军官之间相互讽刺挖苦,非常尖刻,但是由于两支军队远在天边的那种孤独感,又使他们表面上保持着和谐”。

英军在距安定门右侧一公里的地方安营,法军则在左边扎寨。一零一团的一个营占领城墙。联军支起大炮,对准城内,把一条条主要交通干线控制起来。格兰特将军很欣赏这座已经为联军所占领的城门。它的外形美观,建筑结构合理,位置重要;城门楼呈平行四边形,上下四层,比城门高出十五公尺。将军想起往事,把它与巴比伦的城墙相比。他印象中那里的城墙也很宽,顶部筑有马道,可并排行驶几辆马车。他觉得北京的城墙更为壮观,并行五辆车绰绰有余。

保罗·瓦兰对北京的城墙做了很详细的描写。然后,他提出这样一个看法:如果中国人拒绝交出安定门,那么英法联军没等把那个“土石筑成的庞然大物”打开一个缺口就弹尽粮绝二十次了。据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之所以献出那座如此易守难攻的城市的大门,大概是因为战败而沮丧,因为圆明园被抢掠而吓破了胆。”

巴赞库也有与此相似的看法。他认为,联军的两位最高指挥官应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安定门而庆幸,因为凭他们那微弱的攻城能力以及有限的装备和给养,想要在那样的城墙上打开缺口是难上加难的。但他又说,火箭和燃烧弹至少会把首都的居民区变成一片火海,紫禁城肯定也难保全不受破坏。

不许联军士兵入城,市民也不得靠近城门。他们被一条拉紧的粗绳隔开二十来米的距离,同时还有带皮鞭的“当地警察”(保罗·瓦兰语)把那些好奇的人赶开。

拉否例在总结中国人让出安定门的实际后果时说:“事实上,北京刚刚屈服。北京被占领了,从现在起中国皇帝的首都被置于英法联军将军的保护之下。”

10月14日

从惊恐中醒过神儿来的恭亲王给葛罗男爵(当时男爵已安顿在北京城前面的一个喇嘛寺院里)写了一封信,承认对安定门的占领进行得很顺利,“纪律严明”,“使百姓得以重新恢复安定,驱除了他们的不安与恐惧”。他重新谈到天津条约的签字问题,称他正在准备有关批准书。

第十九章 占领北京(3)

安定门让出来,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