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转型,家庭的发育发展,父亲在家庭内的角色重新定位和转型,使相当一部分父亲陷入混乱和不知所措的迷茫迷失中,家庭生活混乱不堪,家庭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父亲在这种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转型中,角色迷失和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传统父亲的惯性思维和责任失位,限制了父亲对新时代角色的理解和接受。除极少部分士绅贵族,绝大多数父亲都没有做好“修身齐家”,他们把大部分生命和精力都去“治国平天下”去了。这直接导致传统父亲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几乎完全缺位。现代父亲都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参与家庭建设,更好地履行父亲职能,但是传统思想作祟仍使他们仍有顾忌,不想被人说是小男人而降低在朋友圈子中的地位和威信。加上人性固有的惰性和自私,能少做点就少做点,使父亲角色转型常常并乐意主动行动。
二是家庭转型使父亲需要承担更多,大部分父亲在家庭和职业之间手忙脚乱。现代母亲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参与工作和社会建设,有独立的思想和谋生能力。这同时解放了父亲独立承担养家糊口的压力,却要求父亲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家庭的建设和事务当中。但父亲们通常为自己的养家糊口的压力减轻窃喜,却仍不愿更多承担家庭事务的义务和责任。而深度参与家庭建设,是父亲以往最不乐意最没有经过训练的领域,无疑是对父亲的能力和思想观念提出了更高挑战,遗憾的是大部分父亲做得不够好或者比较失败。
三是社会转型几乎与家庭转型同步,父亲们的适应时间很短。虽然家庭转型伴随社会转型而来,但是父亲们要同时适应两者的同时转型,仍然需要时间。要让父亲们从可有可无的不参与境地,一下子上升到深度全面参与家庭的建设和生活事务中的方方面面,父亲无论是精神思想和现实行动,都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吸收、选择和进步。父亲们走进家庭的主动性,则是加快父亲角色转型赢得家人尊重的关键。
四是伴随社会的跳跃式转型,父亲现实生活压力和孩子未来竞争压力都很大,对父亲的综合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和强力挑战。这才是父亲们最大的挑战。传统社会自耕自足或者大锅饭,现代社会能者多劳多得,自给自足的单打独斗和不劳而获的吃白食者,终将被社会淘汰。父亲们不但自己要奋起顺应时代不掉队,还要保证孩子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这对父亲是很高的要求,也是父亲们焦虑和迷失的最根本原因。大多数父亲从原来与世无争的慢节奏生活状态,一下子就提升到快节奏的全球化的竞争生活状态,加上自身自我完善不够带来的虚浮虚荣虚幻,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让父亲们焦虑傍徨迷失迷茫。
第10节 谁来教育父亲(2)
在这种情况下,在父亲们都处于错愕焦虑、迷失迷茫不知所措的大环境中,谁来引导和教育父亲?谁来给父亲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路?谁来给他们心灵的鸡汤给他们滋润滋养?谁来帮助他们透过迷雾看清未来达成家庭目标?谁引领他们用什么方法创建和融入家庭团队、与家人一起携手共进抵达巅峰?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条件充裕、社会发育充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家庭职能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父亲教育相对规范,这些教育大多依托社区内的家庭教育,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有一些父职教育中心,新加坡亦有“父亲教育中心”,而互联网的发展,则大大加速了父亲教育的发展。
但是我国社会、家庭和父亲职能均处于转型时期和初级的发育发展阶段,家庭生活质量近十几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父职教育父亲教育的因为尚未起步,所有尤其值得重视。
