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第48部分(第3页)

第48部分(第3页)

李莫愁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另以为王书生大声道:“范兄此言差矣。李兄少年老成,是有大志向的人,虽然文采风流,可是绝不是那种能耽在诗词中的人物,将来必定要上朝堂辅佐皇上,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听着这群人讨论起来,李莫愁劝解道:“我以前说过地,自己不过是个风流散人,几首小诗词算不得什么。至于朝堂之事,自有朝堂上人忧心,管我这样的百姓何事。咱们只管面朝清风,赏天地乐事罢了。”

她这话出口,人们又是恭维不止,说她赤子心肠。听得李莫愁又无奈又想笑。

小舟时行时止,不知不觉天色渐晚。看看又到了归去的时候,几位士子摆出桌子来,研磨洗笔,铺上上好的宣纸,看来又要例行公事的作诗了。

待收拾完毕,一种人等都先看着李莫愁道:“我们先开始了,李兄地佳句必定要先酝酿片刻。”原来他们和李莫愁认识的久了,都知道她向来是不肯先动笔的。

李莫愁站立船头,手执纸扇,在身前微摇,好一副器宇轩昂模样。她心下思量一会儿,已经有了要抄袭的诗词,大笑道:“我有了,这就念出来,你们谁为我抄录。”

几人听见他说有了诗词,都停下手上写地,争相侧耳倾听,手下都换了纸,要为她收录新诗词。李莫愁知道自己的字写的难看,所以从来不亲自动手,时间渐久,反而被这些人理解为名家脾气,实在是世事难料。

李莫愁开口道:“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因此时是除春末夏初,所以几人约好的名头也是出来赏春末景色,听见李莫愁这词,几人轰然叫好,更有一人大声唱出来。

几人正唱着,远远一叶扁舟从岸边绿柳从中荡出,到了临近,船头一个渔翁打扮模样的问道:“这可是几位做的新词?真是好词好词!”

第四卷 江湖 第九十二章 小马

那渔翁打扮的人一出口,就有当地的一个士子叫做章元华的,对他躬身道:“原来是陆老伯,失敬失敬。”

众人都看向章元华,让他介绍来着是何人。章元华笑道:“这位便是太湖上归云庄的庄主陆乘风老伯,他也是风雅之人,和我们当地士子多有来往,更加是个志向高洁的人,素来被我们当地士林敬佩的。”

陆乘风听见章元华夸他,心中虽然高兴,当还是谦虚道:“哪里,老朽不过是攀风附雅而已,高洁什么的,可称不上。”

李莫愁看他谦逊无比,心中点头诽谤:“是哩,你当然称不上高洁,水盗能高洁到哪里去。只是不知道你怎么跟士林攀上关系的,果真是攀风附雅。”

章元华介绍完陆乘风,又将众人一一介绍给他,最后拉出李莫愁,笑道:“这位李公子,是咱们这些人里最有才气的。刚才那首词就是她做的。李公子平素就做的好诗词,每有佳句,惊为天人啊。”

陆乘风笑吟吟看着李莫愁,道:“李公子,刚才你那词甚妙,我很喜欢。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别的文章,都说给老朽听听吧。”

李莫愁摇头道:“哪里算什么好文章了,不过是听长辈作诗多了,这才能冒出一两句毛糙句子来。俗语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小的就是这样了。”

那厢章元华听见李莫愁如此说,感叹道:“是了,是了。李公子的前辈也是大才。当日我们结识李公子。是她在念她长辈写地一首诗,开头两句,听的我们都醉了。后来刻意结交她,才知道那诗的全文。”

陆乘风知道章元华等人性子高傲,居然亲自结交李莫愁,心下大奇,问道:“不知道什么诗句,居然让你这等才子都佩服。”

章元华脸上现出一股莫名地萧条,压低了声音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他此语一出,陆乘风就知道了原委,摇头道:“章小友。你内人已然去了三年,居然还这么挂怀,真是性情中人。”

章元华只是默然,陆乘风看向李莫愁的眼里又多了许多好奇和探询。

此时天色渐晚,众人都有回去的意思。陆乘风对李莫愁道:“听李兄弟口音,是外地人,不知道是否有了住处。”

“有了。就在城中的客栈里。”

“那李公子是在这里客居,过不多时就走喽?”

“也不算如此,我还要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