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朱慈烺 第583章 > 第845章 陕商(第2页)

第845章 陕商(第2页)

以至于后来一般人提及扬州盐商历史,大都“只知有徽,不知山陕”了,当年秦晋联手大战徽帮的往事,更几近湮没无闻。

明太祖朱元璋率义军推翻元朝后,败走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仍对中原虎视眈眈,伺机反扑,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离心倾向也不断增长。

新兴的明帝国,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花在西北边防建设上。

沿长城设九个边镇以拱卫关中,保护京师,其中固原、宁夏、延绥、甘肃四镇便在陕西境内。

后又设三边总督驻节固原,统率军队20余万,战马10余万匹。

负责东起延绥皇甫川、西至嘉峪关、西南至洮岷,绵延数千里的边防区。

但边地苦寒,人烟稀少,数量庞大的边防军,每年耗粮以万千石计,需布数十万匹。

如此多军需物资,自内地调运费时费力,民多怨言,政府财政也不堪重负。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采纳谋臣建议,实施“食盐开中”新政,将实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盐专卖制度网开一面。

允许民间商人向边关输送粮食,换取食盐经销的许可证,盐引。

大约30斤粮食可换一份盐引,而且是当时质量最好、最能赚钱的淮盐引。

朝廷国退民进,让利于民,淮盐价贵,商多趋之,边防军需难题一举解决。

而坐享地利的陕西商人,得益最多,自此冒起。

陕西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自古为中国粮食主产区。

如明永乐年间,陕西官仓存粮近1100万石,足够支付驻防官军俸粮三年。

万历年间,全国260个府中,按税粮多寡排名,西安府仅次于号称粮仓的松江府,位列第四。

如此看来,输粮换盐引的食盐开中法,等于是为陕西商人量身定做的倾斜政策。

一时间,关中产粮区的农民们,纷纷掀起了进城经商、卖粮贩盐的热潮。

相比之下,山西历来缺粮,山西商人要享受“食盐开中”政策,只有推着独轮车到山东买粮,再贩运边关,买粮换引大费周折。

而徽州远离边塞,山高路远,徽州商人更无力参与其中。

这也是明朝初年陕商比晋商、徽商起步较早的重要原因。

自此,留在西北边塞种粮食,已失去经济上的意义。

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纷纷来到运河沿岸的两淮食盐转运枢纽扬州,成为专业盐商。

据记载,当年会集扬州的陕西商人不下500人。

声显赫者有“三原之梁,泾阳之张、郭,西安之申,潼关之张,兼籍故土,实皆居扬”。

这标志着一个冲出潼关、走向全国的陕西商帮开始成型。

正是在扬州,他们与蓄势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盐商狭路相逢了。

在明代,作为盐商的陕西商人,实力曾凌驾于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县、泾阳县、绥德州等地。

聚集扬州的陕西盐商,出于保护自身共同利益的需要,出资修建了陕西会馆。

后来为了对付徽商的竞争,又与山西盐商合资共建山陕会馆。

那时候,山陕商人实力仍然强横,徽商不时要从他们手中购买盐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