转型时期的父亲们普遍对社会现状、社会角色、个体对社会的价值、家庭方向、家庭定位、自己在家庭的角色职能和定位、以及对孩子发育发展的指导等等,普遍搞不清楚或感到迷失迷茫,很多父亲几乎不知所措。父亲们自己都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方向错乱,沉浮不定随波逐流,对家庭对孩子必然难以尽心尽责,而父亲应有的角色功能和责任的缺失,使家庭问题不断,孩子教养成为家庭问题和社会负担。本来应该在家庭内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全部推给了社会,让社会承受、消化,导致社会不堪重负问题重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父亲是家庭的主要责任人,因此要解决中国社会问题,需要从家庭内部入手,而解决家庭问题,则需要对家长尤其是父亲进行良好的教育。家长素质提高,尤其是父亲素质的提高,则中国社会问题和社会进步水到渠成。
很遗憾,国内关于父职教育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课程和机构,除了少数大型城市,我国的社区发育并不成熟,社区教育功能简单仅限于幼儿教育,家庭功能教育和父亲教育几乎还没有萌芽,部分网站在亲子教育中稍有提及,总的来说国内父职教育仍然处于萌芽阶段,机构和人才与市场需求不成比例。这是中国父亲教育的现状,希望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改善。毕竟父亲是社会的脊梁,是家庭的方向。
从社会的角度上来说,父亲的教育机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国家职能教育:从小就给予生命常识、人文责任、家庭沟通与合作、社会义务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进入中高级学校后应该给予男女性别角色、性安全知识、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常识教育,婚前育后进行父亲心理、少儿养育常识、家庭的建设以及社会责任等相关的教育讲座和培训等等;
社区日常教育:国家不可能为每一个家庭解决所有问题,社区教育应该就近发挥作用。社会关于父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倾向于家庭矛盾和冲突、孩子家养、家庭日常生活如保健养护等方面的咨询协调和解决,以及为弱势家庭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技术援助。
社会辅助教育:社会性的相关公益性、盈利性的父亲辅导教育,为父亲为每个具体的家庭和家庭问题个案,提供具体的专业性的针对性的辅导和解决方案。
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性的教育辅导,父职教育将会有实质性的提升,而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中国父亲家庭职能的真正回归。经过正规化规范化教育和训导的父亲,其家庭角色和履职能力相应会得到显著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孩子教育和幸福感将会明显增强,家庭问题显著减少,因家庭问题消耗的社会成本显著降低。
第10节 谁来教育父亲(3)
其实出于人类的本能和天性,每一个父亲都会对孩子爱护有加,血缘和亲情永远将父子之情紧密相连。之所以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一些父亲对孩子没有表现令家人令孩子期待的爱意,是因为父亲的角色意识并未完全觉醒,并受到现实的生活压力、社会潮流和家庭风气的影响所致。
真正的父亲并不需要太多的教育,只需要让父亲曾经错位的职能自然归位,让父性的爱自然流露,让父亲融入家庭引领家庭,让家人让妻子孩子感受到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而不是面对家人把自己包裹起来,把爱原封不动地存放在自己的心里,成为自己也成为家人的负担。中国父亲需要学习的是:与家人保持平等融入家庭,合理自然的表达,与家人一起寻找共同爱好和家庭目标,互相督促一同成长。
中国的传统家庭,就像一曲冗长沉闷的肥皂剧,母亲是家庭舞台上唯一的主角,几乎终身独舞,没有男人伴舞,没有男人喝彩,家庭成员都缺乏心灵的艺术的基本交流。孩子是家庭的看客,偶尔跑跑龙套,没有角色没有任务,缺乏参与缺乏表现机会,因此也就缺乏成就感。这样的舞台舞剧、这样的家庭故事只有形式,没有故事没有内容没有灵魂没有中心思想,缺乏生气缺乏情感缺乏心灵感应缺乏爱。无论是舞者还是看客都觉得索然乏味,情趣惨淡。
但如果家庭的父亲真情倾注全情献演,犹如男主角与女主角真情共舞,舞台的剧情将立马生动起来,有情有爱,有内容有氛围有情节,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有故事有高潮,这样的舞台和剧情不但让角色更投入更有激情,也更能才能够吸引观众,赢来喝彩。一个家庭如果男主人缺位,这?